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DB32_T 2635-2014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DB32_T 2635-2014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II
DB32/T 2635-2014
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和维保记 录。
本标准适用于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下简称电 梯)的维保。
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中与电梯相同部分的维保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电梯的维保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基本程序 .......................................................................... 2 6 维保记录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维保的安全操作要求 ..............................................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杂物电梯维护保养项目要求及方法 ..............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护保养项目要求及方法 ..................... 2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液压电梯维护保养项目要求及方法 ................................. 50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标志及其使用规定 ............................... 68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维保的安全操作要求
DB32/T 2635-2014
A.1 通用要求
A.1.1 维保单位应根据作业环境、条件等制定出详细的含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等要求的维保方 案,并向维保人员讲明维保方案中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缺少安全技术措施和未进行技术交底的不得维 保。 A.1.2 维保时,电梯应停止使用, 维保区域须用防护围栏加以保护,同时应按附录E《电梯维护保养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规定》(以下简称《标志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A.1.3 如有多个维保人员同时进行维保,应建立充分、清晰的交流方式。 A.1.4 如需在共用井道内维保,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维保人员受到井道内运动或坠落物体的伤害。不 应在共用井道里对两台及以上电梯同时维保,除非有足够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A.1.5 电梯原有的机械防护设施不应由于维保而被破坏,确需临时拆除的应在维保后及时恢复。 A.1.6 维保人员进入轿顶、底坑前,应先将电梯轿厢停在某个便利的位置。打开层门应使用专用的工 具。本附录A.2、A.3规定的进出轿顶、底坑的基本安全操作要求应被充分的了解和遵守。 A.1.7 维保人员进出轿顶、底坑或机房(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时,应使用停止装置(以下简称“急 停”)停止电梯。 A.1.8 维保时,所有层门应保持关闭。如确需使层门敞开,则须在敞开的层门口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并同时按《标志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A.1.9 如将进行的维保无需电梯运行,应使用“急停”和切断主电源并锁闭;如对电气部件维保时无 需带电操作,也应切断主电源并锁闭,同时按《标志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A.1.10 如采取其它办法无法完成维保,且只有在确保轿厢或梯级以检修速度运行之后,才允许用跨 接、并联等方法使某个安全装置暂时失效,但须保证另外至少有一个安全装置处于有效状态。 A.1.11 当井道里有不同的维保人员同时进行独立的维保时,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A.1.12 维保时,应采取避免触电事故发生的措施。使用便携式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 A.1.13 维保时,电梯只能以检修速度运行。在移动的轿厢上或在旋转的部件旁维保时,维保人员应 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坠落、缠绕、剪切等危险。维保时所使用的工具、便携设备、临时拆除的电梯部 件等应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A.1.14 维保时,应确保仅只有一名维保人员能够控制轿厢或梯级的移动,且此控制只能在操作指令 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 A.1.15 在得到有效监护的前提下,维保人员方能进入杂物电梯的机房、井道和底坑维保。 A.1.16 维保时,只有在取得使用单位的同意并承诺遵守使用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时,才允许使用易 燃易爆危险品。维保结束后,不得将易燃易爆危险品遗留在维保区域。 A.1.17 当维保需在不同的维保人员或不同的班次之间交接时,交接前须切断主电源并锁闭,拆除之 前所有的短接线,清理所有的工具,临时拆除的电梯部件应重新安装。 A.1.18 维保完成,电梯正常运行前,应检查确认所有工具和设备都已被清理,所有的临时措施(如: 短接线)都已被拆除、所有维保人员都已离开维保区域,电梯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A.1.19 维保人员应将维保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收集、整理并按使用单位的规定进行处置。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2008、GB 7588—2003、GB 16899—2011、GB/T 18775—2009、GB 21240—2007、GB 25194 —2010、TSG T5001—2009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维保单位 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和保养性工作的单位或其下属部门。 3.2 安全管理人员 按照TSG Z6001-2013要求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承担电梯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
