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戴维南定理的仿真设计一、实验目的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3.进一步熟悉EWB 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2.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如图1-1所示用戴维南定理求此电路中Ω25.0电阻的端电压。
解:由图可得,将Ω25.0电阻移去,得图1-2, 求OC UV U OC 1213=⨯-=图1-2图1-1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如得图1-3,求入端电阻R 如图1-3,得1=R由分析可得图2-1可等效看成图1-4所示的电路,从而求得Ω25.0电阻端电压VV U m 2002.0125.0125.0-=-=⨯+-=故可得Ω25.0端电压为0.2V2.戴维南定理的仿真验证由电路仿真验证可得电阻端的电压为V m 200-,与戴维南定理计算得的理论值相等,所以可真得戴维南定理成立。
四、注意事项1、在求入端阻抗的时候电源置零,即电压源处短路,电流源处开路。
2、当化简成等效电路时,要注意串联入端电阻和开路电压的方向。
五、实验小结总结:戴维南定理是电路中等效替代的方法,在运用戴维南定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求入端电阻R 时的方法,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
另外在计算时要注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注意参数的正负。
图1-5实验二:正弦电路谐振的仿真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1)验证RLC 串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
(2)学习使用EWB 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RLC 串联电路图如图2-1所示。
如图为RLC 串联电路原理图 当电路发生谐振时,CLX X=或C L ωω1=(谐振条件)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谐振时电感两端电压与电容两端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理论计算mFf LC C L mH L K R HZ f V U 13.101015041L41111,1,50,1032222≈⨯⨯⨯⨯===∴==Ω===-ππωωω(2)实验计算根据自己设计的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方法验证串联谐振条件。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图2-1(交流电压有效值为12V)感两端电压趋近相等,电流值增大,当C=10.13时,电感与电压两端电压近似相等,电流最大,继续增大C,电容电感两端电压差值增大,电流减小;由第6组到第9组可得,保持C=10.13不断增大L的值,电感与电容两端电压慢慢趋近相等,电流增大,当L=10.13时满足,电感两端电压约等于电容两端电压,而此时电流最大。
继续增大L,电流下降。
故得到:当C=10.13mF,L=1mh,得到谐振。
满足上面测得的理论值,所以谐振条件成立(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RLC串联谐振电路有几个主要特征:1)谐振时,电路为阻性,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由上对数据表的分析可以证得)2)谐振时,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这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源电压和电阻负载两端电压的波形中否同相得到)电源电压电阻两端电压(如图2-2为电源电压与电阻两端电压的波形)3)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这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感和电容两端的波形是否反相得出,还可用电压表测其大小。
1.(如图2-3为大小相等的验证)2.如图2-4波形图(反相输入)如图两波形显示为同相位,大小相等,但因为输入时两者为相反输入,所以证明了谐振时电感两端电压与电容两端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四、注意事项1、R 、L 、C 串联电路时,总阻抗并不是单纯的电阻值相加,电感和电容的阻值也有部分考虑在内。
2、在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的波形时要注意接点连线要正确。
五、实验小结:此是RLC 串联谐振的仿真,通过仿真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串联谐振的条件。
要到达谐振需要满足CLXX=或CL ωω1=,本实验也证明了此条件。
在仿真实验证明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在验证谐振时,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时,我想当然得认为是验证电容与电感两端的电压同相,以至于得不出相要的结果,耽误了不少时间,这个问题提醒我认证仔细的重要性;在测量电流值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对电流值也有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量程值,使得在电容电感改变时,电流的改变也明显点。
实验三:含受控源电路分析一、实验目的1、用回路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2、掌握线性电路参数测量的方法。
3、了解四种受控源元件,能够解决有受控源的电路问题。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回路法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回路电流法是以回路电流作为未知量,根据KVL 列出必要的回路电压方程,联立解回路电流。
因为回路法在所有节点都自动满足KCL,所以不必再列出节点电流的方程。
为保证所列出的回路电压独立,应选用独立回路电流的环流路径,这样列出来的一组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的回路电压方程,称为回路电流方程。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如图3-1所示电路,各参数如图,求出电压U和电流I的值。
