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国家一级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煤矿国家一级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推进“三位一体”夯实安全根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煤矿,向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简介1.地理位置2.井田范围3.矿井建设矿井于2007年6月16日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3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为51.6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t/a。

4.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石门开拓,井田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748m,二水平标高-970m,目前均在一水平组织生产。

矿井共有主井、新主井、副井、东风井、南风井五个井筒,主井井筒Φ5m,井深792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新主井井筒Φ5m,井深781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副井井筒Φ6.5m,井深805m,用于进风、提矸、提人、下料;东风井井筒Φ6.5m,井深758m,用于33、103、105采区回风;南风井井筒Φ5m,井深389m,用于82、101、102采区回风。

(二)开采条件1.煤层赋存矿井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32、72、81、82、10煤,占总储量的94.2%,32煤以1/3焦煤为主,肥煤次之,中组煤72、81、82煤均为肥煤,10煤以焦煤为主,肥煤次之。

具有低灰、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等特点,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炼焦用煤。

2.地质类型矿井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总体上为一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断块,发育有次级小褶曲,小褶曲波幅较小,走向上地层线表现为波浪状。

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7~20°,浅部缓深部略陡。

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大的断层为aF1断层(∠55~70°H=260~310m)和五沟杨柳断层(∠55~70°H=140~420m)。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有: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孔隙水(富水性弱)、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中等)。

近三年矿井实测正常涌水量为176m3/h,最大涌水量为204m3/h。

3.矿井瓦斯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32、72、81、82、10煤层均为突出煤层。

82采区72、8煤层-40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103采区10煤层-61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105采区开拓前突出危险性预测-65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35采区开拓前突出危险性预测-755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

32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35MPa(标高-761.5m),含量6.93m³/t(标高-518.8m)。

8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3MPa(标高-399.1m),含量4.57m³/t(标高-358.1m)。

10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9MPa(标高-824.8m),含量8.84m³/t(标高-826.5m)。

2019年瓦斯涌出测定结果为绝对瓦斯涌出量62.0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8.37m³/t。

4.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危险性32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73天,72、8、10煤层均为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分别为47、66、77天。

32、72、8、10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

5.地温矿井恒温带深度30m,地温16.9℃,地温梯度2.57℃/100m。

在-578.6m以深可能出现一级高温区,在-812.1m以深可能出现二级高温区。

(三)生产布局矿井现有三个活动采区,其中两个生产采区分别为103采区和82采区,一个开拓采区为105采区。

三个报废采区,分别为101、102、33采区。

一个回采工作面:822工作面。

两个备用工作面:1035工作面、824工作面。

一个拆除工作面:1032工作面。

八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一个煤巷掘进1033里机巷;七个岩巷掘进工作面分别为3221机巷联巷、3221风巷车场、1033里风巷回风联巷、1037机巷底抽巷、东翼轨道大巷、东翼回风大巷和东翼皮带大巷。

另有一支掘进队伍在1033机巷修复。

具体明细见附表1、2。

45二、矿井生产系统情况(一)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副井、主井、新主井进风,东风井和南风井回风,矿井总回风量19200m3/min。

东风井安装两台GAF31.5-19-1型轴流式风机,回风量10260m3/min,负压2710Pa,主要担负103、105采区供风。

南风井安装2台GAF25-13.3-1型轴流式风机,回风量8900m3/min,负压1750Pa,担负101、102、82采区供风。

各采区均按规定设置了专用回风巷,实现了分区通风,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二)瓦斯抽采系统矿井有两套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一套为两台2BEY-67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460m3/min;管路经瓦斯管道井进入井下,经回风大巷到达采区。

地面及管道井抽采干管为DN700钢管,采区回风巷干管为DN500钢管,支管为DN300、DN250及DN200薄壁铁管。

另一套为两台2BE3-520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200m3/min,专用于地面瓦斯井抽采,地面井抽采干管为DN300钢管,支管为DN200薄壁铁管。

82、103采区各建有一套井下移动瓦斯抽采系统,分别安装两台2BE1-353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85m3/min,抽采能力满足矿井瓦斯抽采需要。

(三)防灭火系统矿井工广内建有地面永久注氮系统,装备2台YJ-FT-2000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制氮能力为2×2000m3/h。