5.3 维保项目、内容与要求及方法
5.3.1 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杂物电梯的维保项目、内容与要求及方法按附录 B 执行。 5.3.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维保项目、内容与要求及方法按附录 C 执行。 5.3.3 液压电梯的维保项目、内容与要求及方法按附录 D 执行。
2
6 维保记录
DB32/T 2635-2014
4.2 维保人员
4.2.1 维保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拥有足够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并按照 TSG Z6001—2013 要求取得电 梯维修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2.2 维保人员数量的配置应满足维保的需要。
4.3 维保工具仪器设备
维保人员应配备满足维保要求的工具和仪器设备。
5 基本程序
5.1 维保准备
ICS 19.060 J04
备案号:41846-2014
DB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635-2014
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Elevator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2014 - 03 - 30 发布
2014 - 04 - 3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635-2014
6.1 维保单位应制定与维保内容相对应、项目不少于附录 B~附录 D 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以下 简称记录)。 6.2 记录内容除需满足 TSG T5001—2009 第十七条的规定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记录的存档编号; b) 合同编号和合同执行期; c) 电梯使用登记注册代码; d) 检验机构下次定期检验日期。 6.3 维保人员应在现场实时填写记录并核对记录的完整性。 6.4 记录应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6.5 维保人员应将记录交使用单位留存。 6.6 维保单位应将记录及时归档。
I
DB32/T 263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常州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奥新电梯有限公司、常州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国祥、梅文荃、查继明、王晋、冯光辉、黄文辉、钱春华。
4 基本要求
1
DB32/T 2635-2014
4.1 维保单位
4.1.1 维保单位应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制造或者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并 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维保工作。特种设备制造或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应在有效期内。 4.1.2 维保单位在承担新维保的电梯前应对其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认,维保后的电梯应 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4.1.3 维保单位应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4.1.4 维保单位应履行 TSG T5001—2009 第十五条所规定的职责。 4.1.5 维保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电梯维保合同后,应根据所维保电梯的使用状况和特点,制订合理的 维保方案与维保计划并告知使用单位。 4.1.6 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应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进行记 录。
A.2 进出轿顶基本安全操作要求
4
DB32/T 2635-2014
A.2.1 将电梯召唤到要上轿顶的层站,在轿厢内打两个下行方向指令(下一层和最底层),将电梯停 到能较容易进入轿顶的适当位置。 A.2.2 打开层门约100mm,放顶门器或等效装置,按外呼按钮,等10s左右后测试层门门锁回路是否有 效(可通过层门缝观察或听声音判断电梯是否移动)。 A.2.3 完全打开层门,用安全的方式放顶门器或等效装置。 A.2.4 维保人员站在层门地坎处,确认“急停”能够接触。 A.2.5 按“急停”开关,使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打开轿顶照明,拿掉顶门器或等效装置关闭层门, 按外呼按钮,等10s左右后,测试“急停”开关是否有效。 A.2.6 完全打开层门,用安全的方式放顶门器或等效装置。将检修开关拨至“检修”位置,急停复位, 使轿厢处于检修状态,拿开顶门器或等效装置,关闭层门,按外呼按钮,等10s左右后,测试“检修” 开关是否有效。 A.2.7 完全打开层门,用安全的方式放顶门器或等效装置。按“急停”开关使电梯处于“停止”状态。 拿掉顶门器或等效装置进入轿顶,站在轿顶安全、稳固、便于操作“检修”开关的位置,关闭层门。 A.2.8 “急停”开关复位,测试上/下行检修按钮动作是否有效,经测试确认完好后,按“急停”开 关使电梯处于“停止”状态,开始维保。 A.2.9 出轿顶时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 A.2.10 按“急停”开关使电梯处于“停止”状态。 A.2.11 打开层门,走出轿顶,用安全的方式放顶门器或等效装置。 A.2.12 将轿顶“检修”复位,关闭照明,“急停”复位。 A.2.13 关闭层门,确认电梯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