图3-1解:由回路法可得(理论值)图3-2由)086.030026.0a 1020=+-=-++U Ib U I得:V U 20-=将V U 20-=代入方程得Ia=0.4667AmAA I IaI 4667.04667.0==∴=用EWB 仿真上题的含受控源电路。
步骤:首先在EWB 中创建电路,从基本元件库中调出电阻元件。
双击电阻元件符号,打开属性对话框,在”V alue ”中,将电阻设为相应的值,同样在电源库中,选中电压源与受控源,设置相应的参数值。
从指示器器件库中,选中电压表与电流表,作为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器件。
仿真电路连接图如图3-3所示仿真所得:电流表显示的I 值为466.7A m ,电压表说显示的U 值为-20.00V ,与理论值相等。
图3-3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注意选用电流表与电压表量程选择的正确性。
2、对于受控源要进行分析,看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受控源,所控制的电压或者是电流属于哪条支路。
3、注意用回路法时,回路电流的方向,计算相交支路上的电阻要在回路中进行。
五、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用回路电流法解含受控源的电路,了解了受控的基本原理,掌握线性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四:并联互感电路的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互感同名端的判断,掌握消去互感法的方法。
2.熟练掌握用EWB 仿真应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具有互感得线圈得并联: 消去互感法得方法可等效为如图4-2:三、实验内容和步骤计算如图4-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2:解:用消去互感法化等效图图4-1图4-2 图4-3(1) 当a,b 开路时,得等效电路为如图4-4:V U︒∠=⨯+︒∠=0402240120仿真实验值如图4-5所示:根据消去互感法得到得等效电路,测得U2=40V ,与理论值大小相等,四、注意事项(1)互感的等效图,要注意同名端的判断。
(2)在仿真时要注意电压的测量是在等效电路上进行的五、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互感电路中同名端的判断与按照同名端运用消去互感法得出等效电路图的方法,然后运用回路法或者节点法等方法进行解题。
通过多个仿真实验的设计,我对EWB 的仿真运用有了跟深刻的了解,也掌握了更多的仿真测量方法。
图4-4图4-5实验五:对称三相电路的仿真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三相负载星型连接、三角型连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说明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 ”接)或三角形(又称“∆”接)。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L U 是相电压P U 的3倍。
线电流L I 等于P I 相电流,即在这种情况下,流过中线的电流,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是,有L I =3P I ,L U =P U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在EWB 中创建仿真的连接图。
通过开关A 、B 、C 来实现负载的星形接法与三角形接法之间的转换,仿真的连接图为图5-1.,5-2星形(Y )联接图5-1∆形联接图5-2∆理论计算:当负载Y 形联接时等效图5-3为AI I A I I ARUI I V UUVU U VUUL L L L L P L L L L L P L ︒∠=︒∠=︒∠=︒∠=︒∠===︒∠=︒∠=︒∠=︒∠=︒∠=︒∠*⨯=270039.1120150039.112030039.127084.20712015084.2071203084.2073032312111231211故:图5-3当负载∆联接时,等效图5-4为:AI I A I I AI I A I I A I I AR U I P P P P L P L L L L L ︒∠=︒∠=︒∠=︒∠=︒∠=︒∠=︒∠=︒∠=︒∠=︒∠=︒∠=÷︒∠==270309.1120150309.112030309.13032408.11201208.112008.13200012023121123121p 1故:’四、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三相电路变化前后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不要弄混淆了。
(2)使用EWB 时注意选择适当的仪表量程(3)在仿真联接电路图的过程中,因为使用的为交流电压所以电压表,电流表所选用的应该为AC,而不是DC.这点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五、实验小结:误差分析:综上可得理论值与仿真测量值相等,故可证得对称三相电路“Y ”接与“∆”接时各相线之间的关系。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 ”接)或三角形(又称“∆”接)。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L U 是相电压P U 的3倍。
线电流L I 等于P I 相电流,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是,有LI =3P I ,L U =P U 。
图5-4实验六:非正弦周期信号的EWB 仿真一、实验目的1、验证非正弦周期性电压有效值与其各次谐波电压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2、观察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对电流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说明1、对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计算,常将电压和电流分解成三角级数的形式。
如非正弦周期性电压u (t )和电流I(t)可分别写成下式:U(t)=∑∞=++10)sin(U K ku Km kwt U ψi(t)= ∑∞=++10)sin(I K ku Km kwt I ψ而非正弦周期性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U 和I 可分别表示为........ (22)212022221202+++=+++=IIIIU U U U其中,00I 和U 分别为电压和电流的恒定分量,21U U 、….和21I I 、…..等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各次谐波的有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