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管网水质事件分析
6.红线虫
6.1案例及处理过程 河北沧州一用户绍某反映从水龙头中放出红线虫,供水 单位立即安排:一、专人负责监控该用户水质情况;二、联 系卫生防疫站对该用户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三、找有关生物 学专家鉴定水中流出的线虫的名称、生活习性、滋生条件。 为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对红线虫的出现进行认真分析的同时, 进行现场检测,走访其他用户。发现8名居民共用一条供水管 线,只有绍某家中的水龙头出现红色线虫。经过两天时间的 认真检测和对污染源的查找,负责水质化验的技术人员终于 找到了红线虫的源头。当技术人员用水冲洗洗手盆的溢流孔 的内部时,有10余条红线虫从里面随水流出。
2.水中的余氯味
2.2同类事件分析 由于安全用水知识的匮乏,用户对自来水中余 氯味的描述往往差异很大,“农药味”、“漂白粉 味”、“消毒剂味”、“刺鼻的怪味”等等,这就 要求事件处理人员到现场调查并对水样进行检验分 析。实际上为保证饮水安全,在水处理过程中,必 须进行加氯消毒。同时,为保证消毒效果,《城市 供水水质标准》要求管网水中必须有一定的余氯存 在,以防止管网二次污染。正常情况下,为了使管 网末梢有余氯的存在,出厂水的余氯含量要高一些, 距水厂近的用户会感觉到氯味会更大一些。
结语
以上只是发生频率较高的常见管网水质 事件的总结和分析,有些问题属于用户误判, 要科学引导。同时对于因为我们的工作未做 到位造成的水质事件,我们要科学分析、认 真总结,建立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应对 机制。 但是管网水质事件多而复杂,偶尔会遇 到一些没有处理经验的个案,这就要求我们 的处理人员以认真缜密的态度、科学有效的 方法,“多观察、多询问、多分析”,处理 好每一起水质事件,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5. 异味水
5.3事件处理 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嗅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对同一个人来讲,不同的水质会带来不同的口感;但由 于存在个体差异, 同样的水也会给不同人带来不同的感 觉。需要说明的是, 感官只是人对饮用水外观的直觉感 受,并非内在质量,所以感官良好的水并不意味着一定 安全;同时, 感官不佳的水也并非一定不安全(但感官 不佳可能是水可能受到污染的一种信号, 提醒人们注意 它的污染来源)。因此,不能单纯以水的口感来判断水 质的好坏。 经过检测,出厂水水质检测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同时,供水公司调整 运行方式,加强了水质处理,以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4.“牛奶水”现象
4.2同类事件分析 由于管道施工、管网压力发生变化等原因 都会使供水管道中溶入空气,空气经压力作用 分解成肉眼观察不到微小气泡,气泡紧密排列 溶于自来水中,经龙头放出之后感官上就像 “牛奶水”一样。随着气泡的消失,水自然会 变清。等管道内空气排尽后,此现象就消失。
4.“牛奶水”现象
3.水中白色漂浮物
3.2同类事件分析 天然水中一般都存在硬度,其主要成分是 钙和镁,加热后与水中存在的重碳酸盐结合形 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这 是一种正常现象。任何天然水,都或多或少的 存在硬度,加热后都会生成白色沉淀,而产生 沉淀的多少和水中硬度的大小有关。
3.水中白色漂浮物
3.3 事件处理 耐心解释向用户解释:天然水中有一定的无 机盐存在,部分无机盐可产生沉淀或者结垢是正 常现象。而且水中的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引 起结垢的钙、镁离子属于有益矿物质,适量饮用 富含钙、镁等离子的水是有益健康的。纯净水是 不结垢的,但没有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无益。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发达国家也没有推荐硬度的 健康基准指导值,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硬度 的限值也是从节能的角度提出的。
感谢您的关注
1 “蓝水”事件
1.2同类事件分析 此类水质事件,一般都是由于同一住户单元用 户或自家厕所水箱内放有洁厕灵(蓝色)所致。正 常情况下,在管网压力作用下,水的流向是正向的, 即使不用水,因为管内有压力,外部的水也不会进 入管道。但是当管道压力突然大幅下降时(一般是 因为停水或管道上游用水量的突然增大),如果马 桶水箱进水管单向阀不灵活或不起作用,使管道与 马桶水箱之间产生了极小的、瞬时的负压,将水箱 内水抽入管道内。产生负压的大小和开启的水量有 关,蓝水的产生具有瞬时、深浅不一且不定时的特 点。
4.“牛奶水”现象
4.1案例及处理过程 强市论坛上有用户反映:水龙头中放出 的自来水呈现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用户不 敢饮用。现场处理发现,放出的乳白色水放 置几分钟之后就恢复澄清。判断其形成的原 因主要是供水管网中溶入了空气,经压力作 用分解成肉眼不易观察的微小气泡,气泡的 紧密排列就会感觉到流出的水呈乳白色。
城市常见管网水质事件分析
目录
1 2 3 4 5 6
蓝水事件 水中的余氯味 水中白色漂浮物 “牛奶水”现象 异味水 红线虫
引言
自来水作为产品与用户的接触点是用户的水 龙头,而管网对水质的影响往往可以抹杀供水部 门为水质所做的一切努力,所以仅仅保证出厂水 的质量是无法满足用户对水质的要求的,还需要 我们在遇到管网水质事件或事故时能快速反应, 及时处理,事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同类 事件或事故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把供水服 务做到最好,使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
