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12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12


结论:
农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水力、天文、 历法、数学、建筑、医学等科学的发展。
人类的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农业孕育着文明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 稷坛上的五色土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和 五谷神的地方。祭坛是正方形三层平台 。坛的最上层铺垫五色土:东为青色土 ,南为红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 土,中间为黄色土。体现了我们祖先一 直保持对土地的崇拜。
古印度 古中国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思考探究:
1、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什 么共同点?
2、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地 理位置繁衍生活?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巴比伦国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 流域。在公元前3500多年,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由于两河流域,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农业快速 发展,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 隶制国家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罗 敷 词(宋) 戴复古
天坛 日坛
地坛 先农坛
月坛
旧北京设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足以可见对 农事的重视,更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
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 年的历史,它源于祖先的采 摘生活,人们最初发现一种 昆虫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 茧丝可捻成线,织成漂亮的 绸。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 开始了人工养殖
悠久的养蚕业促 进了丝织业的发展
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思考探究:
1、文明古国的地 理位置繁衍生活?
结论:
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农业生产 发达。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宜发展 农业。
文明古国都是首先发展农业经济,同 时也带动了其他领域的进步发展。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 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拓展: 听音乐,感受采茶姑娘的心 情是怎样的?(播放)
你知道哪些与养蚕有关的诗词?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一课时)
农业孕育着文明
课前任务单:
1、搜集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资料。 2、了解我国养蚕和丝织业的历史。 3、了解我国的茶文化。
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古巴比伦 古埃及
返回
思 考:
1、他们为什么要编制历法?
2、古代历法是哪一个人编制 出来的吗?
探究:
农业的发展推动哪些文明的 发展?
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归
为了发展农业,古代
劳动人民大力治理洪水, 发展水力设施。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 纪(战国时期)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世 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 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 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
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 苦叶少。
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 勾破裙。 蚕饥蚕饥,采叶急归。
作业
1、搜集与养蚕和茶文化有关的诗词。 2、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
饮茶习俗的了解。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尼罗河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每年7月 至11月定期泛滥,含有大量矿物质和 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 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使 古埃及获得了 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农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 数学、天文学、医学、建筑等方面的 发展。
古印度文明
视频
古代劳动着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 动的规律编制了我国的农历。
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
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 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历。
因为农历每年正月初一的日子不固定,相差十几天,这 样就会影响农业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天文学 家又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 24 份。也就是我国的 24 节气, 农民种田用的是这个二十四节气。我国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 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古巴比伦人在两河流域 挖渠灌溉,发展农业,他 们把每个月分为四个星期, 以七天为一星期,这种星 期的划分,直到今天还在 沿用。古巴比伦文明是西 方文明的摇篮。
返回
古埃及人利 用尼罗河的涨落 变化进行农业生 产。他们根据河 水的这种变化, 把一年分为12个 月,把一年定为 365天,编制出 古代的太阳历。 我们现在沿用的 公历,就是从这 种历法发展而来 的。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的原 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 史。茶文化是我国具有代 表性的传统文化。不同的 民族和地区,至今仍有着 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 俗。
丝绸之路
欧州和中、西亚商人携带金银、珠宝、药物、 香料、等商品来中国或在沿途出售,他们所购 买的主要是中国的缎匹、绣彩、金锦、丝绸、 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
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湿 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使得农业 经济快速发展,与之相随的其他 领域也随着发展起来。
华夏文明
4500多年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 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 华夏族。黄帝在位期间,广播百谷草木,大力 发展农业生产。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