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流程图
1、项目代号申请:接到项目启动的指令后,按《
BES-00-04-V01-公司项目代号申请及编号办法》进行项目代号申请。
申请的编号并登记在OA 上的“常用信息检索/设计部零件相关/项目代号申请记录登记表”中。
2、顾客要求输入清单:格式按下。
件号在主控表中无版本号。
待正式发布时再增加版本号。
4、初始DFMEA:如有通用的DFMEA则可以借用,针对新的零件或已有零件
新的功能时需要重新编制DFMEA。
格式按OA上“产品设计格式表格相关/APQP常用表格/DFMEA”的格式。
5、初始参数及方案确定:根据需要是否要进行制动系统匹配,如需匹配则由制动
系统匹配工程师进行匹配分析,如果产品是新结构还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并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初始方案由主管工程师提出后组织进行评审。
6、3D数模设计:根据初始方案进行数模设计,同时根据CAE分析结果进行反
复修改。
按《BES-00-03-V01-三维数模文件归档办法》
7、CAE分析:对关键零部件进行CAE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并将分析结果
记录保存,如此反复进行,在分析结果满足要求后,经过评审,将最后一次的结果,出具正式的报告存档。
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约束及加载方法的确定。
8、3D数模评审:对设计完成的数模由主管工程师组织进行评审,并邀质量、制
造、试验工程师参加。
并根据评审的结果进行修改(可能要重复5~8项)。
9、3D数模客户认可:将完成的数模进行处理后,提交客户认可。
处理原则:内
部的细节结构是公司的技术机密,进行要处理,不能通过数模读出相应的数据;对接尺寸表达完整正确,外形尺寸表达正确完整;数模尽量娈成一个实体,如能成片体更好。
10、公差分析:对重要尺寸进行尺寸公差分析,尺寸链计算书,模板格式见下:
11、特殊特性清单:主要零部件的特殊特性清单已有相应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可参照,可能根据不同产品有新增的,要加在图中。
可参见《BES-00-06-V01-特殊特性的标识要求及定义》。
12、工程图及零部件清单:图纸标准模板见OA上,也可以用原有图纸修改,零部件清单可用OA上的最新格式。
13、工程规范:每个产品应有一个技术条件,当然可以采用现有规范或标准,但将不同之处应表达出来,可以在产品总成图中表达。
14、报价图:报价图的目的是将图纸交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图纸进行商务报价,影响制造成本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标出,部分关键尺寸要处理成错误的尺寸,并在图纸空白处标出“仅供报价用,不得用于制造”等醒目字样。
文件名后面也需加上“报价图”的后缀。
14、设计评审:主管工程师对设计评审清单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工程图、规范、特殊特性清单、公差分析结果,进行评审,并进行修改。
15、工程图客户认可:制作提交客户确认总图,图纸有标准模板。
原则是对接尺寸、主要性能、总成内零部件数量、零部件表面状态表达完整。
内部细节由于保密原因,不允许表达,不允许采用剖面图,如实有需要,只剖局部。
部分未注重要尺寸不允许按比例绘制,须加以处理。
在图号中及文件名后加上C的后缀,以示区别。
16、工程图归档及发放:发放时由编号管理员将新增的件号在主控表中登记上版本号及通知单号。
17、试制样件:根据工程图进行试制,在有的件必须要工装才能做出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进度,这时允许就直接开正式模具。
18、样件DVP&R:在DFMEA完毕后,就应根据DFMEA编制DVP,格式见《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DVP&R对于成熟结构的产品可依据相关规范进行编制。
根据需要进行试验工装及设备策划,确保试验的按时完成。
监控对试制样件进行相关的试验,要求出具正式的报告。
19、工程图更新:根据试制过程中的总结及样件试验结果,可能需要对图纸及时进行更新。
在某些特殊(如时间进度较紧等)的情况下,允许先行用传真等书面的方式确定某些更改。
20、工装样件制造:在工装样件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图纸尺寸及某些要求进行解释及技术支持,此期间还需要协助其它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及审核。
21、工装样件试验DVP&R:分内部及客户版的DVP&R,客户版的注重最终产品性能要求,而内部版应增加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二次或三次性能要求,这些要求对客户需要保密。
22、客户认可:客户对工装样件可能还需要进行整车或台架试验。
在此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向用户提交的样件一定要编号、并有相关的检测记录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记录,可以参见前期已有的模板。
便于分析试验过程中的异常。
23、设计阶段评审:顾客要求输入清单(或技术协议)、试制样件及工装样件试验DVP&R、工程图客户认可会签图、设计评审清单、工程图及零部件清单、特殊特性清单、工程规范、CAE分析报告、设计计算说明书、公差分析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试验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工装样件制造中的问题是否已解决,图纸中的问题是否已更新,DFMEA是否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