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经济林是我国的五大林种之一。

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培育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既及造林学和果树学有些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又不同于这两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涉及种类多,产品千差万别,栽培技术多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了解经济林在我国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趋势,掌握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和栽培技术。

(三)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等是其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才能学好本课程。

林木种苗学和造林学这两门专业课也及本课程联系密切。

其中林木种苗学为本课程提供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应作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经济林栽培学及造林学的区别是对象不同,造林学的主要对象是用材林,经济林栽培学的主要对象是经济林,二者在栽培及经营管理的方法上也不太一样。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植物学基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类、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是: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及环境的关系;栽培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本课程的难点是:整形修剪的理论及技术。

本课程的疑点是:品种分类。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绪论(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

2、一般了解:经济林生产的意义、特点、成就;经济林发展前景。

3、一般掌握:经济林栽培学的知识体系。

1 / 244、熟练掌握:我国森林法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

(二)本章课程内容1、经济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3、建国以来经济林事业的成就4、经济林发展前景5、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三)考核知识点1、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2、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四)考核要求1、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1)识记:森林法中对经济林的定义。

(2)领会: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

2、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1)识记: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

(2)领会: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

第一章我国经济树木分类及分布(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

2、一般了解:各分布区的主要经济树木种类。

3、一般掌握:各类别的主要经济树种。

4、熟练掌握:各类经济树木的主要利用部分或产品;我国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基本规律;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经济树木的分类1.分类依据及方法2.分类体系第二节经济树木的分布1.决定植物分布的内外因素2.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三)考核知识点1、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2 / 242、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四)考核要求1、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1)识记:经济树木的类别;各类别的主要代表树种。

(2)领会:各类经济树木的主要利用部分或产品。

2、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1)识记:决定植物分布的内外因素。

(2)领会:我国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基本规律;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各大区的主要经济树木种类。

第二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及年周期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措施。

2、一般了解:树木生长的部位;控制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的区别。

3、一般掌握:生长及落叶休眠;经济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4、熟练掌握: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周期、物候、物候期、物候相、顶端优势等概念;经济树木个体发育各阶段(时期)的特点及其相对应的栽培措施;树木的主要物候期,以及各时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措施。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1.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树木生长的部位3.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第二节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分析第三节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1.经济树木生命周期概述2.经济树木生长发育期第四节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1.年周期的概念2.物候概述3.根系生长期4.萌芽和展叶期5.新梢生长期3 / 246.花芽分化、开花和结实7.落叶期和休眠期8.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三)考核知识点1、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3、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四)考核要求1、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1)识记:生长和发育的概念;树木生长的部位。

(2)领会:控制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的区别。

2、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1)识记:生命周期的概念;经济树木个体发育的五个时期。

(2)领会: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可超越性及不可逆性;各发育阶段(时期)的特点。

(3)简单应用:及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相对应的栽培措施。

3、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1)识记:年周期、物候、物候期、物候相、顶端优势等概念;树木的主要物候期,以及各时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

(2)领会:生长及落叶休眠;经济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3)简单应用:经济树木栽培管理措施及年生长发育规律。

第三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及环境(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光、温度、水分、土壤和地貌等及经济树木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

2、一般了解: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作用的一般规律;我国的水分状况及经济树木的分布;我国的土壤地带性分布。

3、一般掌握: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温度的三个基点、生物学零度、积温、有效积温、节律性变温、土壤肥力等概念。

4、熟练掌握:光能的充分利用;温度及经济树木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土壤结构、水分、温度、酸碱度及经济树木生长的关系;影响经济树木的主要地貌因子及其作用机理。

