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一、看拼音 ,写词语。

(7分)王叔叔经常kāng kăi()解囊,助学juān zī(),为山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gòng xiàn()。

今年十月,他一路diān bō(),深入jī cén g()开展调研工作。

他mù dŭ()了一群山区的孩子在新建的操场上打lán qiú(),感到十分欣慰。

二、用“\"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画去。

(4分)天(涯崖) 环(饶绕) (篮蓝)筐矿产(姿资)源感(溉慨) 泛(滥监) 奠(基其) (赌睹)物思人三、按要求,照样子写词语。

(12分)1.遥望(表示“看”)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盘踞之地(带有“之”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日月同辉(含有“日”“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绕簸胁基B.簸胁基绕C.簸基绕胁D.绕簸胁基2.“五行”指的是( )。

A.金木水火土B.金禾水火土C.金木水火石D.日月水火土3.下面不属于“五谷”的是( )。

A.稻 B.菽 C.粟 D.稷4.下面不属于“五彩”的是( )。

A.黄 B.青 C.蓝 D.黑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实指,说明寺庙很多。

C.《只有一个地球》是篇说明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阑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D.《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

五、按要求写句子。

(8分)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 (去掉问号,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0分)1.这座江南古镇依山傍水,每到草长莺飞的时节,河道两旁酒旗招摇,游人如织,让人不禁想起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黑和土地》主要展现了三黑翻地耙地、累了在地头歇息等场景,从中可以感受到三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青山不老》一文的标题理解正确的是( )。

A.老人的不屈精神、奉献精神就像青山一样不会老。

B.与人类的寿命相比,青山可以存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

C.这座山上的树是永远也不会枯死的长寿树种。

D.在山上种树可以防风固沙,延长山的寿命。

七、语言运用。

(4分)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五百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从材料二中,你发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针对以上问题,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乐阅读。

(25分)(一)课内阅读。

(12分)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2 分)2.“排闼”的意思是()。

(1分)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6 分)(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和“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13分)小鸟和守林老人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

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

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间小屋,住下了。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

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

激烈的争吵。

黑狗的狂吠。

老人展开一张布告。

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

他们低下了头。

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大树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

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

一只胆大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

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

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后来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定是要走了。

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

谁也没邀请谁,鸟儿们都来了。

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的上空盘旋,哀鸣。

整座山林者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僻,无数的绿叶。

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

飘落的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林中小屋.....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4分)惊诧: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感: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短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人走了”是什么意思?鸟儿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是怎样的呢?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鸟儿们为什么都来了?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快乐习作。

(30分)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一定有很多,例如:洗蔬菜的水直接倒掉,用完水不关紧水龙头,涮拖布的时候只用水冲……所以,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

要求:①提出节约用水的具体建议;②分条列举,建议合理,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慷慨捐资贡献颠簸基层目睹篮球二、崖饶蓝姿溉监其赌三、示例:1.仰视观赏端详打量 2.贫贱之交用武之地一臂之力不义之财 3.日新月异日积月累日月如梭日月可鉴四、1.C 2.A 3.C 4.C 5.B五、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2.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3.秋天来了,稻子笑弯了腰。

4.老人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

六、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3.对土地的热爱4. A七、1. 我国浪费食物现象非常严重。

2. 按需点餐,吃不完打包带走。

八、(一)1.宋王安石 2.C 3.(1)干净香雅清幽高洁 (2)护田送青 4.示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水“护田”,山“送青”,化无情为有情,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二)1.惊异、奇怪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2.示例:老人为了保护树木和砍树人斗争,老人这种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令人敬佩。

3.老人去世(死)了。

示例:鸟儿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悲伤,舍不得老人。

4.鸟儿们要来送别老人,表达对老人的敬意。

示例:保护大自然的人,会得到大自然中生灵的尊重与爱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