入井注氮管路为DN250,大巷主管路为DN200,采煤工作面机巷注氮管路为DN100。

矿井建有南风井和东风井两套灌浆系统。

南风井灌浆站配备2台NJ-30型制浆机,制浆能力为30m3/h。

东风井灌浆站配备2台NJ-40型制浆机,制浆能力为40m3/h,管路经风井井筒至采区回风大巷到采煤工作面风巷,入井主干管为DN150钢管,回风大巷支干管为DN100钢管,支管路为DN50钢管。

(四)提升系统主井装备一对16吨箕斗,选用JKMD3.5×4(Ⅲ)E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新主井装备一对16吨箕斗,选用JKMD4×4(Ⅲ)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副井装备一对1.5吨矿车双层四车罐笼(一宽一窄),选用JKMD3.5×4(Ⅲ)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五)供电系统地面工广建有35/6KV变电所一座,变电所两路电源分别引自220kV杨柳区域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采取双回路大分列运行。

主副井、压风机、东风井、南风井、主厂房等一类、二类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供电。

井下供电由地面35/6kV变电所6kV不同母线段提供4路6kV出线接入井下中央变电所,再分别向各采区变电所供电,各采区变电所高压进线均采用双回路分列运行方式,矿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

(六)运输系统1.煤炭运输系统:井下煤炭采用带式运输机运输,采区煤炭由采区带式运输机运至主运带式输送机,再由主运带式运输机运至主井井底煤仓,经主井提升至地面。

2.排矸系统:井下矸石运输有矿车运输与皮带运输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通过蓄电池电机车运输,使用MGC1.7-6型固定厢式矿车运输至副井下口,升井后使用电机车运输至地面翻罐笼,使用双车销齿式翻车机将矸石倾倒至地面排矸皮带,经排矸皮带外运。

第二种是103采区、105采区矸石通过主运皮带机分时运输,然后经过主井提升至地面排矸皮带,再经排矸皮带外运。

3.辅助运输系统:主要轨道大巷采用12T蓄电池电机车运输,采区内部使用DZ2200柴油单轨吊运输,102采区人行上山采用75KW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七)排水系统矿井在一水平井底车场布置有中央水仓,水仓有效容积5150m3,共设有3路排水管路。

泵房内安设MDS420-96×9型耐磨离心式水泵4台,MD420-96×9型耐磨离心式水泵1台,两用两备,一台检修,单台设计排水量420m3/h。

矿井排水泵、排水管路数量、排水能力均符合要求。

(八)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均按规定建立。

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有机联系、联合运转,出现灾变时,能够保护井下所有作业地点人员。

1.紧急避险系统矿井现有紧急避险设施为: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可容纳100人;103、82采区避难硐室,可容纳50人。

避难硐室内配备有风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自救器等,设置了各类传感器、人员定位识别器、直通调度电话等。

103、82采区设置了自救器补给站。

2.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装备KJ90X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按要求安装交换机9台、分站31台、甲烷传感器59台、温度传感器28台、一氧化碳传感器33台、风速传感器9台、粉尘传感器11台、局扇开停传感器24台、断电器36台、馈电传感器35台等;地面监控机房装备主机、备用机、UPS备用电源等,数量均满足要求,运行正常,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进行实时监控。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于2017年9月份完成了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作,2018年9月份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验收,实现了全数字化传输、系统实现全面抗干扰,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3.压风自救系统矿井采用地面集中供气方式,安装6台MM200-2S ROTRY 固定螺杆式压风机,额定流量38.8m3/min,排气压力0.85Mpa。

主电机型号:IY3553-4,电机功率200kW。

4台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

供气主干管选用DN250无缝钢管,主管路经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大巷到达采掘工作面,形成井下压风自救管网。

4.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工业广场和南风井各建有一套供水系统,工业广场及南风井分别建有1200m3及800m3蓄水池,供水水源取自水源井、矿井污水处理厂,南风井井筒敷设DN150管路至井底,总回风巷敷设DN100管路,负担82、102采区供水;工业广场通过副井DN200管路向井下供水,主要大巷敷设DN150管路,负担103、105、101、33采区。

采掘工作面巷道敷设DN75的供水管路。

5.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采用DH-2000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容量256门,共安装生产电话机112部,系统具备选呼、急呼、强插、强拆功能,所有井下电话直通矿调度室,井下均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

通信联络系统中心机房采用双回路供电、配合UPS,保证调度机工作的连续性。

此外,矿井还建立了应急救援广播系统,广播系统以井下工业环网为平台,具有调度集中控制、区域一键呼叫以及调度电话、扩播电话双向通话等功能。

6.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采用KJ303(A)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各分站通过工业环网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