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露天矿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460-34 露天矿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国家标准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行业标准AQ2005-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结合本公司露天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以及上述国家标准,公司露天矿生产车间以及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在其设计露天矿工作时遵守。
一、一般规定1. 进入矿山作业场所的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任何人不应酒后进入矿山作业场所;受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人员不应从事露天作业。
不应将酒类饮料和麻醉剂带入作业场所(医疗用麻醉剂除外)。
2. 露天采场主要区段的上下平盘之间必须设人性通路或梯子,并按有关规定在梯子两端设置防护栏。
3. 在露天矿内行走的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走人行通路或梯子。
(2)因工作在矿山道路行走的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前后方向来车。
避让车辆时,必须到安全地点。
(3)横过矿山公路时,必须止步瞭望。
(4)严禁在有塌落危险的坡顶、坡底行走或逗留。
4. 采场内有危险的高陡边帮、塌陷区、老空区等地点必须充填或设置防护栏,并设置警示标志;地面、采场及排土场内临时设置变压器时必须设围栏,配电柜、箱、盘必须加锁,并设置明显的防触电标志;设备停放场、爆炸材料库、油库、加油站和物资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设置防爆防火等危险警示标志;矿山道路必须设置交通安全标志;严禁擅自移动和毁坏各种安全标志。
5. 在运输线路两侧对方物料时,不得影响行车安全。
6. 在爆破区域、岩体变形区域、滑坡危险区域、地下有采空区区域不得建设建(构)筑物。
7. 露采车间应对安全设备、设施和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8. 采装、运输、排土或其他设备,其主开关送电、停电或启动设备时,应由操作人员呼唤应答,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操作。
9. 机械设备的供电电缆必须绝缘良好,电缆横过公路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内必须备有完好的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并进行电气绝缘性能实验,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10. 检修设备,应在关闭启动装置、切断动力电源和设备完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对紧靠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带电器件设置护栏。
在切断电源处,电源开关应加锁或设专人监护,并应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
11. 电气设备必须安装过流、过压、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并灵敏可靠。
电力驱动的钻机、挖掘机和机车内,应备有完好的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工具和器材等。
停电、送电和移动电缆时,应按规定使用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
12. 采掘、运输等设备从架空电力线路下方通过时,其顶端与架空电力线路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3KV以下,应不小于.5米;——3KV~10KV,应不小于2.0米;——高于10KV,应不小于3.0米。
13. 采装、运输、排土等机械设备作业时,严禁人员上下设备;设备运转时,不应该对转动部分进行检修、注油和清扫;终止作业时,应切断动力电源,关闭水、气阀门;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或通过。
14. 作业人员在超过2米的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或设安全网。
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空作业时,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5. 任何人不应擅自移动和毁坏矿山的测量标志;需要移动或报废时,应经公司技术部门同意,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16. 露天矿配电设施、架空电路设计施工等作业必须遵守国家标准GB50061-19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70-19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其具体安全操作制度的制定、施工及操作人员培训、施工指导与监理等工作,由公司机动部门负责。
17. 露天矿配套设施油库、民爆器材库,其设计、建设、运行等作业必须遵守国家标准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AQ3010-2007《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国务院200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其具体安全操作制度的制定、施工操作人员培训、施工指导与监管等工作,由公司供销部门负责。
