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县人民医院改建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某县人民医院改建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总论1.1项目编制过程某县人民医院现位于县城学后路34号(松源溪旁),占地面积19110平方米,经县城规划红线后实际占地面积15164平方米。

医院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创建于1938年,为全县医疗急救、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中心,承担着某县的主要医疗任务,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医疗机构。

现有在编职工256人,卫生技术人员222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93人。

核定床位200张,现有床位120张,病床利用率130%。

开设内科、外科、脑外骨伤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等六大病区,以及25个门诊临床医技科室,拥有磁共振、CT、500MA大型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肠镜、电视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和医院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当地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受本项目建设单位某县人民医院的委托,本公司承担了对该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工作。

由本公司专门组织的项目组技术人员深入项目现场,对拟建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并广泛收集、调查了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地质水文资料、配套所需的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等资料,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项目建设涉及的社会影响、公众适应性等方面内容的资料逐一进行了调查收集。

在认真分析、研究上述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项目建设的有关标准、规范等的具体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提供项目审批部门参考。

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某县人民医院改造工程1.2.2项目建设单位:某县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毛昌方1.2.3项目性质:原地改造1.2.4项目改造地点:某县城学后路34号(松源溪旁)1.2.5项目建设规模病床数: 200床本项目用地面积: 15164平方米项目后医院总用地面积: 15164平方米项目后医院总建筑面积: 20039平方米其中医院保留建筑面积: 4300平方米项目新建建筑面积: 15739平方米(未含地下室2530平方米)1.2.6项目估算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 5498万元1.3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某县人民医院座落在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石龙山脚,松源河畔。

院内花木相映,雪松挺立,绿树成荫,优美整洁的环境给病人提供了良好的诊疗与休养条件。

医院始建于1938年,院址设县民教馆藏书楼(现某二中),1940年迁至公园坪(现党校),1951年迁至水门弄5号(现卫生局),1958年与龙泉合并,更名为龙泉县第二人民医院,1975年龙庆分县,称为某县人民医院,1978年8月迁入现址。

70年来,医院的家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创业之路。

某县人民医院,占地15164平方米,现拥有医疗用房13126平方米,核定床位200张,职工总数328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93人。

其医疗设备齐全,医疗骨干密集,医技科室配套,是某县规模最大,业务范围较广,技术水平较高的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引进了磁共振、CT、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彩色B超、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鼻内窥镜、肺功能检查仪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系“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定点帮扶医院,省级三甲医院专家来院常年坐诊;与浙二医院缔结为协作医院,并开通远程可视专家会诊,使某百姓不出远门就能得到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医院狠抓职工业务素质建设、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和人才引进。

目前,医院外科已向纵深发展,开展了食道癌根治术、肝癌肝叶切除术、肺癌肺叶切除术、胃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甲状腺叶切除术、尿道下裂伸直加尿道成形术、脾片埋植术、高位肝管修补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胰腺区段切除术等高难手术及腹腔镜下各类微创手术。

脑外骨伤科开展了颅底重建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肿瘤摘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CT引导下立体定向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脊柱骨折椎弓根镙钉内固定术、颈椎前路手术、椎体成形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高难手术。

内科对心血管、消化、神经、血液、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和肿瘤内科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开展了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心律失常电复律等技术;内镜室成功开展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术、金属支架置入术、贲门失驰缓症扩张术、胃肠道息肉切除、镜下止血、无痛胃、肠镜等项目;血液透析的开展给急、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带来福音。

妇产科开展了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输卵管再通,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清扫,卵巢囊肿切、剥离术,无痛人流等手术。

儿科在县内率先开展胸骨柄穿刺、胫骨穿刺、桡动脉穿刺、红细胞增多症换血疗法、静脉置管等技术,对新生儿窒息、黄疸、败血症、重症肺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高。

