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的复习应当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
2、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习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尤其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解题,也有利于学生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例如今年阅读试题中c篇的寻读、跳读、猜词等策略。
3、英语教学要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语言的工具性。
事实上,教师要重视选取反映学生实际生活、现代科技等语言材料,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人文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教育性。
英语名师点评07年高考试卷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有变B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我想很多的刚刚考完高考的朋友现在应该正在耐心地等待当中。
众所周知,每年高考试卷的保密性都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前方的老师现在正在考试办的工作人员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往这儿赶。
我们即将会拿到07年高考考卷。
今天是2007年大部分省市高考全部科目结束的日子,我想我们同学们内心也是非常兴奋和高兴。
无论是你这次的高考成绩是好还是坏,我们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稍后的时间当中有一份好心情。
如果你将在明年参加考试,也欢迎大家继续去努力,关注我们的节目,了解一下全国各地考题的大体情况,希望对你以后的考试科目也有一定的帮助。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
首先我们将和大家共同聊一聊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全国卷英语科的大体情况。
相信通过老师的分析也能够从一个角度上给大家提出今年考试题是变难了还是变容易了,欢迎大家在讨论中积极参与讨论。
今天的嘉宾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名师范存智老师。
范老师您好!范存智:各位同学好,老师好,我叫范存智,北大附中的老师。
和一些老师在过去一年复习备考过程中,和同学们交流过,甚至还有通过短信联系过,下面我很愿意就2007年的英语试卷,谈谈我的浅见。
同时也回答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具体这道题是选a还是选b,因为从综合的情况看,因为最迟明天也能知道答案,这样自个儿能够估分,我要说的是就像刚才节目主持人说的今年和去年比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考虑,或者是我原来的做题思路是对还是不对,从这几个角度谈一谈。
主持人:范老师,通过一门试卷的难度是否有变化,其实可以看到整个全国卷难题出题的一些思路和方向。
您拿到我们高考的全国英语一号卷,您看了这份卷子之后,觉得这套题整体难度是比去年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范存智:首先,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命题上有一个原则:以稳定为大前提。
而且这几年自始至终都是稳定的,这是第一点,稳定。
另外,要站在稳定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地方我觉得应该谈的是凑成稳定的必要条件,也应该考虑到。
比如今年全国有四个省区进行新课改试验的诞生,社会关注点必然会关注到那件事上,而且高考是千家万户的事,也促使人们把这个事平稳过渡到课改,这是一个必然,所以从大的前提来看还是稳定。
稳定绝不意味这每一道题都和去年一样。
比如这份高考英语全国卷听力,听力的语料我没看到,但是从问的问题和去年相比较,觉得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高考听力题目按照大类分,一种是功能题,一种是信息题。
从功能题和信息题来看和去年是大同小异的。
我所了解的2006年听力的情况来看,去年有使用全国卷听力的,也有一些省份是独立命题的,比如像江苏、安徽、江西、山东。
这些省虽然是独立命题,但是使用的听力题还是全国的。
去年全国好多省区平均分能达到22.5分,就说这一块是学生的长项。
从今年整个问题情况来看,在没有语料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和去年是大同小异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单选部分。
从单选部分来看,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单选的命题有这么一说,把对语言、语法知识的考察放在日常情景当中应用来考察,这一点确确实实在延续着这个路子。
而从去年来看,整个我们在单选这部分把它控制的难度是0.54、0.53、0.55,不同的省区可能保持的显性不一样,但是整体来讲还是趋近于大家能接受的。
像今年的21题,在这儿就非常口语化,而考察这种代词的说法确确实实是把交际口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放在很常见的应用当中。
比如第24题,考的是why not do,why not doing,又把基础知识放在生活当中的场景中,除非这个同学记错了,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误选c。
整个来讲,这些应当还是很不错的。
再一点,比如像23题,考到了介词。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命题这几年当中不是每年都考介词,但是在考介词的时候都是放在很常用的,咱们很少有人说非要搞一个搭配关系,而是说搞场景的应用,第23题分明是从应用的角度考虑的。
再接着往下看,还有包括像35题时态、语态,还有34题的动词辨析,从这些来看,确确实实和去年比,应当说还是稳定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这也考虑到2007年有一种独特的地方,在2007年使用全国卷的省区市又减少了2个,一个是海南,一个是宁夏。
这两个由于要课改,整个全国的英语水平跟去年相比,或者持平,或者是平中抬一点,保持这个样子。
北京新干线学校高考名师范存智老师接受主持人娄雷专访第三点,完形填空。
