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融合立项报告
肥乡区中心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成多个阶段来完成,以保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阶段逐步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各项工程的建设。
2.标准规范、功能全面
肥乡区中心医院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要符合肥医的法律法规要求,系统功能范围和要求遵循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2002年版)要求,支持国际、国内的医疗相关标准,包括HL7、XML、DICOM3.0、ICD-10、SNOMED等相关标准。
3、
建设原则
智慧医疗卫生计算中心是肥医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支撑,计算中心主要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与共享,业务统一整合与互融,并支持后续的扩展应用;实现对基础运行支撑平台运行的监控管理;实现数据定时备份管理;实现网络通信的监控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进行建设: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肥乡区中心医院信息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更需要先做一个整体规划,无论从战略上或从战术上,从硬件上或从软件上都必须先进行整体的调研和规划,才能为后续的建设指明道路和打下基础。
2
建设目标
努力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同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以疾病控制为切入点,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肥乡医院智慧医疗卫生基础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以重大项目支撑肥医发展,促进肥医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利用虚拟化技术对传统数据中心进行云数据中心建设,通过云服务模式支撑医院的高效发展和快速创新的需求,改造后云化数据中心提供如下类型的云服务:
4
规范依据
1.《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十二五”规划明确: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到2020年,建立使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人人拥有将康卡和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肥乡区中心医院信息系统架构必须全面、完整,以支撑医院所有业务的开发实施、集成,保证系统内、外系统的顺利整合。业务应用应覆盖全院的所有业务科室及相关的业务流程。
3.开放互联、信息共享
我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医院内各种业务应用的综合建设,其建设内容可能由多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共同实现。为了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为了能构建成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对不同厂商的产品进行充分集成和信息共享。
1.资源型类服务:向医院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资源服务:云主机资源,云网络资源和云安全资源。
2.平台支撑类服务:向医院各部门提供平台型的支撑功能。包括测试环境,数据库服务,应用服务引擎等。
3.运维咨询类服务:向医院各部门提供运维与规划咨询的服务,包括系统运维,应用性能监控与报表,应用部署安装,系统与数据迁移,数据备份等。
2.《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发(2012)57 号】,明确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2015年建档率达到75%以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3.《“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卫生部将投入611亿元建设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
4.先进可靠、经济实用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系统设计时采用当代先进技术和主流技术,既考虑应用平台和工具的先进,同时更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应用设计的先进性,以适应我院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医疗系统是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以致生命的系统,从社会层面来看,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国计民生的系统。只有确保系统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才能保证整个整体医疗工程的正常运行。
1、建设规范要求
序号
项目
建设要求1建设来自景智慧医疗卫生体现 “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卫生理念,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国民健康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肥医在IT建设方面不断扩充,各类医护应用系统、住院系统、医疗设备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医院的运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有的数据中心采用传统的搭建方式即业务服务器之间相互独立,运维和管理都是独立割裂的。这样会导致管理复杂,运维成本高,而且服务器的性能容易出现瓶颈,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也没有快速恢复的解决方式,给医院的正常办公带来巨大的隐患。另外HIS、PACS和电子病历等系统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信息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对医院是十分重要的,且用户的信息是动态的,时刻在发生变化,一旦出现不可恢复性的缺损,就可能对疾病的诊断救治造成影响,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如何对该肥医的系统进行优化,在为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同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2、建设要求
6.1总体要求
序号
具体要求
1
通过相应的智慧医疗卫生框架体系,为肥乡市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行政监管等方面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打造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4.《2010 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平台及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5.《2010 年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为中西部地区90%的村卫生室配备电脑,70%以上的农村居民配备健康卡,开发整合村卫生室信息化软件,加快区域(地级市和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6.《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 年,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7.《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明确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