(二)本章课程内容4 / 24第一节环境及经济树木的关系1.经济树木生长及环境的关系2.生境对经济树木的作用3.经济树木对生境的适应第二节经济树木及光1.光谱特性及经济树木的关系2.光照强度及经济树木的关系3.光照时间及经济树木的关系4.充分利用光能第三节经济树木及温度1.热量带及经济树木的分布2.温度对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3.极限温度对经济树木的危害第四节经济树木及水分1.我国水分状况及经济树木的分布2.水分及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第五节经济树木及大气1.氧和二氧化碳及经济树木的关系2.大气中的水汽及经济树木的关系3.风及经济树木的关系4.空气污染及经济树木的关系第六节经济树木及土壤1.土壤肥力的概念2.土壤种类及经济树木的生长3.土壤结构及经济树木的生长4.土壤水分及经济树木的生长5.土壤空气及经济树木的生长6.土壤温度及经济树木的生长7.土壤酸碱度及经济树木的生长第七节经济树木及地貌(三)考核知识点1、环境及经济树木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2、光、温度、水分、大气、土壤及地貌等主要环境因子及经济树木的关系(四)考核要求5 / 241、环境及经济树木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1)识记: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的影响。

(2)领会: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作用的一般规律。

2、光及经济树木的关系(1)识记: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等概念;光因子通过光谱特性、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三方面作用于树木。

(2)简单应用:如何根据树木对光因子的需求科学地进行经济林生产;如何充分利用光能。

3、温度及经济树木(1)识记:温度的三个基点;生物学零度;积温;有效积温;节律性变温。

(2)领会:热量带及经济树木分布的关系;温度对经济树木树种发育的影响;极限温度对经济树木的危害。

(3)简单应用:减免高、低温对树木危害的主要途径。

4、水分及经济树木(1)识记:水分及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2)领会:我国的水分状况及经济树木的分布5、大气及经济树木(1)识记:部分抗污染能力强的经济树木。

(2)领会:风、空气污染及大气中的水汽及经济树木的关系。

6、土壤及经济树木(1)识记:土壤肥力;我国的土壤地带性分布。

(2)领会:土壤结构、水分、温度、酸碱度及经济树木生长的关系。

7、地貌及经济树木(1)识记:影响经济树木的主要地貌因子。

(2)领会:地貌对经济树木影响的机理。

第四章选育良种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

第五章苗圃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

6 / 24第六章经济林的营造(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适地适树;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栽培及抚育管理。

2、一般了解:林业区划及林地类型;3、一般掌握:林地条件类型划分;4、熟练掌握:适地适树的概念、意义、标准、途径;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的意义及方法措施;栽培及抚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林业区划及林地种类1.林业区划2.林地种类第二节适地适树1.适地适树的概念及意义2.适地适树的标准3.适地适树的途径第三节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及应用1.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意义2.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第四节林地整地1.目的及任务2.整地的方法3.林地水土保持第五节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2.栽植密度3.栽植季节4.栽植方法5.营造混交林第六节抚育管理1.林地间种2.各生长时期的抚育管理(三)考核知识点1、适地适树7 / 24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3、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4、栽培技术5、抚育管理(四)考核要求1、适地适树(1)识记:适地适树的概念。

(2)领会:适地适树的意义、标准、途径。

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1)识记:立地条件类型的概念。

(2)领会: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3、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1)识记:整地的方法。

(2)领会:造林整地的目的意义;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林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总的原则。

(3)简单应用:林地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4、栽培技术(1)识记:密度;矮化的优点及矮化的途径。

(2)领会:良种的标准;良种选用的要求、原则;合理密植的意义;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矮化密植;适宜的栽植季节;混交树种选择及混交方式;(3)简单应用:栽植方法技术;授粉树配植技术。

5、经济林的抚育管理(1)识记:施肥的常用方法、时期。

(2)综合应用:抚育管理措施。

第七章整形修剪(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重点:整形修剪的原理、原则;主要树形;整形修剪的方法。

2、一般了解:整形修剪的概念、作用。

3、一般掌握:整形修剪的原理、原则;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

4、熟练掌握:整形修剪的时期、方法、步骤。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整形及修剪的作用8 / 24第二节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原理第三节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方法1.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树体结构分析2.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步骤(三)考核知识点1、整形修剪的概念及作用2、整形修剪的原理3、整形修剪的原则4、树体结构分析及主要树形5、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四)考核要求1、整形修剪的概念及作用(1)识记:整形及修剪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