感染科对重症肝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经验。

五官科成功开展了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儿童鼻窦炎置换疗法、鼓室成形术、耳道肿瘤切除+皮瓣移植术等手术。

体检中心的成立为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在大力构建浙南闽北边际区域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活动中,某县人民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保持了医疗设备更新、新技术的先进性,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抓紧抓实优质服务,提供全程导诊,受到周边市县患者的认可,慕名前来就诊者不断增多。

在某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某县人民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医院”、“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省级首批“公众满意诚信单位”、丽水市首批“信用医院”、“市级文明单位”及县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花园式单位”等荣誉。

2003~2008年业务情况表1.4项目编制依据(1)某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庆发改投〔2008〕100 号)(2)(庆政发〔2007〕《某县区域卫生规划(2007——2015年)》30号)(3)《某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4)《某县人民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5)《浙江省县级医院建设标准》(2008)(6)(10)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1.5项目建设背景某县是丽水市的一个行政县,地处浙西南边远山区,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0万人,人口密度为90.1人/平方公里。

某县人民医院是某县唯一的国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县基本医疗、突发事件医疗急救、全县“120”急救、传染病防治等任务。

随着某县城的不断扩展,县城人口数量急剧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某县医疗卫生条件和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从事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工作的医院,经过多年的建设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受客观条件所限,其医疗环境和医疗设施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用房面积太少。

某县人民医院现占地19110平方米,经县城规划红线后实际占地面积15164平方米。

其中医疗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生活区占地面积6110平方米,医疗用房现建筑面积仅有13126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8826平方米,可保留使用面积4300平方米,床均占地面积65平方米,床均建筑面积21.5平方米,而根据《浙江省县级医院建设标准》(2008)规定,新建医院每床占地面积至少为117平方米,每床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按“综合性医院”标准核定床位200张,要求县医院总建筑面积至少要达到16000平方米,以目前现状与建设标准极为不符。

(2)基础设施不齐全,成为医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某县人民医院大部分建筑建造于1975年,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小,平面布局不合理,结构造型、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都不能适应当前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医疗用房存在严重不足,功能分区不合理,清洁排污路线不清,按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存在严重隐患。

院内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绿化面积小,缺病人康复疗养场所,无停车场。

消防通道不合理,存在较严重消防安全隐患。

经由县建设、环保、消防、工程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专家专题会议分析,一致认为医院现用门诊医技楼属于危房,应及时予以拆除新建。

(3)医疗业务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医疗用房紧张,目前某县人民医院院无法开展ICU专科,专家专科门诊无用房安排,门诊业务建设受到严重影响,门诊布局不符合规范要求,给就诊病人带来不便,且易增加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

按照卫生建筑学的规范要求,病人进院,从挂号—医生诊断—仪器分析诊断—划价—取药—离院(或住院),应为一条流水线的程序,由于医疗用房紧张的原因,门诊、医技检查、诊断室、划价付费等楼上楼下穿插分布,致使病人来回跑几次,即延长就诊时间,又容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4)医疗科技发展受限制。

某地处浙西南,与福建省政和、松溪、寿宁相邻,距离松溪、政和县城只有40公里,并且某县人民医院的专业技术、综合能力明显强于毗邻闽北几个县级医院,具有较明显的医疗辐射作用,其中门诊20%,大型设备检查50%,疑难杂症专科50%均来源于毗邻闽北三个县市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县级人民医院其现状与现代医院管理极为不称,医院现有的规模和环境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同时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浙南闽北边际区域医疗保健服务中心”发展目标也急需要改造县人民医院。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某县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及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里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要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只有加快改变我县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医院的基础设施现状,才能积极推动医院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才能让县医院真正成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县委、县政府提出“构建浙南闽北边际区域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的战略,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要求,决定实施某县人民医院改造工程项目。

(2)项目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2006年某县委在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抓住契机,加快医疗事业发展,把某建设成为浙西南闽北边际区域医疗保健服务中心。

近年来,某县的经济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市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