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 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取研末。

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

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③同研,木炭则从后增入。

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

使用巨炮,多从临期装载也。

【注释】
①官引:由官府发放的专卖许可证。

②长、淮:长江、淮河。

③黄:硫黄。

【译文】
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

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有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

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

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

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

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扫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产的叫做土硝。

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
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

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得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

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

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

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锅中焙。

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

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

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

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去的。

硫黄
【原文】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

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①,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

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注释】
①空繁硝产:白白地生产那么多硝,而不能制火药。

【译文】
硫黄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爆炸。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黄,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

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黄是严禁
贩运的。

大炮点火,要用硝和木炭末混合搓成导火线,不要加入硫黄,不然引线导火就会失灵。

硫黄很难单独碾碎,但是如果每两硫黄加入一钱硝一起碾磨,很快就可以碾成像尘一样的粉末了。

火器
【原文】
西洋炮。

熟铜铸就,圆形若铜鼓。

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平地爇引炮有关捩,前行遇坎方止。

点引之人反走坠入深坑内,炮声在高头,放者方不丧命)。

红夷炮。

铸铁为之,身长丈许,用以守城。

中藏铁弹并火药数斗,飞激二里,膺其锋者为齑粉。

凡炮爇引内灼时,先往后坐千钧力,其位须墙抵住,墙崩者其常。

大将军、二将军(即红夷之次,在中国为巨物)。

佛郎机(水战舟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

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身从其炸裂。

所谓横击,用黄多者(引线用矾油,炮口覆以盆)。

混江龙。

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

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

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然此终痴物也。

鸟铳。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

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筋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

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

合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

每铳
约载配硝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

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内处露硝分厘,捶熟苎麻点火。

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硝上,则一发而去。

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

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乌铳,而身长药多,亦皆倍此也。

万人敌。

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也。

盖硝、黄火力所射,千军万马立时糜烂。

其法:用宿干空中①泥团,上留小眼筑实硝、黄火药,掺入毒火、神火,由人变通增损。

贯药安信而后,外以木架匡正围,或有即用木桶而塑泥实其内郭者,其义亦同。

若泥团必用木框,所以妨掷投先碎也。

敌攻城时,燃灼引信,抛掷城下。

火力出腾,八面旋转。

旋向内时,则城墙抵住,不伤我兵;旋向外时,则敌人马皆无幸。

此为守城第一器。

而能通火药之性、火器之方者,聪明由人。

作者不上十年②,守土者留心可也。

【注释】
①空中:中间是空的。

②作者不上十年:这种武器发明还不到十年。

【译文】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

放炮时,半里之内,人和马都会吓死(在平地点燃引线时装上可以使炮身转动的机关,转到一个缺口才停下来。

炮手点燃引线之后马上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处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红夷炮是用铸铁造的,身长一丈多,用来守城。

炮膛里装有几斗铁丸和火药,射程二里,被击中的目标会变得碎粉。

大炮引发时,首先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炮位必须用墙顶住,墙因此而崩塌也是常见的事。

大将军、二将军(是小一点的红夷炮,在中国却已算是个大家伙了)、佛郎机(水战时装在船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藏在泥土中,用竹管套上保护引线,引爆时冲开泥土起到杀伤作用,地雷本身也同时炸裂了。

这便是所谓的横击,是因为huǒ药配方中硫黄用得较多的缘故(引线要涂上矾油,引线入口处要用盆覆盖)。

混江龙:用皮囊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入水底,岸上用一条引索控制。

皮囊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皮囊里自然就会点火引爆。

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笨重的家伙。

鸟铳:约有三尺长,装火药的铁枪管嵌在木托上,以便于手握。

锤制鸟铳时,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条当锻模,然后将烧红的铁块包在它上面打成铁管。

枪管分三段,再把接口烧红,尽力锤打接合。

接合之后,又用如同筷子一样粗的四棱钢锥插进枪管里来回转动,使枪管内壁极其圆滑,发射时才不会有阻滞。

枪管近人身的一端较粗,用来装载火药。

每支铳一次大约装火药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

点火时不用引信(岭南的鸟铳制法,也有用引信的),在枪管近人身一端通到枪膛的小孔上露出一点硝,用锤烂了的苎麻点火。

左手握铳对
准目标,右手扣动扳机将苎麻火逼到硝药上,一刹那就发射出去了。

鸟雀在三十步之内中弹,会被打得稀巴烂,五十步以外中弹才能保存原形,到了一百步,火力就不及了。

鸟枪的射程超过二百步,制法跟鸟铳相似,但枪管的长度和装火药的量都增加了一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