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的灵光
摘要:在课堂上教师的使命不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知
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是他们心智
的觉醒,智慧的生长。
心智的觉醒比什么都重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就是创设生
动的教学情景和宽松的氛围,有意识的开发它、唤醒它!
关键词:多媒体;智慧;语文素养;教学过程;心智
多媒体技术以形象性、丰富性、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并借助形、色、声、情的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张扬学生个性,使其自主
学习,自由发展培养智慧,为提高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多
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来提高学生的智慧呢?本人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唤醒学生的心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欣喜的发现某个孩子“开窍”了,这实际上就是开智。
开智指的
是心智的觉醒,智慧的萌发。
在课堂上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
的是在于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是他们心智
的觉醒,智慧的生长。
心智的觉醒比什么都重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就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
景和宽松的氛围,有意识的开发它、唤醒它!如执教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珍珠泉》中,上
课伊始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录像,它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的生动形象的各
种画面,给学生提高了初步的视觉印象,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唤起了学生对充满神秘色彩的
珍珠泉的感受和体验!景色优美,泉水奇异,语言感人,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境界中!激活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下回的学习环境中投入更多参与热情,敢想、敢说、敢问。
他
们在阅读中在于人的对话中,在思考中产生智慧,生长智慧!
二、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多媒体,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智慧生长的主要内容。
能力表现的状态,就是思维!要让能力伴随着理性,增强思维的挑战性和敏感性,培养良好
的思维品质。
课堂上,我们要精心设计多种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来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一旦学生对言语敏感起来,才
可能生长出言语智慧的触角!如执教《珍珠泉》这篇课文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师问“你们觉得这篇课文的重点时那些内容?”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争论不休。
交流时有的说是第二段,对珍珠泉四周景物:即石头、青苔、绿草、野花的描写,语言生动活泼。
有的说是第三段,即珍珠泉名字的由来: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
有的说是四、五段,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边听着孩子们对于文本的多种感悟,
并适时对多媒体的展示的内容进行调整,在他们所说的重点的地方标上红点,并引导学生反
复朗读,深刻感悟。
这样一个直观有效的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水平,加深了对文章主
题的理解,而且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他们争相发言,希望自己的答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
认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
三、活用多媒体,启迪挖掘学生的智慧
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
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
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因素。
如教学人教版第三册《妈妈的账单》,依据
课文内容,教学伊始,运用多媒体将《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
就像我们所
熟知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是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感情全部
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
世间的情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这爱留在我们
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生命历程。
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
趣集中到了我所设计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使
语文课堂在动态生成充满智慧和灵气!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课堂上,我们智慧地引领,智慧地抉择,智慧地引申,智慧地点拨,学生们更加兴趣盎然,自身的创造型素质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孩子们的智慧之光必将被点燃,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更加丰润厚重!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2]《安徽教育》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