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
本病发病率在近20年有显著增加趋热,在发达国家尤为如此。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但现在发现儿童患者也较常见。
虽然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激素可加重变态反应。
包括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
临床的各种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干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过强反射性鼻炎等。
典型症状什么是鼻粘膜肿胀?多见于鼻炎,鼻炎的表现多种多样。
从鼻腔粘膜的病理学改变来说,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亦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么是打喷嚏?打喷嚏是肌体从鼻道排除刺激物或外来物的一种方式。
人们有4种原因打喷嚏。
当他们感冒时盯喷嚏,帮助清洁鼻部。
在患有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时也打喷嚏,从鼻道排出过敏物。
患有血管收缩性鼻炎的人,流粘液鼻涕为典型症状,也经常打喷嚏。
这肿喷嚏源于鼻部血管变得对湿度和温度甚至有辣味的食物有过敏。
第4种最常见的打喷嚏的原因是非过敏性鼻炎,为嗜曙红细胞增多性鼻炎,或叫NARES。
患者有慢性鼻炎症状,但对各种过敏原的反应都非阳胜。
且是一种未知的原因,他们的肌体好像释放组胺而产生打喷嚏之类的过敏症状。
一、症状:①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②鼻痒,鼻涕多,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③鼻腔不通气,耳闷;④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⑤眼眶下黑眼圈(经常揉眼所致);⑥经口呼吸;⑦嗅觉下降或者消失;⑧头昏,头痛;⑨儿童可由于揉鼻子出现过敏性敬礼症(allergic salute)。
;⑩表皮破裂。
常见的合并症状:①失眠;②鼻窦炎,即鼻窦的感染;③中耳炎,即中耳受到感染;④鼻出血。
二、诊断标准:变应性鼻炎具有鼻粘膜反应性增高的临床特点,但鼻粘膜反应性增高并不一定都是变应性鼻炎。
只有根据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
(一)非特异性诊断非特异性诊断就是通过对病史和一般检查结果的分析,判明鼻炎是否为变态反应性。
1.病史病史是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一个重要根据。
收集病史时不应只偏重于症状的询问,而要特别注意发病有无季节性,有无明显诱因(冷热、翻箱找衣物、灰尘、异味等),生活环境中有否致敏因素(家养宠物、鸟,室内放置过多观赏花等),房屋是否阴暗潮湿,以及对以往的治疗反应等。
通过病史详细询问及与患者简短的讨论,有近半数的患者可以作出变应性鼻炎的印象诊断。
2.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正常情况下,鼻分泌物中只有少量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
变态反应性鼻炎时,鼻分泌物中可出现较多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杯状细胞。
鼻粘膜表面刮取物中尚可见到较多的肥大细胞。
正确制备鼻分泌物涂片和恰当染色,对此项检查十分重要。
以耳用小刮匙在麻醉条件下于下鼻甲前端上表面轻轻刮取,将刮取物平涂于载玻片上,立即以95%乙醇固定,然后以Wright染色法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在30~60秒。
如患者近期有变应原接触史,显微镜下常可见多量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
(二)特异性诊断特异性诊断是在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IgE的情况下,判明导致发病的变应原。
有体内和体外法两大类:1.体内法体内法是以变应原(过敏原)激发人体,观察所出现的变态反应。
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时,主要有变应原皮肤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
(1)变应原皮肤试验该法系将适当变应原引入皮肤,使变应原与皮内肥大细胞表面特异性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介质,进而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使皮肤局部出现丘疹或风团等荨麻疹样反应。
临床上常用的皮肤试验有两种:①皮内法以将一定浓度(1∶1000)的变应原溶液0.01~0.02ml注入皮内,观察15~20分钟。
若注射局部出现风团样反应(直径0.5cm以上)即为阳性。
②挑刺法将一定浓度(1∶10)的变应原溶液滴在皮肤表面,然后在液滴处以针尖挑刺,挑破表皮而不出血。
15~20分钟看结果,局部隆起并有红晕为阳性。
这两种方法匀应以变应原溶媒和组织胺溶液(0.1%)分别作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皮内法敏感性强但特异性不如挑刺法。
挑刺法特异性强且较安全,渐为多数医师采用。
皮肤试验的优点是快速、简便,特异性较强,一次可同时作多种变应原,但一般以不超过15种为限。
经仔细分析病史,只须检测可疑变应原即可。
皮肤试验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反应,但高度敏感者偶可有之。
主要表现是面部潮红、掌心发痒、眼睑水肿、胸闷、咳嗽、气喘,严重者可发生喉水肿。
一旦发生反应,可按青霉素过敏进行处理。
如果处理及时,不会发生严重危险。
皮肤试验所用的变应原溶液,在国外发达国家多为商品,有一定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所用的变应原溶液多为几家大医院变态反应科自行制备。
(2)鼻内激发试验鼻内激发试验是一种既灵敏又特异的方法。
该法系将某种变应原溶液(1∶1000)滴加于直径0.5cm的圆滤纸片上约200μl,然后将其置于下鼻甲粘膜表面。
患者若对该种变应原过敏,放置3分钟后即可诱发出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高度敏感者可诱发哮喘发作。
该试验每次只能测试一种变应原,因此只是在皮肤试验阴性,但又怀疑对某种变应原过敏,或在某种特殊情况下须对皮试进一步验证时应用。
也和皮试一样,在鼻内激发之前应设对照,以排除假阳性。
皮肤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皆应在试验前48~72小时停用抗组织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如患者正伴有严重哮喘状态,不宜行上述检查。
2.体外法该法是在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或分泌物中存在的对某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