1 “蓝水”事件
1.3事件处理 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被污染的自来水量 较小,一般只影响到自己家或同楼的用户。 只要将管道中的蓝水放尽即可解决。同时要 恢复马桶水箱的单向阀的逆止功能,阻止回 流水污染管网。该类事件的主因是用户家用 水设备的缺陷,诱因是突然停水等造成的水 压变化。
2.水中的余氯味
2.1案例及处理过程 某用户反映水中有刺鼻的怪味。根据现 场调查、用户的描述及对所采集水样进行检 验后推断,原因为该用户刚从农村搬迁到城 市居住,对自来水中的余氯味不适应,并产 生恐慌。处理人员依据相关国家规定向该用 户详细解释了饮用水加氯的原因及好处,使 该用户消除了疑虑。
5. 异味水
5.2同类事件分析 原水中藻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快速繁殖,造成 水中藻含量增高。例如当水库处于封冻期时,由于冰层覆盖, 氧气含量较低,冰层下的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富营养化 程度增高,有机藻类繁殖速度加快、种类增多。因此,对气 味比较敏感的居民家中会出现常规水处理后残余的藻类气味; 另外,部分用户家中安装了太阳能储水器或者是过水 热,这些装置当长期处于较适宜的温度时,水流速度很小, 很适宜某些藻类物质的生长,因此,当水经过这些装置时, 由于水温也较高,就会散发出异味; 或者有的小区入住率不高,家中无人用水,管道内循 环不好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放放水效果就会好一些; 最后,二次供水的小区内的二次加压设备的调节水箱没 有及时清洗,也会影响水质,产生异味。
首先,管道材质直接关系到管网的水质。城市供水管网在过 去几十年大量使用的铸铁管、钢管、镀锌管等 ,管道内壁易腐蚀、 结垢,当水在管道中长时间停留时就会使细菌在管网内再生长,并 形成生物膜,当水力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时,水流对生物膜的剪切 力也发生变化,引起生物膜及铁锈等腐蚀产物的脱落;同时,老化 的细菌和死亡细菌的分解造成水中易产生异味水。 其次,我们在多次入户调查中发现,部分对气味比较敏感的 用户会将水中的余氯味当做不可接受的异味进行投诉。 再者,也有资料显示某些异味的出现是由于自来水管盲端破 裂污染物渗入所致,以及生活污水或供暖水串入供水系统污染水 质,造成水中有异味。
2.水中的余氯味
2.3事件处理 向用户解释自来水中有氯味是符合 国家标准,是正常的,不含余氯的自来 水反而是不安全、不合格的。只要将水 烧开即可去除氯味。
3.水中白色漂浮物
3.1案例及处理过程 一用户反映自来水烧开后水中有白 色沉淀和漂浮物。取样检测后发现水质 正常,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只是用户对含有矿物质的天然水在加热 后会生成白色沉淀或漂浮物的自然现象 不了解,耐心向用户解释,消除了用户 的疑虑。
4.3事件处理 当用户反映“牛奶水”现象时,请用户 将“牛奶水”放置几分钟再观察,看水是否 变澄清,如果变澄清了那原因即为溶入空气 所致。向用户耐心解释,说明这种现象是由 于空气溶入自来水中造成的,不影响饮用, 是对身体无害的。一般此类事件通过解释和 现场演示即可消除用户的疑虑。
5. 异味水
5.1案例及处理过程 2015年春节前,强市论坛上有用户反映家中 自来水中有鱼腥味,且有多个小区的居民反映水 中有异味。生产技术科、生产运行科、营销所多 次入户调查,并且安排水质化验中心对用户的水 质进行检测分析,为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将三 坪水厂运行方式从全超越运行改为夏季运行方式, 同时启动了前加氯系统,对水质进行预处理,加 强水质处理质量。
引言
以下对近年来遇到的管网水质事件进行 归纳整理,同时也参考了其他供水公司遇到 过的不同类型管网水质事件,选取有代表性 的案例进行分析,尽可能地涵盖大多数可能 遇到的管网水质事件,以期为日后蓝水”事件
1.1案例及处理过程 一用户反映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经常会出现发蓝 现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小区为二次供水单位,中 午和晚上分时段供水,其他时段不供水,“蓝水”现 象一般发生在刚开始供水的时段,放几分钟水后“蓝 水”消失,水质恢复正常。在其楼上用户家卫生间马 桶水箱中发现蓝色洁厕灵,且该马桶水箱进水管单向 阀异常。当突然停水时,单元公共供水管道内会产生 极小的、瞬时的负压。瞬时的负压将水箱内水抽入管 道内。再次来水,该单元内首先打开水龙头的用户家 中就会流出“蓝水”。
6.红线虫
6.2同类事件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洁净且消毒过的水中不可能存在 红线虫。水中出现红线虫的原因有三:1.使用水箱或其 它二次供水设施(如蓄水池)的用户,由于水箱或其它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未及时清洗造成污染,沉积在 水箱内的蚯蚓卵孵化发育成红线虫。2.直供水用户发现 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 适宜红线虫生长。红线虫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 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沿着池 壁和自来水管壁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 团状,以及停水后形成负压,造成与水管连接的鱼缸和 马桶水箱的倒吸现象,用户清晨第一次用水时,将它们 冲出,造成红线虫从自来水中流出来的假象。 3.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