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 5H 10O 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B .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C .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D .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 B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 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 .AB .BC .CD .D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4.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B.y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z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3高温CaO+CO2↑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5.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6.下列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7.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8.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 X2820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7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
(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Ⅲ….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12.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红磷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等于10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一定为催化剂D.b等于12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18102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16.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如下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则R 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KClO3B.Ca(ClO)2C.HClO4D.KCl17.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A.B.C.D.18.实验室测定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16g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05.6g,则该大理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A.62.5% B.72.5% C.80% D.82.6%1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2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氧气的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B.2KMnO4K2MnO2+MnO2+2O2↑C.Fe2O3+6HCl=2FeC13+3H2OD.2NaOH+CuSO4=Cu(OH)2↓+NaSO422.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23.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24.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A.B.C.D.25.一定质量的某纯净物Z与16.0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X、Y、W的质量分别为8.8g、5.6g和l0.8g。
反应中除氧气外,相关物质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 Y Z W分子微观示意图——相对分子质量————46——A.Z的化学式为C2 H6 OB.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9.2 gC.该反应中Z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D.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且共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装置,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将CO2和CO(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5)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
回答:①图中瓶Ⅱ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
猛吸时会使装置Ⅰ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使装置Ⅱ中________。
27.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1) 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
(2) 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
(3) 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28.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B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E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E在气体A中的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请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M、N的名称:M_____;N_____;(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B_____; H_____; I_____;(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化合物D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4)反应_____(填序号①~⑤)在实验室常用来验证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5)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实际上Fe3O4中铁元素呈+2、+3价,我们可以将Fe3O4写成FeO•Fe2O3;以后我们还会知道,Fe3O4也可以写成[Fe(Fe2O4)],则在中,带“▲”号的Fe的化合价为_____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