较早的方法是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后来酶联免疫测定(ELISA)渐为多数实验室所采用。
其他尚有组织胺释放试验、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等。
体外法多用于病理、临床药理学研究。
为使诊断更确切、客观,可根据上述各项测试结果予以记分,达到一定分数者即可诊断为变应性鼻炎。
记分标准应简明扼要,并应考虑到检查条件。
现多采用3分记分法,介绍如下:0分:无症状;1分:有轻度症状,皮试(+),鼻分泌物涂片(+);2分:有中度症状,皮试(++),特异性IgE(+),鼻涂片(+);3分:鼻症状严重,皮试(+++),特异性IgE(+),鼻涂片(+)。
可按下表进行诊断记分:表1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记分项目季节性鼻炎常年性鼻炎病史及症状 3 2皮肤试验 3 2鼻涂片 1特异性IgE 1总分≥5分,即可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如低于1~2分,可行鼻内激发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即可确定诊断。
有人统计,在花粉症患者中,约5%的人须行鼻内激发试验,而在常年性鼻炎中有10%~20%须行鼻内激发试验。
鼻粘膜组织间隙水肿,小血管扩张,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也可看到腺体扩张。
粘膜中有较多嗜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如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粘膜组织中有较多肥大细胞,粘膜浅层有较多嗜碱细胞。
有人发现粘膜固有层中的肥大细胞可因变应原的反复攻击而向粘膜浅层移动。
肥大细胞这种趋化特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组织中嗜酸细胞的有无或多少与近期是否接触变应原有关,但鼻粘膜一旦被致敏,其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数量一般高于正常人。
三、分类:根据发病有无季节性特点,临床上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一)季节性鼻炎发病有显著季节性是季节性鼻炎的临床特点。
患者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
发病时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以致误诊为常见的结膜炎。
(二)常年性鼻炎患者常年发病,症状与季节性鼻炎相同,但总的程度不如季节性鼻炎重。
患者眼部症状较轻或无,主要是发作性喷嚏、鼻塞和流涕。
鼻镜检查鼻粘膜外观在常年性鼻炎无特征性变化,可为暗红色充血,也可色淡、苍白或浅蓝。
但在季节性鼻炎,尤其夏季花粉症者,鼻粘膜常呈明显苍白、水肿。
常用方法一、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亦称脱敏治疗,对花粉、尘螨诱发的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比较肯定,总有效率可达80%以上。
特异性免疫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鼻炎,但能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可改善过敏性疾病的预后。
二、非特异性治疗(一)抗组按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嗜睡等副作用等缺点,临床逐渐弃用。
近年来,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无困倦、嗜睡等副作用,且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氮卓司丁、酮替芬、特非那丁和阿司米唑等,由于特非那丁和阿司米唑有严重心脏毒副作用已很少使用,酮替芬因嗜睡作用而较少使用,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丁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则包括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乙氟利嗪(Efletirizine)、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既没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也没有发现心脏毒副作用,可以更好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对预防哮喘有一定作用。
详细可见扩展阅读-1。
(二)糖皮质激素吸入:通常选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
采用治疗哮喘用的糖皮质激素气雾剂配合口鼻两用储雾罐进行鼻腔吸入可以取得比上述药物更好的疗效,这种吸入方法没有鼻粘膜的刺激感,还可以全面控制鼻部炎症,预防复发,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预防和控制哮喘的气道炎症,是过敏性鼻炎的首选给药方式,已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酸钠(SCG) :尼多酸钠(Nedocromil Sodium)和曲尼斯特(Tranilast)等。
(四)局部抗组胺药物的应用:主要有氮卓斯汀、左旋卡巴斯汀和酮替芬等。
三、神经阻断术治疗内窥镜下微波技术神经阻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即包含筛前神经阻断和翼管神经阻断。
其原理是:过敏性鼻炎属Ⅰ型变态反应。
是鼻腔粘膜对一些特定物质(过敏原)发生不正常的物理反应(过敏反应),这一过程是通过鼻腔内的神经传导完成的。
主要是副交感神经。
该神经兴奋时鼻腔内的腺体分泌增加,粘膜水肿。
病人临床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经研究证明单纯阻断翼管神经或筛前神经均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复发率达63%。
采取在鼻内窥镜下应用等离子低温消融系统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术,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在鼻腔内进行同时阻断。
经一年多时间对病人的随防观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仅需.。
适合吸入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等离子治疗技术等离子治疗优点是痛苦小,定位精确、不需开刀、无出血、一次性治疗,可完全保留正常的鼻窦组织免疫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