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骨密度的健康意义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对儿童可判断骨骼生长情况,对年轻人可判断骨营养情况,它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
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与世界卫生组织骨密度金标准相比,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SD至+1SD 之间,当T值低于-2.5SD时为不正常。
人的一生有骨密度最高值的年龄段,一般是 25到35岁之间,这段时间的骨密度平均值与被测试患者的骨密度的比较,叫做T值,T值大于-1是正常。
Z值是被测患者的骨密度与同龄人的比较值,比如测试患者是25岁,则与25岁的年龄的人的骨密度值比较,Z值大于-2,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Z 值小于等于-2,表示您的骨密度情况不如同龄人。
随着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增多,通过早期诊断预防骨质疏松症显得越来越重要。
健康建议:在饮食上可适当加大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的摄入比例,一般肉类高蛋白类都属于酸性物质,而水果、蔬菜、粗粮类多为碱性食物,但也要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蛋白。
例如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可以用开水烫一下再炒。
还要尽量避免饮用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使体内PH值降低,同时碳酸根会和钙离子结合随代谢排出体外造成钙流失,科学证明维生素与钙的吸收相关,照射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而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最为紧密因此应保证每天有一段时间接受阳光照射,帮助体内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