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翻译名句赏析 《滕王阁序 》取得了很高的文学 成就, 也留下了很多经典名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翻译名句 赏析,欢迎阅读。
一、滕王阁序简介 《滕王阁序》,骈文名篇。
是王勃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 抒发了作者 “无路请缨”之感慨。
《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滕王阁序》 让高举反骈旗帜的文学家韩愈读了之后也大为赞赏, 称颂其“读 之可以忘忧“也。
二、滕王阁序名句盘点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秋景尽出。
)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第一次看到此用法:即。
十分新鲜体贴。
)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阁前毛书对联,自不必说。
)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明暗对比,秋情 盎然。
)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诗意秋趣。
) 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哲理扑面。
) 7、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世事难料。
) 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励志如话。
) 10、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音出自自然。
) 三、滕王阁序翻译名句赏析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
赏析:这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运用了对比、对仗、动静结合 等艺术手法。
①上句写寒潭之水的清明, 设色淡雅;下句写傍晚的山峦呈现紫色, 设色浓重。
在这色彩的浓淡对比中, 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 性的特征来描绘秋天, 突出了秋日的山容水态, 从而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的境地。
②对仗工整,“潦水”对“烟光”、“寒潭”对“暮山”是名词对名词,“尽” 对“凝”是动词对动词,“清”对“紫”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③这两个句子 都是因果性的推论,“而”字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不拘泥于静止的画面色 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动静结合,写水写山,突出了色彩变化之 美,如诗如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赏析:这两句更是写景名句,素称千古绝唱,运用对偶、白描、动静结合等 艺术手法。
①这两句运用对偶, 在句式上不仅上下句相对, 而且一句中自成对偶, 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如“落霞”与“孤鹜”,“秋水”对“长天”,不仅结构上 是偏正结构,对仗严整,而且音律上也是平仄相对,抑扬顿挫,富于乐感,给人 美感, 这是王勃骈文的最大特点。
②白描手法的运用, 作者从空间、 色彩、 动态、 静态等多角度进行描写。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角转换,视野开阔, 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整个画面完美和谐;既有动态的 落霞与孤鹜,着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又有静态的秋水与天空,着重 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这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 幅意境广阔深远,色彩明亮绚丽而又上下浑成的鲜活的自然图景。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 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 哪还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志向与追求? 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
赏析: 这几句是作者化用东汉马援的“大丈夫为志, 穷当益坚, 老当益壮”, 片言居要,是《滕王阁序》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语,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境界。
历来有志之士为了自己的理想总是极尽所能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 即 使在抑郁不得志的困境中也不消沉放弃。
这里王勃化用此词句,既是勉励自己, 又是勉励当时的“失路之人”, 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就自暴自弃, 越是困 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
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王勃当时仕途 失意,怀才不遇,面对这滕王阁秀丽如画的风景,触景生情,仍有这般情怀,忘 却失意的苦楚,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更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