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级管理案例
从教20多年,年年担任班主任,深知班主任工作意义的重大,同时也深深品尝到一位班主任工作的艰辛。
今年我又担任一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班里有66位同学,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学习马虎、纪律松散、习惯极差,虽然是位老班主任,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开学初,我班来了一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方昌翔,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习惯极差,整天在地上爬捡东西,一刻也坐不住,自己不听课还扰乱其他同学,同学们都瞧不起他,也不带他玩。
我知道,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决定通过故事来感染教育他们。
一天,课堂上需要蜡笔画画,有的学生蜡笔带来了,兴高采烈,而方昌翔蜡笔没有带来,他坐在位子上东看看,西瞅瞅,无从下手。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向同学借呢?接着我就鼓励他向同学借,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借给我的。
”“为什么呢?”“她向我借东西时,我也没有借给他。
”……问了几个学生,答案大同小异。
我就顺势给学生讲了一个《公鸡的脸红了》的故事,让他们懂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协助,互相关心。
不一会儿,同位的小女孩就把自己的蜡笔主动借给了他,只见方昌翔感动的满脸通红,赶紧拿起画笔画了起来,还不时偷偷看看我的表情。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经常把纸屑掉到地上,不知道随手捡起来,对于现在被宠坏了的孩子来说,那更是司空见怪的事。
我告诉学
生应该保持教室卫生,于是来一个全班行动,把自己位子周围的纸屑捡起来时,我发现陈继彬只捡了自己位子下的赃物,而同桌位子下的纸屑却没看见似的,因为他的同桌没来上课。
我就走过去,说:“请你把同桌位子下的纸屑也捡一下!”只见他理直气壮地说:“那不是我的!”我有点不高兴,但没发火,而是弯腰捡了那个小纸团。
我在其他学生的目光注视下,走回到讲台,并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似乎正等着我批评那位学生。
我就借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飞行途中突然快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我就问班上同学,你看这伞给谁用最合适?孩子都陷入了沉思中。
我接着说,机舱里的一位小伙子不加思索回答:“给我用”。
机场里的人都认为这位小伙子是个自私的人。
这时,机长走过来,耐心地问小伙子“为什么呢?”只见他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我发现学生有点动起来,就追问:“你觉得这个孩子做得好不好?”马上就有学生举起手来,随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发言,学生明白了那孩子心中想的不但仅是自己,而想得更多的是他人。
顿时,陈继彬的脸就红了,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根据班级情况,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行为是不准确的,我就会自己编创故事来引导、教育他们。
比如,学生爱买小摊上的零食吃。
这些小店里的食物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于是我就说某一天某某班的一位同学吃了小店里不卫生的食物,肚子痛,满头都是汗,送到医院后,医生还要他打针并住院呢!你们说能不能再学他买不干净的东西吃
了?接着再说说小摊上的食物有多不卫生,大家还是少吃为妙,能不吃最好别吃。
我们小朋友间比一比,看看谁能进校园不吃零食。
就这样,学生上了心,而且还相互监督,进校园吃零食的坏习惯得到改善。
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
我通过实践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时势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的我还要持续学习新的东西,掌握先进的技术,与时俱进。
我相信,只要我能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一定会把工作干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