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心等花开
作为一名踏入教育行业没多久的新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对后进生的教育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和避免的的问题。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是以后进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后进生转化”这一教育难题通过大量优秀教师的实践案例分析以及每一次实践后见解独到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心得,为所有拜读此书的教师提供了一份可参考借鉴的教学指导,也向每一位教师展示了“教育的力量”。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的在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与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后进生”相处的方式。
虽然我的教学时间不久,但是我发现书中很多提到的教师的错误示范也恰恰是我正在犯的。
首先一点,书中提到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教师本人先“转化”自己的心态和眼光,即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
作为教师,我总是以一种大人的固定思维在教育学生。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一旦有学生不好好做作业,我就会苦口婆心的去和学生说学习是为了将来,为了以后的生活等等。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只有9岁,有些甚至连什么叫将来都不明白,更别说能理解我的“未来说”了。
小孩子的想法很单纯,无外乎学习不好玩还要做作业,太枯燥了吧,还不如玩呢。
就像有学生在课堂捣乱,其他的学生会觉得很好笑很好玩,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孩子,孩子的眼光的相同的,但如果以大人的思维去理解,就会觉得我一遍遍的教你,你还不肯听话,真令人生气。
诚然,教育最根本是前提就是“爱”,如果以成人的眼光,可能教师真的无法爱,所以何不让我们也回到孩子的时代,学着用学生的儿童眼光去看待问题,去和他们沟通。
在我现在的班里,有一位小男生,他的自控能力很差,不论上课下课他都在玩,也总是给班级制造一些小麻烦。
刚开始,我总是和他说你要管好自己,不要做小动作,下课好好玩。
我想可能每个教师都说过类似的话吧,但是事实上收效甚微。
后来有一次午间课开始我急着去开会,正好看到他就请他帮忙管班级纪律。
结束后他和我说别的同学都不听他的。
此时其它的同学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他自己都在玩。
老师他跑出教室。
”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和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同学们都不听你的吗?”他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知道,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做好。
”我说“是啊,你看你帮老师管了纪律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但是因为你自己也没有做到老师的要求,老师想表扬你都没办法。
那你能不能和
我来个约定,先从下节课开始守纪律,然后老师才能为你‘撑腰’表扬你,可以吗?”他点点头。
然后在随后的课上他确实认真的做好听讲,还很积极的发言,我也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的进步。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且无效的。
教师在教育中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抓住教育契机真正的去爱每一个孩子。
其次,教育是不会一蹴而就的。
就像书中提到的那样,教师除了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最重要的还需要有“归零心”——允许学生不断的反复。
作为新教师,我往往会和学生说:“你昨天是怎么答应我的,不是说要好好听课了吗?不是说要改正了吗?怎么又犯?”但其实反复是后进生的一大特点。
优秀的学生自控能力强,学习习惯好所以他们偶尔的犯错可能老师一说就能改正。
但是部分学生确实控制不住自己。
对于他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希望他们能逐步延长犯错误的周期,至少彻底改变。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孩子一样,他可能认识到错误之后能坚持一节课,甚至两三天,但是过后他又会故态重犯。
但是我会要求他一次次的改变进步。
这不是纵容,而是期待和宽容,所以教师需要“归零心”,每一天都以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就像刚认识他们的第一天那样。
最后,我想以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每个孩子都是花种,只是花期不同。
有的花初期就繁盛鲜艳,有的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着急,陪她沐浴风雨,静待她灿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