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带宽计算
1各节点带宽需求计算
单播带宽:根据用户模型表,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的单播带宽。
信令带宽:根据各节点组网计算得到每个节点信令带宽。
直播带宽:
1)如果是全网组播,则每个节点只需要计算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2)如果是组播中继,则:
中心节点带宽与下挂的区域中心(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
如:某中心节点下挂3区域中心,则带宽需要计算3+1=4份。
区域中心带宽与下挂的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
如:某区域中心节点下挂12个边缘节点,则带宽需要计算12+1=13份。
每个边缘节点需要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3)如果是全网单播,则:
中心节点和区域中心节点计算方法与组播中继相同。
边缘节点带宽需要根据用户访问模型计算本节点直播用户数获得。
如某边缘节点带用户10000个,H264频道50个,按照用户访问模型,有1850直播并发访问。
则需要的带宽为:2M x 50 + 2M x 1850 = 3800Mbps,其中2M x 50为中继来的直播频道带宽。
汇总获得每个节点的接入带宽需求:
节点带宽=单播带宽+直播带宽+信令带宽
2带宽计算实例
在计算之前先通过查看FRS了解频道码率、用户数、频道数等参数。
①在线率和并发率和哪些部件有关系
在线率:EPG容量
并发率:HMS性能
②基础带宽计算
HLS SD Bit Rate = (64+214+464+664+1328+1928)/0.8 = 5.828M 可以通过以上方式计算出标清或者高清的的带宽
2.1Dimension for IPTV Services
2.2Dimension for OTT Services
3IPTV业务带宽计算 中心节点:
①假设VOD/TSTV/CATCHUP/nPVR所占用的带宽都是2.5M则
SD VOD/TSTV/CATCHUP/nPVR = 70000 users*2% concurrent ratio*90% SD ratio*2.5Mbps 如果VOD所占用的带宽都是2.5M ,TSTV/CATCHUP/nPVR占用的带宽是3.5
计算结果= 70000 users*2% concurrent ratio*90% SD ratio*2.5Mbps*025+70000 users*2% concurrent ratio*90% SD ratio*3.5Mbps*0.75
②FCC的计算
带宽=70000*(50%-2%)*5%*(0.9*3.5Mbps+0.1*9Mbps)
用户数目*(在线数在线率-单播率)*并发率*(标清使用率*带宽+高清使用率+带宽)
边缘节点:
4OTT业务带宽计算 中心节点:
边缘节点:
5IPTV计算方法
5.1HMS带宽计算
出流带宽:(SD.Bitrate*SD.ratio+HD.Bitrate*HD.ratio)*SubscriberNum*Unicast.ratio 入流带宽:需要录制的直播的带宽+单播、信令、管理一些小流量
5.2FCC带宽计算
出流带宽:
(SD.Bitrate*SD.ratio+HD.Bitrate*HD.ratio)*SubscriberNum*(Online.ratio-Unicast.rat io)*FCC.ratio
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 Live TV、HD Live TV、PIP、Mosiac、NVOD)*对应码
率之和
5.3MRF带宽计算
出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 Live TV、HD Live 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
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 Live TV、HD Live 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
总出流带宽=HMS出流+FCC出流+直播流+信令管理流量(参考值)+机顶盒升级流量(参考值)
总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 Live TV、HD Live 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平台入流带宽(参考值)
6OTT计算方法
OTT业务的直播与点播都为单播形式,都由HMS出流,故需算上HLS带宽。
6.1HLS带宽计算
出流带宽:SD.Bitrate*SD. ChannelNum +HD.Bitrate*HD. ChannelNum
入流带宽:SD.Bitrate*SD. ChannelNum +HD.Bitrate*HD. ChannelNum
总出流带宽=HMS出流+信令管理流量(参考值)+机顶盒升级流量(参考值)+直播出流
总入流带宽=直播流+平台入流带宽(主要为与第三方部件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