去年完形填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都肯定做过2006年的题目,应该印象特别深,这种印象深在哪儿呢?2006年的完形填空确确实实太难了,而难到有的地方考察的完形填空的难度高达0.42。
0.42在我的角度来看,恐怕开创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完形填空最近十几年之最。
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总觉得在0.48、0.49,最难一点0.46都可以,但是像去年有的省区是0.42的情况,这就是很难很难了。
为什么很难呢?命题的人出发点很好,语言材料要比较时尚,能够接触生活,但是忽略了一点,去年的内容同学们可能感到非常陌生,起止时学生,老师都很陌生,人们在水中吃饭,立意很好,但是好有它不足的地方,谁都没有经历过,不知道下文去想,这一点今年就得到变更,也就是换一种角度说,今年的完形填空的难度应当比去年的难度明显下降了一些。
这种下降就是它的入口非常好,不像去年的入口还得想。
用我的话说,我也曾经在各个地方和我们的学生、同学们沟通,和老师们在交流的时候也谈过,我说在完形填空里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点线面。
什么叫点呢?这个句子本身虽然说也是立足在上下文的基础上,但是要把这个句子拉出来的话,它完全能够独立来成句的,换句话说我们要成为一种类似选择填空,就能做出来,拿点作为开始引入,点引入,然后线串接。
在这一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看,完形填空第36空,the girl (36) to see 20 eggs laid by a wild goose。
肯定我们去想是碰巧怎么怎么,偶然间看到,你在36空明显就能看到这个。
如果把这个句子独立出来,类似一个单选题,完全能做到这一点,拿点引入,然后线来串接。
这个故事所给的内容又大家都能接受得了,不像去年感到很茫然,因此造成难度比较大,上下文串接的线的问题把握不好,今年就明显改观了。
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去年如果做全国卷的i卷有点困难,那么你去年做全国第二卷应该感到很得心应手,一个人上大学想家的问题。
今年这个题就类似于第二篇文章的整体难度,这就比较不错。
完形填空的难度比去年要明显下降了一些,这种下降也是符合我们整个精神的,而且也说明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新的试卷命题当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师生对前面卷的反应。
通过数据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相信2007年的这篇完形填空的数据统计下来比去年要理想得多。
第四,阅读理解。
应当说题材和体裁要更加广泛一点才好,这次看题材比较广泛,也许体裁从某种意义来讲也不像人们想的非要有说明文,还要有应用文,还要有叙事文。
从应用文的角度来讲今年没有,比如往年有广告、识图,今年就没有。
但是从题材上来讲,话题的宽泛性还是比较不错的。
从这几篇文章来看,a篇文章是个叙事文,从56、57、58、59几个问题来看,非常符合我们常说的叙事文问问题的特点,更多是理解判断、叙事判断甚至是推理判断,四道题还真是包括了这些,但是整个来看能给你感觉,五篇文章在整体的安排上,从引入到回来,一直到第五篇,真的给你一种感觉,人们常说如果用一个句,我习惯用或者是老师们习惯用的经常搞高考评卷的人是低头翘尾。
五篇文章安排,从入口给你低低头,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生对考卷的适应,最后把文章安排难度再高一点。
你看一下a篇文章和e篇文章来看,绝对难度不是在一个水准线上的。
但不管怎么样来看,在这里边它所给予你的真正能在词汇上来讲确确实实做到了人们常说的,我们现在立足于2000年的教育大纲所要求的,要结合现在目前的实际,这种目前的实际就是我们现在学人教版的教材,相对来讲词汇量很大,从问的问题来讲,有些是谈观点,有些是谈事实的,这些安排应该还是比较不错的。
另外,也有在这里问的问题,有的是问某个词,或者是问某一段的观点。
b篇文章,头一段谈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谈大熊猫、蝴蝶,第三段,谈人怎么样。
在演绎推进方面,层次推理非常清楚,让同学能够一目了然。
但是如果不仔细看,你再看观点,也容易给你造成干扰项,也容易出错。
这是整个这么来看的。
和去年整个文章来比,应该说也是大同小异,或者是说在e那篇文章比去年略略抬了一点。
因为从去年来看,阅读理解整个全国这份卷是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的,而这种容易是由于人们也没考虑到2006年是全国第一次使过渡教材,词汇量增大。
今年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文章的构成或者是所使用的语言来看,从选题来看,看出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命题的时候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去做这件事。
这是从阅读理解来看。
短文改错就是一篇学生的习作或者是一篇仿学生的习作来看,换句话说中学生在书面表达当中常出的错误,在高考当中的一种体现。
在这儿总的设计,同学就能看出问题来了。
还有时态问题,主持人也曾经经历过高考的这种艰辛,上大学再去深造。
另外,也在这么多年当中听到好多学生谈这件事,学生还是能够做得出来。
你说绝对没有难度吗?肯定有难度,如果没有难度,那不就不称其为考试吗?因为从高考的角度来讲,它本身具备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水平考试的工种,换句话说大专的水平。
第二,选拔性考试,短文改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选拔考试的做法。
还有阅读理解的文章,比如像e这篇文章,分明就是一种选拔功能在里边。
但是总的起来说,学生要是认出几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同学来讲毕竟是10多年了,从1996年开始就换成十行的做法,已经11、12年了。
我想同学在做这一项应该不会成问题,因为难度并没有超过去年的难度。
我不知道同学和老师们是怎么看的。
最后一项,书面表达。
对书面表达,同学们和老师们都非常清楚的一点。
高考在书面表达向来坚持这么一种观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表达所叙述的事可能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
什么样的事有横比?就是全国十几个省市自主命题。
另外竖比,在没有拿到其它省的试卷更愿意竖比。
今年说的是希望通过外籍教师peter找到一位英语笔友写封短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笔友条件,并说明为什么选这样的笔友,具体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