18. 露天矿安全生产职责划分遵照公司制定颁发的《露天矿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露天矿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遵照公司制定颁发的《露天矿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9. 排土场安全生产工作遵照公司制定颁发的《排土场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排土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执行。
20. 本制度规定范围以外的露天矿其他作业、设备操作,均应由公司主管职能部室和露采车间共同制定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不得露项。
二、台阶及工作面1. 挖掘机采装的台阶高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不需要爆破的岩土台阶高度,不大于最大挖掘高度;(2)需要爆破的岩矿台阶,爆破后爆堆高度不大于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台阶顶部不得有悬浮大块;(3)挖掘机采装松软表土台阶或有大块的表土台阶时,司机与安全员需多观察,谨防台阶滑移或垮塌造成设备损伤。
2. 露天采场最终台阶的坡面角和边坡角,必须符合最终边坡设计要求。
对松软表土等不稳定台阶,台阶高度视台阶稳定情况设置。
3. 采场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必须保证采掘和运输设备、供电和电信线路、水管、排水沟等的安全运行和正常布置。
4. 工作面质量标准(1)帮齐底平。
在采掘中也必须做到帮齐底平,帮齐就是工作台阶坡面要整齐,采完后的台阶面30米内凸凹幅度不得超过2-3米;底平就是按规定标高采掘,工作平盘要平整,每30米为一段,高低差不得超过±0.3米;(2)不留伞檐。
在采掘完的台阶坡面上,要消除浮矿悬岩,不许留有突出1米的伞檐。
(3)工作面整洁。
工作面平盘要求无块石、废料和其他杂物,待运或待用的物料必须在不影响工作面正常作业的区域分别堆放码好,不能装车的大块放到台阶底根部或采掘工作线以外,保持工作面的整齐、清洁、美观。
(4)工作面设施整齐。
工作面的照明线、信号设施要按设计及规程要求悬挂整齐,线路对地面距离不得小于3米。
工作面的水管、电缆要按设计及有关规程要求铺设整齐,与道路交叉时,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避免水管电缆受到损坏。
(5)工作面防护措施。
为了避雨遮日,工作面可设置活动工棚,工棚设置的位置不准影响工作面的正常作业;工作平盘外沿设置和公路外沿一样的土挡。
(6)工作面排水。
工作平盘在采掘过程中,必须设置3‰的纵向流水坡度,或者设置平盘排水沟,以保证工作平盘无积水和淤泥。
(7)位移监测点、测量站点、疏干井等重要设置的保护。
工作面上的唯一监测点、测量站点、疏干井等重要设施必须重点保护,因采剥生产发展非要破坏的,报请公司有关部门备案审批后才能进行。
5. 采剥工作面的生产准备(1)计划生产的采剥工作面由公司技术部门在季度采剥设计中安排,季度采剥设计要控制在公司年度规划设计的范围内,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查后方可实施。
(2)计划生产的采剥工作面,首先要对其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等进行实际了解研究,若工作面有积水、淤泥、空区、滑坡等危险情况,需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请公司安全、技术部门批准后处理好,才能进行生产。
(3)计划生产的采剥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由公司技术部门放预测线,采装完进行实测收方。
(4)接通运输道路:工作面生产前必须按设计要求修好工作面与主干线之间的联络运输道路。
斜坡道按≤10%坡度设计,连接平台按20米设置。
(5)架设电源及照明线路:工作面生产前必须按设计计划的需要架设好动力电源及照明线路并经试运行达到安全可靠方能生产。
(6)工作面防水与疏干:采剥工作面若有外部水流入,生产前要在台阶上修筑水沟,沿工作线走向拦截外部水,并选择适当地点引入排水沟,禁止将上部台阶的水任意放到下一台阶。
若采剥工作面含水或有较大漏水,则采取提前疏干的措施,根据情况修筑沟道,将水引出,疏干后再进行生产。
(7)超高台阶处理:工作面台阶高度若有超过技术规程规定高度的为超高台阶,超高台阶生产,必须采取两层剥采措施进行处理,使其台阶高度符合规程要求,才能进行生产。
(8)夹矿的处理:矿和沿途工作面,若遇上夹矿,应单独处理,避免影响矿石质量和正常生产接替。
(9)清矿面工作:对于矿岩交界的工作面,大面积规则岩土混入,必须进行分采。
小面积不规则沿途混入,则采用爆破、挖掘机分装等方法,尽量避免矿石的贫化损失。
(10)爆堆准备:需要爆破的采剥工作面,必须根据采剥生产计划提前穿孔,为采剥准备必要的爆堆,爆堆准备量按该工作面的5-15天产量准备,以避免采剥、传爆相互干扰。
(11)采运设备配备:采剥工作面开始生产前,应按要求配备合理的采装运输设备,并将采掘设备行走至工作面开始生产的位置,采运设备要处于完好生产状态,以确保按计划完成采剥量。
三、穿孔1.穿孔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穿孔设计进行,对打好的钻孔采取护孔措施。
2.钻机各部件必须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及重新更换的部件型号、更换日期等必须计入设备档案。
3.钻机的控制装置失灵时,禁止钻机工作。
4.钻机在有空区的工作面穿孔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在专业人员指挥下进行作业。
5.钻机进行穿孔作业和行走时,履带边缘与坡顶线的距离不得小于4米。
6.钻机移动时,机下应有人引导和监护。
钻机不宜在坡度超过15°的坡面上行走;如果坡度超过15°,应放下钻架,由专人指挥,并采取防倾覆措施。
行走时,司机应先鸣笛,履带前后不应有人,不应90°急转弯或在松软地面行走,通过高、低压设备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钻机不应长时间在斜坡道上停留;没有充分的照明,夜间不应远距离行走。
起落钻架时,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危险范围内停留。
7.移动电缆和停、切、送电源时,应严格穿戴好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缆钩;跨越公路的电缆,应埋设在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