2019年高考语文冲关专练第18练一、拟题方式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至少拟3个恰当的题目。
空军一级飞行员李鹏礼在哈尔滨市与歹徒搏斗,在场百余人围观,无一人援助。
李受伤后,四辆汽车招手不停。
李因孤立无援,伤势过重而不幸牺牲。
标题一:标题二:标题三:【拟题提示】(1)可以抓住事件发生的地点——冰城,并能揭示围观者冰冷得近乎麻木、让人心寒如冰的心,题意才能深刻。
(2)可以利用谐音双关,比如“为”与“围”同音,使李的英雄行为和围观者的行为构成鲜明的对比,使标题鲜明、醒目又含讽刺意味。
(3)可以运用某个成语形象地揭示这次事件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启发人们去深思,标题极富启发性。
(4)可以运用修辞,比如运用设问,引人深思;运用鲜明对比,以突出中心。
(5)可以运用倒装,简洁醒目,给人警策。
【参考答案】标题一:《冰城,给人们留下冰冷的思考》,这个标题运用拈连手法,既点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冰城,又揭示了围观者的心冰冷得近乎麻木,让人心寒如冰,题意深刻。
标题二:《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妙在利用“为”与“围”同音构成谐音双关,使李的英雄行为和围观者的行为构成鲜明的对比,标题鲜明、醒目又含讽刺意味;美与丑,对比鲜明,中心突出。
标题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运用成语形象地揭示这次事件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启发人们去深思,标题极富启发性。
标题四:《正义,你在哪里》,运用设问,引人深思。
标题五:《醒来,旁观者!》,运用倒装,简洁醒目,给人警策。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拟题。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兄弟俩睡一顶蚊帐内,分睡两头,帐内有蚊子,谁也懒得赶。
兄弟俩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就用妈妈准备好的蒲扇只把自己这一头的蚊子赶走。
赶来赶去,蚊子依旧在帐子里咬人。
”如果以这一故事作为题材写一篇自拟题目的议论文,你会怎么拟定文题呢?试从以下角度分别拟出恰当的题目:(1)从兄弟俩只顾自己一头,不顾对方一头;(2)从兄弟俩没有联合起来共同赶蚊;(3)从兄弟俩都没彻底将蚊子赶出帐外只顾眼前片刻安宁;(4)从兄弟俩赶蚊的后果;(5)从妈妈为他俩已预备好蒲扇而二人却不能赶走蚊子。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_(5)________【拟题提示】此题要求根据议论的不同角度拟出题目,要注意切题,要标出新意。
这就需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
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兄弟俩人赶蚊子毫无结果,这不是数学上的1+1=2,而是实际效果中的1+1=0。
所以,拟出《1+1=0》为题更有一番趣意。
【参考答案】(1)《要关心他人》《不要以领为壑》。
(2)《齐心协力才能消灭蚊患》《各自为阵,后果不堪》。
(3)《把眼光放远一点》《鼠目寸光者,戒!》(4)《1+1=0》《自私自利终将害自己》。
(5)《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立意方法1.阅读下面材料,如果让你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8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作文,你会怎么立意。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我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提示】分析类似的材料时,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表达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参考答案】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2.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如果让你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能从几个角度来立意?角度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如果将两者情况综合起来,还能得出怎样的结果呢?由此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参考答案】 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
(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
(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
(着眼于老鹰和蜗牛)三、素材运用1.下面是以“谈‘韧’的精神”为题的作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人没有一股韧劲,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你会选择下面六个素材中的哪三个?并说明理由。
①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②被称为当代毕昇的王选,从1975年开始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拖着病体,克服经费紧缺、条件艰苦等困难,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开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③居里夫人经过45个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从十几吨的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铀,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令世人叹服。
④巴勒斯坦的悲情之主阿拉法特几十年战斗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中东和平的战线上。
期间,他被捕过,流亡过,被软禁过,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没停止战斗。
⑤乒坛名将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上惜败柳承敏。
指责、非议一时四起,之后多次大赛屈居第二,与冠军无缘,被戏称“乒坛老二”。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苦练技术、磨练意志,终于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07年10月的乒乓球世锦赛上两次以4比0的绝对优势完胜宿敌柳承敏,报雅典一箭之仇。
⑥张海迪在身体瘫痪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啃外语,钻医学,学文化,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我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我会选择:②④⑤选择的理由:因为①③⑥这3段材料虽然典型,有一定说服力,但不足的是事例陈旧,难以吸引读者。
②④⑤三则材料不但具有典型性,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使文章的议论透出了时代的新意。
与前者相比,后者必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据要新颖,切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老生常谈。
要有时代性,角度独特,独具慧眼,写老例要变换角度,避免雷同。
2.下面四个例子,都能用来证明论点“勤能补拙”吗?并加以分析。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这种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能用来证明论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能用来证明论点的:①④原因分析:因为②③尽管都表现了韦钰、王羲之的“勤”,也都取得了成功,但他们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
而“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梅兰芳小时候口吃”,这是“拙”。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姚明每次训练前,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都是“勤”。
经过刻苦努力最终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这是补“拙”。
这两个例子紧扣了论点。
这是论据选择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四、语言运用1.读下面这段话,想想文中哪些词语运用得不够准确、妥当,如何改正。
我从同学那里要来几条小蚕,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高兴地急忙向家里走去。
我一到家,就急不可待地摸出一个纸盒,把心爱的蚕宝宝放了进去,然后来到路边的小桑树旁,扯了一把桑叶给它们吃。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提示】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写“我”对蚕儿的喜欢。
因此,应选取能突出表现“我”对小蚕喜爱的词语,同时还应注意词语的简洁及上下文之间的照应。
【参考答案】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写“我”对蚕儿的喜欢。
因此,“拿”应换成“捧”,这样更能突出“我”对小蚕的喜爱,也和“小心翼翼”相照应;“高兴地急忙”应改成“兴冲冲”,这样文字简练了,而且既强调了迅速,又包含了高兴的意思;“摸出”应改成“找出”,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我”对蚕儿的喜欢——就是一个纸盒,也要仔细去准备;“扯”应改成“采”,这样就把“我”喜爱小蚕、认真挑选桑叶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2.下面是一篇作文的节选,在句式上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并予以改正。
爱是人的本性,这是爱最基本的常识。
奉献爱心成为每个人的一种常情。
自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
初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但不辞劳苦的唐山十三兄弟却千里迢迢到湖南帮忙打通道路,爱已注满了他们的肺腑;汶川大地刹那间,大地晃动,群山摇摆,校舍顷刻间而倒下,暴雨倾盆而下,黑暗的大地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
但时隔不久,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在这散乱的石砾之上。
不用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关爱与鼓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这正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常识!(高考作文《爱的常识》)句式上存在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提示】本段运用长句较多,句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根据抒发的感情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在不改变原意而又通顺的前提下,灵活地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