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经济学]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 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 体包含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 资料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的生存所需要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h
10
3)为培养和训练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而 花的费用。
此外,劳动力价值的决定有历史和道 德的因素。
h
11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
h
23
2.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 力的那部分资本。
由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
产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外,还生产剩余价
值,使其价值量发生变化,所以叫做可
变资本(用V表示)。
h
24
(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它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 只有雇佣工人的劳动才是小时,生产20斤 棉纱,所消耗的棉花价值和劳动资料的 价值增加了一倍,共计24元,全部转移 到新产品棉纱之中。劳动12小时,形成 新价值6元。这样,20斤棉纱的价值为 24元+6元=30元。而资本耗费只有24 元+3元=27元。资本价值增殖了3元。 这就是剩余价值。
h
19
总结: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使资本总公式 的矛盾最终得以解决,即在流通领域中 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在生产领域中创 造出剩余价值。
h
28
2.3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工作日及其界限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
动时间,但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
两方面制约:一是生理极限;二是道德
极限。
h
29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
长工作日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 多剩余价值的方法,马克思称为绝对剩 余价值生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 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h
16
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 值形成过程。当资本家把劳动日延长到 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时间以上时, 就产生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 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 的那部分价值。
h
17
实例
工人用6小时生产出10斤棉纱,消 耗10斤棉花,价值为10元,消耗的纱锭 等劳动资料的价值为2元,工人劳动日 6小时形成新的价值为3元,工人日工 资3元。这样,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 产资料的资本价值共15元,没有剩余价 值产生。
h
20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本质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对 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总表现为一定的物,似乎这些
物天然就是资本,本身也能带来剩余价
值,其实它们只不过是一些生产要素,
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资本家当作剥
削工人的手段,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
时,它们才转化为资本。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主要内容】: ▪ 货币转化为资本 ▪ 剩余价值的来源 ▪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 资本主义的工资及其形式 【学时】:6学时
h
1
2.1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流通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资本的流通公式 1. 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 W(商品)——G’(更多货币)
2.货币流通公式:W(商品)—G (货币)—W(商品)
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 使用价值对资本家来说就是生产剩余价 值。
h
12
2.2 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h
13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1.劳动过程的一般特征 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劳动过程 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劳动对象, 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与价 值规律相矛盾
h
5
(四)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1.剩余价值不是从流通中产生 2.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h
6
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领域产生,在 生产之前,资本家购买到了一种特殊商 品,这种商品不但能创造出价值,而且 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 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2.它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 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h
25
三、剩余价值率 1.定义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它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 叫剥削率。
h
26
2.剩余价值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1)m’=m/v
2)
剩余劳动时间
m’= 必要劳动时间
h
27
工人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 部分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必要劳 动时间,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 间,叫剩余劳动时间。
h
21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
程中的不同作用,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h
22
(一)定义
1.不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机器 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因为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 人通过具体劳动把它们原有的价值转移 到新的产品上去,它们的价值只是再现 于产品价值中,价值量不会增加,所以 称它为不变资本(用C表示)。
h
14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1)劳动者的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
劳动者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 而生产。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 属于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过程,是 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
h
15
(二)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 在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
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h
2
(二)资本与货币的区别: 首先,资本最初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
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 可以成为资本,也可以只是货币。
h
3
其次,从两个流通公式来看:
1)流通的形式不同 2)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h
4
(三)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G-W-G’,它包含了产
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本质, 即它们都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前提。
h
7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1.定义: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指“活的
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 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h
8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一是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
二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将自己 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h
9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