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三、分车带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高架式 ☆高架路中央分隔带只考虑交通分隔功能,可设置0.5m 宽防撞墙,两则另设0.5m路缘带。
中间带断口 ☆快速路1km设一断 口 ☆市中心区0.5km设 一断口 ☆ 立交匝道出入口的 中央分隔带不得设置 断口
三、分车带
2. 两侧带 ☆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的 分界线,由分隔带与左、 右路缘带组成 ☆分隔带最小宽度不小于 1.5m ☆邻主路一侧路缘带0.5m 邻辅路一侧路缘带0.25m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高架桥边与建筑物间保持最小侧向净距的作用:
• 维修高架桥与建筑物时所需要的空间。 • 房子高架桥受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 • 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及消防救火所需空间。 • 减少噪声及汽车尾气对两侧污染所需空间。 • 弯道处为保证驾驶人员有足够视距看到标志所需空间。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 6车道快速路,设2条3.5m 小车道,4条3.75m混行车 道
• 8车道快速路,设4条3.5m 小车道,4条3.75m混行车 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2. 集散车道
• 当快速路出入口(上、下匝道)端部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 织以及减速的规定时,应采用三、 四幅路形式
地面与高架(隧道)主路通过匝 道联系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三、分车带
1. 中间带
整体平地式 • 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与两
左侧路缘带组成。 • 快速路的中间带宜为3m,
即中央分隔带为2m,两侧 路缘带各为0.5m。 • 市中心区用地受限,可使 用分隔墩或隔离栅分隔对 向车流, 两侧各设0.5m路 缘带。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南京城西干道
一、一般要求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高架(地道)分离式 由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组成 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紧急停车带、 集散车道组成 地面辅路系统由机动车道、中间带、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 人行道、路肩组成 两者依靠匝道上、下联系
一、一般要求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四、路肩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 郊区型地面整体式横断面,在不设辅路的情况下, 机动车道路面边缘宜设硬路肩与土路肩。
• 硬路肩宽度不小于2.5m,土路肩宽度不小于 0.75m。
四五、、横横断断面面布布置置
1.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 主路与辅路以及两侧建筑物基本处
于同一高程 适用场合 ☆地势平坦和平原城市中规划红线较宽 ☆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大的城市外围 ☆高等级公路相接的地段 ☆新建城区用地富余地段
设计速度≤40km/h 平地整体式设在主路两侧带外侧 高架式设在高架路下地面层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平地整体式快速路的辅路一般宜采用单向交通,出入口采用 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
☆在横断面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采用分隔带或标线分隔
• 单向机动车、非机动车物 体分隔时,机动车道宽度不 应小于7.5m; • 单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划 线分隔时,辅路的宽度不应 小于8.5m; • 当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 量均较大时,辅路的宽度可 采用12~13m。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2、红线宽度 影响因素:交通发展要求的通行能力、地形条件、城市其它设
施布置、远期发展等 最小值:40米 • 城市中心区:50-60米 • 城市外围:50-100米 • 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 离,宜大于5-10米 • 高架路桥梁边缘与建筑物的距离宜 大于4.5米
一、一般要求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为一般城市快速路的 首选断面 ☆横断面布置要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高架 及快速轨道交通的位置 ☆选用四幅式横断面形式
第第二二节节横横断断面面设设计计
五、横断面布置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整体平地式(城区型)横断面
整体平地式(郊区型) 横断面
五、横断面布置
2、高架(隧道、路堑)整体式断面 特点 主路采用高架桥式或隧道式道路断面形式 与沿线所有相交道路都形成立交 辅路设在桥下或地面层
• 计算行车速度与主路出入口(上、下匝道口)计算行车速度一致 • 与主路行车道之间设分隔带 • 双车道7m宽
• 平地式断面不设集散车道,以辅路代替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3. 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设在快速路
出、入口(高架路上、下匝道)衔接路段, 与辅路或匝道相接。
☆宜为单车道 ☆宽度与直行方向主路车道宽度相同 ☆长度满足设计车辆加、减速行程要求
第四章 城市快速路
概念:城市内修建的由 主路、辅路、匝道等组 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 行的道路系统。 特点:主路具有单向双 车道或多车道,全部控 制出入,通行能力大。 设计车速:60Km/h、 80Km/h 、100Km/h 。
一、一般要求
1、横断面分类 ➢ 整体平地式
快速机动车道、变速 车道、紧急停车带、 中间带、两侧带、辅 路(慢速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人行 道、路肩等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三、分车带
• 在市郊区由于用地较宽余, 可结合远期发展,适当放 宽,以备交通量增长后拓 宽车道或今后建轻轨交通, 可考虑中央分隔带按6m, 两则各0.5m路缘带。
• 为方便重大交通事故时疏 散,对于出入口间距大于 2km的路段,中央隔离带 可按每2km设一个紧急出 口,并设活动护栏门封闭。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4. 紧急停车带 ☆为保证快速路通行能力及行车安全,四车道的快速路应设 2.5m宽连续或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 ☆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500m设一处
二、车行道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5. 辅路 辅路是为了解决快速路沿路两侧单位及街区机动车与快速主路 交通出入联系而设置的道路,同时承担沿线非机动车与行人交 通。
1. 车行道宽度
表5.3.1 一条机动车车道宽度
级别
设计车速 (km/h)
车道宽度(m) 大型客、货车或混行车 小汽车
主路 100,80,60
3.75
3.5
辅路 40,30
3.5
3.5,3.25
二、车行道
• 以行驶小车为主的4车道 快速路,设2条3.5m小车 道,2条3.75m混行车道, 设紧急停车带
高架桥适用场合 ☆特大城市、大城市用 地紧张地带、用地拆迁 受限制、红线宽度较窄、 交通量大的快速路 ☆相交道路交叉口间距 较小,横向交通干扰较 大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