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教学设计一【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和仲景的医学成就。

2.课标分析:汉时期我国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科技角度介绍其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和仲景的医学成就,从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学情分析】经过先文化的学习,学生有了一点点学习文化课的感觉和法,但本课侧重科学技术,涉及不少科学理论,就学生的知识储备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化难为易,化抽象为想象,通俗易懂的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科学概念和原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归纳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法通过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根据《地动仪》的视频解说,结合地动仪剖面图,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采取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与探究、发散思维的法,让学生掌握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通过具体科学成就的学习,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重点解读: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不仅解决了书写材料面的种种困难,而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重大损失,而且造成人们极大的心理恐惧。

衡制造的地动仪告诉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地动仪还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能测定地震向的仪器,它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处理法:通过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结合现在资源短缺现象,合理分析再生纸和电子纸的作用。

学生根据《地动仪》的视频解说,结合地动仪剖面图,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其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难点解读:地动仪涉及物理学原理,对于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处理法:根据《地动仪》的视频解说,结合地动仪剖面图,使学生理解地动仪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大地震动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体验教学法:通过《九章算术》里例题的计算、五禽戏的练习和感冒中医病理的分析,体验古代科技成就和古人的聪明智慧。

2.演示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汉代造纸示意图》,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对比等法,引导学生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优点。

根据《地动仪》的视频解说,结合地动仪剖面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动仪的科学价值。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用时5分钟)文史驿站:我们常用什么成语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又用什么成语形容藏书很多呢?“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等成语是否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为什么?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书写材料有什么变化?你能读懂下面诗歌中的书写材料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能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说说“纸”为什么是这种偏旁?这些书写材料各有什么不足呢?导语:其实这些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书写材料有直接关系,各种书写材料都有自身的不足,为了更好的传播文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书写材料又进行了重大改进,发明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纸,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成为汉文化的典型成就,今天我们将详细的了解汉在科技领域的最大成就。

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语文知识入手,不仅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各种书写材料的不足中理解造纸术发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0分钟)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文字的演变和书写材料的变化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

教师解释:最早的纸——发现的麻纸,并介绍它的原材料和制造过程。

学生分析:麻质纸的优缺点。

过渡:在麻纸制造的技术基础上,人们对其原材料进一步改进,从而发明了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纸。

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谁改进造纸术、原材料是什么、造纸术发明的重大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问题1:结合《汉代造纸术示意图》,简述造纸过程。

(要求:述过程必须包含自主学习中的基础知识)问题2:比较世界各地的纸,结合改进后纸的优点,说说造纸术发明的重要影响。

(教师投影:印度的贝叶纸、埃及的纸草纸、欧洲的羊皮纸)问题3:结合所学,判断造纸术是怎么传播到欧洲的?问题4:现在我们造纸的原材料是什么?我们还提倡推广使用纸吗?为什么?问题5:如解决造纸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拓展探究: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提倡无纸化办公?(辅助资料:一吨纸=26棵成材大树;一吨废纸=850公斤的纸)设计思路:通过比较学习理解改进造纸术的必然性,归纳造纸术的重要影响,结合现在资源短缺现状,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现代纸意识。

过渡:纸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现在拿出你们的草稿纸,计算一道数学题:“今有妇人于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以多?妇人答曰:家中有客,不知其数,但二人共酱,三人共羹,四人共饭,凡用杯65。

问人几?”过渡:同学们不仅读懂了古文,还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其实这是《九章算术》中的一道例题。

(二)《九章算术》(5分钟)学生自主掌握:《九章算术》成书的时间、记载的主要容、影响教师介绍《九章算术》的九个部分①田(计算面积);②粟米(计算比例);③衰分(按比例分配)④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边长);⑤商功(计算体积)⑥均输(计算复杂的比例问题);⑦盈不足(用假设解决问题)⑧程(一次程的解法、正负数的加减法);⑨勾股(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学生探究:问题1:从《九章算术》的容,分析判断我们祖先的数学智慧来源于处?问题2:根据俄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的《九章算术》投影片和唐代国子监教科书的投影片,分析《九章算术》历史价值。

设计思路:《九章算术》的容由教师介绍;学生在教师解释的基础上能分析得出数学智慧来源于生活智慧,并在计算中体会生活智慧。

过渡: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天昏地暗,音乐师拼命擂鼓,百姓吓得四处躲藏;汉时期地震频繁,百姓更加惊慌,一致认为是神灵惩罚人间。

百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才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呢?(三)衡发明的地动仪(10分钟)教师介绍衡生平:衡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早年从事文学活动,被称为当时的六大画家之一。

相传他的《二京赋》被读书人竟相传抄,竟至“纸贵”,成为文坛佳话。

30多岁时,他的兴趣转向自然科学,很快就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创造了科学史上的多个第一:有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向的仪器——地动仪;世界上第一台比较准确表达天象的仪器——浑天仪;世界上第一架观测气象的仪器——相风铜鸟等。

此外,他在史学、数学、地理、机械制造等面也都有贡献。

为了纪念衡在天文学面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组织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情感渗透:衡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从他身上你学到什么优秀品质?学生活动探究:①视频欣赏《地动仪》要求:根据解说词,了解地震的原因、地震波的概念、地动仪的构成、工作原理。

②根据视频的解说词,结合《震动示意图》,解释地动仪测定地震向的关键设置是什么?③地动仪部的铜柱为什么设置成上粗下细的形状?④学生自制一个单杆的平衡器,用手敲动杠杆的一则,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⑤根据上述分析、观察,用“地震、地震波、杠杆、倾斜”等专有名词简单解释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⑥综合分析评价地动仪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设计思路:教师介绍衡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全面了解衡的贡献,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育。

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很难,通过视频使学生了解专业名词概念、通过部结构探究理解其工作原理,通过自制平衡器,加深理解工作原理,最后学生尝试用专业名词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并得出地动仪的两大历史价值。

过渡: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成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鼻祖是谁?他总结的中医的传统诊疗法是什么?到汉时期中医学又有很大的发展,名医辈出,最有代表性的是华佗和仲景。

(四)中医发展——华佗和仲景(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华佗和仲景生活的朝代、各自主要医学成就。

学生活动:同学们都有感冒的经历,说出你们感冒时的各种症状。

教师介绍: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区别及治病原理。

学生活动:教师投影五禽戏的图片,学生学做此套保健操。

设计思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中医,而且在学习扁鹊时了解得也较详细,因此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医治病的简单原理,以学做五禽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强身健体意识。

【课堂小结】学生按照表格小结本课知识要点并记住。

人物成就影响科技数学医学【板书设计】同小结表格(略)【评价案】自我评价1.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它的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发明于()A.朝B.西汉C.东汉D.唐朝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A.毕升B.蔡伦C.时珍D.宋应星的是()3.下列关于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华佗制成了“麻沸散”C.《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D.《九章算术》总结了到汉代的数学成就4.仲景被后人尊称为()A.“画圣”B.“书圣”C.“诗圣”D.“医圣”5.下图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向的是()A. B C D6.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

请问这套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家创编的?()A.扁鹊B.仲景C.华佗D.思邈7.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中,哪一项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A. 祖冲之和圆率B.仲景和《伤寒杂病论》C. 蔡伦改进造纸术D. 时珍和《本草纲目》8.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