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三以人口、城市和交通联系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1.[2019·安徽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2018年10月23日在广东珠海举行,标志着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历经8年成就的大型跨境基建工程正式启用。
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全长55千米,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
隧道采用的是沉管隧道模式,将若干个在干坞内预制混凝土管段分别浮运到沉管区海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单个沉管长达180米。
19世纪初,英国伦敦进行了首次沉管隧道施工试验,1894年美国波士顿建成了第一条下水管线。
1970年建成的上海打浦路越江沉管隧道,开启了中国隧道技术穿江越海的征程。
(干坞指与港口或内河相连通的并有控制水位的装备用以停泊、收容船舶的场所,可通过闸门控制水的进出)(1)为保证大桥顺利施工,在花岗岩的牛头岛配建干坞的原因。
(2)港珠澳大桥在东、西人工岛间采用沉管隧道原因。
(3)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香港机场的促进作用。
答案:(1)距离沉管区域近,节省运输成本;地价便宜,土地租金低;预制沉管,缩短工期;浮运便利;花岗岩地貌,承重能力强,防水性好。
(2)沉管隧道技术成熟;沉管区现场施工及水上交通管制时间短,对来往船只影响小;建成后,保障东、西人工岛间主航道畅通,为未来航运发展留有余地;管段较长,接头较少,易于防水;保证海空交通需要;减少泥沙在主航道沉积,影响航运。
(3)有利于大陆人流和物流进出香港航空港,扩大机场在内陆的服务范围,增加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等级,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1)根据材料,“将若干个在干坞内预制混凝土管段分别浮运到沉管区海面现场”说明可以预制沉管,缩短工期;“用以停泊、收容船舶的场所”说明地价便宜,土地租金低;距离沉管区域近,根据图示牛头岛和沉管区的位置看,二者距离近,节省运输成本,且浮运便利;设问中强调该地是花岗岩,承重能力强,防水性好。
(2)港珠澳大桥在东、西人工岛间采用沉管隧道原因要把采用沉管隧道和建跨海大桥相比较分析。
从图中看,该区域是重要的航道,并且有机场分布,因此和建跨海大桥比较,沉管隧道施工时和建成后对海上航道影响小,不影响当地的海空交通。
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沉管隧道技术;选择在人工岛两端沉管是因为管段较长,接头较少,易于防水。
(3)从图中看,港珠澳大桥通过东人工岛连通到机场,直接连通到大陆,因此有利于大陆人流和物流进出香港航空港,扩大机场在内陆的服务范围,增加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等级,提高经济效益。
2.[2019·成都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
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
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图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据图2、图3,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
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
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答案:(1)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城市空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4)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讯信息联系便捷。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知,该城市主要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形态。
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该市居民多在市区工作,在卫星城居住。
卫星城可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中心区人口和产业集中带来的环境压力,并起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3)题,从高效利用土地、方便人们出行、购物,减少出行次数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4)题,主要从技术、交通、环境和通信等方面进行说明。
3.[2019·莆田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如图示意“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
(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
(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
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年~199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并非持续,而是波动的趋势;2000年~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仍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范围。
(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的“重男轻女”生育观,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情况;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加剧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
(3)可能导致婚姻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
(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
解析:题目以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一小问,要求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
对于第一小问:我们可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回答。
从图中可看出,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
(2)第二小问,要求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
对于第二小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方面回答。
(3)第三小问,要求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第三小问:可从对婚姻、就业、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影响回答。
(4)第四小问,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
对于第四小问:可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事业等方面回答。
4.[2019·保定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黄高铁全长265公里,与合福、沪杭、杭甬、宁杭等高铁网相连。
全线有桥梁168座、隧道87座,桥隧总长232公里。
沿途串起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等5A级风景区七个、4A级风景区超过五十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十几座。
2018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2019年元旦假期日均发送旅客2.6万人,绩溪北、歙县北站、黄山北站客流分别同比增长62.1%、84.3%、41.4%。
如图示意杭黄高铁线路走向。
(1)说明沿途自然环境对杭黄高铁施工的不利影响。
(2)推测杭黄高铁线路走向呈“之”字形的原因。
(3)分析杭黄高铁开通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该地区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增加施工难度;夏秋多降水、降水强度大(多山洪、台风),影响施工进度;地质条件复杂,夏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沿线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敏感地区众多,生态保护要求高。
(2)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沿线旅游业的竞争力;改善杭州西南地区交通条件,增加交通流量;合理布局区域路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促进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推动工业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商业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增加收入。
解析:(1)说明沿途自然环境对杭黄高铁施工的不利影响时,主要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等角度分析。
①地形:“全线有桥梁168座、隧道87座,桥隧总长232公里”说明该地区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增加施工难度;②气候:季风气候区,夏秋多降水、降水强度大(多山洪、台风),影响施工进度;③自然灾害:“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说明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夏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④生态:沿线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敏感地区众多,生态保护要求高。
(2)“沿途串起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等5A级风景区七个、4A级风景区超过五十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十几座”说明如此布局线路可以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沿线旅游业的竞争力。
“2018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2019年元旦假期日均发送旅客2.6万人,绩溪北、歙县北站、黄山北站客流分别同比增长62.1%、84.3%、41.4%”说明此路线可以改善杭州西南地区交通条件,增加交通流量。
“杭黄高铁全长265公里,与合福、沪杭、杭甬、宁杭等高铁网相连”说明此种路线可以合理布局区域路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分析杭黄高铁开通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从三大产业分析。
①工业:促进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推动工业发展;②第三产业(旅游业):杭黄高铁开通,提高交通通达度,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③第三产业(商业):交通更加便捷,人口迁移增加,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商业发展;④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增加收入。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汉班托塔区首府,被誉为“东方的十字路口”“印度洋的心脏”,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启动合作项目,将汉班托塔港交给中国租用,租期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