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生岗前培训内容

临床医生岗前培训内容

临床医生岗前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一、医生的岗位职责1、在科室主任及上级医师领导下开展日常临床工作。

2、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活动规则和要求。

服从工作分配按要求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3、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医院和各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和政策法规。

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按照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逐级上报的原则反映情况。

6、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医院的各种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及病历书写规范。

积极进行医患沟通主动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差错事故。

7、爱护医疗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用药原则认真选择药物保证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

8、认真做好对所管病人巡诊活动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严格遵守医院的十三项核心制度。

9、积极参加科室内的抢救工作要求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做到处理得当抢救及时及时完成病程记录。

对疑难危重病情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提出抢救或转运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以保证病人安全。

二、医生的工作态度1、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关爱患者、尊重同行。

2、良好的医德医风。

3、要热情接待患者理解患者。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微笑服务。

向病人展示“天使”的微笑,加上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会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使病人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4、协调社会关系鼓励患者。

医护人员心中充满一定的爱,在工作中要满腔热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应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同时要善于协调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

三、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1执业医师法2、传染病防治法3、侵权责任法4、处方管理条例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四、医疗文书的书写意义一医疗文书是医疗过程的全面记录.是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依据.体现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反映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临床教学、科研、总结经验及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出现医疗纠纷时病历成为执行法律的依据.二基本要求1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字体工整、清晰、书写整洁不能涂抹擦拭也不能剪贴.用双横线加盖名章。

2.病人叙述的疾病名称须加双引号. 3.文字的叙述应简练、层次分明、使用医学术语不要使用民家语言3.病历完成的时限:大病历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在8小时内。

4.重症患者纪录时间具体到几时几分.5.一张纸多处修改须重抄.6. 现病史记录完成后要及时完成病史确认签名。

五门诊病历质量要求一般项目门诊病历封面应详细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详细住址或工作单位、就诊日期。

持通用门诊病历就诊者应写明医院、科室和就诊日期。

初诊病历(1)主诉主要症状+ 部位+时间(2)病史现病史重点突出包括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史、个人史和家族史(3)体检有一般项目、阳性体征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4)其他必须做的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或会诊记录(5)诊断有诊断或初步诊断。

“待诊”者应有进一步检查或建议(6)处理应正确及时。

复诊病历(1)要记载上次诊治后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不可用“病情同前”字样描述(2)体检着重记录原阳性体征的变化和新的阳性发现(3)补充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4) 不能确诊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写明会诊意见、日期并签名。

④医师签名应签全名字迹清楚。

处方质量要求①一般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等。

②正确书写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规范中文书写实行两行全量书写法。

③无配伍禁忌无超量给药特殊用药有说明。

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符合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

⑤需进行皮试的处方应有注明。

⑥贵重药品使用应有指征或用法、用量合。

⑦字迹清楚易辨认修改处有医生签章。

⑧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斜线。

⑨医生签全名。

六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 、分级护理制度4 、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5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6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会诊制度8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9、术前讨论制度10、查对制度11、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12、医师交接班制度1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1、加强医德医风学习增强医务人员工作的责任心。

2、落实岗位的首诊责任制。

3、加强技术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

4、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规避和防范医疗风险。

5、积极参入科室内急救物品的检查保证急救任务顺利完成。

6、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医疗常规7、尊重和保护患者对自己疾病和治疗的知情同意权。

8、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

9、加强医生的严谨工作作风培养自我规避风险的能力。

七、明确职业和心理定位任何职业都需要从初学者做起,医学毕业生、研究生则从住院医师做起,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乃至主任医师。

从“初级工”到“高级工”的转型是个漫长的过程,住院医师需要摆正心态,积极适应临床工作。

住院医师的日常工作是繁重而琐碎的,包括查房、接诊病人、大量的医疗文件的书写以及抢救病人等工作。

这就要求住院医师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能懈怠。

住院医师应该在早上交班前半小时预先查房,了解所管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夜间病情变化,这样在正式查房时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汇报病情;其次,住院医师看护患者要细心谨慎,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一切”。

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毫无临床症状,这就需要住院医师对其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完成诊疗工作的重要一步。

另外,在临床工作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耐心,例如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者对目前的治疗方案不理解时,这就需要住院医师进行耐心的解释并密切观察病情。

最重要的是,住院医师要经常保持快乐愉悦的心情,遇到难题要和同事商量,或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目前的付出是工作职责的必须,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经过这些历练之后,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尊重将是最好的回报。

简言之,工作着,快乐着,快乐和笑声是会“传染”的!八、细心查房查房是住院医师提高能力的契机,也是每天和主治医师积极交流的重要时机。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时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重点。

患者的病情每天都有可能出现变化,或者今天要进行某项辅助检查,或者血压或者血糖控制不佳,或者患者突然决定出院,在查房前30分钟提前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做到汇报病史时有的放矢,不仅使主治医师感到你在用心管病人,而且使其能够根据患者一天来的病情变化修正治疗措施,及时做到临床指南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

例如高血压患者所用的降压药物和剂量是不同的,而且需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另外,在参与查房的临床带教的同时,要认真揣摩主治医师的临床处理能力,以及和患者家属沟通协调的有效方法。

九、主动沟通每位医师对同一患者的病情理解不同,临床决策也不尽相同。

在和上级医师讨论治疗措施的时候,住院医师应该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只要表达有理有据,而且态度诚恳,上级医师也会欣然接受的。

大家所处的是一个以主治医师为核心的协作团队,住院医师不仅要提供“情报”,更要提供“情报分析”。

住院医师通过捕捉并分析临床信息,为其从“初级工”到“高级工”的过渡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让上级医师了解其临床思维,随时指正其临床思路的不足。

住院医师应加强敢于质疑、敢于发言的意识,认真分析发现的新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十熟悉工作流程进入临床科室,住院医师要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节奏。

十一、团队精神护士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应该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各自的难处,互相帮助,共同协作。

比如对容易忽略的细节,彼此提醒以免发生疏漏。

医嘱也是医护合作的重要环节,护士执行医嘱后,临床处理才能得到真正实施。

住院医师处理医嘱应该迅速且条理清晰,方便护士执行。

总之,医护人员是同一战线的战友,应该同舟共济,传承团队协作精神。

十二、值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值班是住院医师提高工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径。

通过值班,住院医师不仅可以对病例进行学习和思考,还可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作为临床上的一线医生,有些情况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有些情况则需要自己采取临床处理措施。

这就要求住院医师一方面必须熟悉患者的病情,很多有经验的医师都认为“病人是最好的老师”,多和患者接触,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还能增进对病情的了解。

另一方面,对于临床突发事件,住院医师要主动面对,而不是被动应付。

住院医师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对临床突发事件的独立处理能力,弱化过多依赖上级医师的意识。

十三、人文意识医生和护士在出诊时不要只看病,不看人。

给病人多些个体化的人文关怀,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

鉴于此,胡大一教授率先提出“双心医学”,即心脏和心理医学,临床医生不仅要注重患者的心脏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

医疗实践期间,除了掌握现有的医疗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住院医师应谨记医为仁术、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遵守医学伦理道德,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注意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变化,学会换位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