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低碳经济
摘要: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革、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浪潮革命,即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人民的生计活质量改善的主要模式。
2.低碳经济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尤其是煤碳、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量惊人。
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化石能源过度利用造成CO2的大量排放,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国过度使用一次能源所以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从而吹生出中国的低碳经济)
3.中国能源现状(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快速增长,实现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全面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
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7亿吨。
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
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
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
石油管线长度超过7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线长度达到4万公里。
电网基本实现全国互联,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7.9万公里。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成,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能源节约效果明显。
中国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1981—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82%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0%的增长。
2006—201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7%,实现节能7.1亿吨标准煤。
实施锅炉改造、电机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一系列节能改造工程,主要高耗能产品的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新建的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工业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8000万千瓦,每年可由此节约原煤6000多万吨。
2011年,全国火电供电煤耗较2006年降低37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幅达10%。
——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
中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11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已投运核电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
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
积极开展沼气、地热能、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8%,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亿吨以上。
4.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第一,作为现今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局去年11月颁布发表,到2020年单位国内出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落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据此拟定响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由此,社会各方对于今年两会涉及低碳经济的政策讨论寄予厚望,尤其是中国如何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来积极应对于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
第二,如果我们有心花力气搞好产业转移,产品转移、产品升级,让我们走上低碳的前沿,那么中国就会因为规范的市场走在低碳的前沿。
我们应该注意到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在1万美元以上,如果我们靠低碳交易和他们做买卖,对于中国我想百利无一害。
当然当今的中国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先进的设备制造业的出产等都带来了对于能源要素的巨大需求。
无论是路程经过过程控制排放的产业政策,还是路程经过过程市场交易机制来化解,城市带来的产业调整成本,而这些成本如果一味地让政府负担,那么政府的财政支出的压力就会很大,当然如果一味让企业承担,那么靠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5.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节能降耗。
,低碳出行。
节约做起,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好的做法,让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推进低碳消费。
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指标,,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
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查处和规范整理,着力推进低碳建筑。
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着力对光伏等节能产品飞销售,等等
二,清洁能源,进一步加强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管控。
大力开发风能,地热能。
加快开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
加强低碳能源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大型核电、大型水电、西气东输、大型风电基地和清洁煤电基地等项目,着力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大力开发新疆天然气,西藏的地热能,内蒙古的风能,沿海的潮汐能,和各个湖泊河流的水力发电
三,加大资金投入,国家要对那些能源公司加以补贴,开发新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城乡居民加以节能的补贴,对高耗能产业加以升级和重组。
利用市场经济模式对碳交易进行调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对电力、钢铁、化工和轻工等强加管理,该罚就罚
6.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我觉得和碳排放就跟环境变暖有关,一方面是为了环境负责,另一方面某些国家用环境变暖来打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要求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这就是变向的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因为他们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要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所以从环境和政治方面都要发展低碳经济。
再说.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由于国家的基础落后,所以中国是要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从污染排放,到能源消耗等等。
中国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量大,跟别说初级能源了,而且人均排放还要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国际上中国很多都是低端产品产生了很多排放。
由于这样的能源结构,使得碳排放的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技术创新不足,技术转让不成熟。
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已居世界前列,减排压力明显增大。
而目前中国的手段主要还是以政策、行政干预,很少涉及到经济性的手段。
现在中国几乎所有产品,从数量、规模上讲,很多都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中国的排放量也赶上了这样的水平,从排放总量上来说,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历史积累来说,人均累积并不高。
在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的减排仍然有很大的压力,
从低碳经济角度来说,更是面临很多问
7.中国低碳发展途径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向与影响
全球经济正向低碳经济转型,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是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不是其成本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低碳技术为依托,而低碳技术目前还远远不够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途径:开发可再生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开发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
结束语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新的开篇。
中国的低碳经济必能有助于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有助于缓解当前和未来能源体系下的国内国际情况问题,而且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赢得中国人名的一致认同。
引领我们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可再生能源学》
(3)《中国低碳发展途主要径》
物电系12级3班:孙华山
学号:1203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