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介质过滤器二、活性炭过滤器三、超滤四、保安过滤器五、反渗透六、脱气塔七、混床八、EDI主要水处理设备介绍一、多介质过滤器1、原理:2、作用: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和胶体,降低进水的浊度和SDI值;3、技术参数:⑴、进水浊度:<10NTU⑵、出水浊度:<1NTU⑶、工作压力:<0.6Mpa⑷、运行流速:6~8m/h(RO前)⑸、水反洗强度:30m/h⑹、气擦洗强度:15L/m2〃s⑺、填料高度:0.8~2.0 200mm 石英砂0.4~0.6 600mm 石英砂0.8~1.2 400mm 无烟煤4、结构形式:设备由本体、布水装置、集水装置、外配管及仪表取样等组成。
5、操作步骤:⑴、正洗:滤速同运行10min⑵、制水:⑶、反洗:流量或压差一般1天反洗一次a、松滤料3minb、排水c、空气擦洗3mind、反洗10mine、静置3minf、正洗20min二、活性炭过滤器1、原理:利用活性炭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2、作用:吸附水中有机物和余氯;3、技术参数:⑴、进水浊度:<2NTU⑵、出水余氯:<0.PPm⑶、工作压力:<0.6Mpa⑷、运行流速:10~15m/h⑸、水反洗强度:10~20m/h⑹、填料高度:0.8~2.0 200mm 石英砂0.8~1.2 1000mm 活性炭4、结构形式:设备由本体、布水装置、集水装置、外配管及仪表取样等组成。
5、操作步骤:⑴、正洗:滤速同运行10min⑵、制水:⑶、反洗:a、排水滤料层上200mmb、水反洗10minc、静置d、正洗20min三、超滤:1、原理:以膜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2、作用:去除水中的细菌、热源、病毒及胶体、蛋白质、大分子有机物;3、技术参数:⑴、进水浊度:<50NTU⑵、工作压力:<6bar⑶、PH:1~10⑷、温度:5~40℃⑸、膜两侧压力差:<2.5bar(25℃)设计条件:见设计导则4、结构形式:外压式中空纤维膜5、操作说明:⑴、运行30~60min⑵、水反洗⑴20S⑶、水反洗⑵20S⑷、气水反洗:20S⑸、气水反洗:10S⑹、正洗:20S气擦洗频率:1次/0.5~2天进水浊度>15NTU,采用错流过滤方式四、保安过滤器1、原理:机械筛分;2、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颗粒、胶体等;3、技术参数:⑴、精度:一般5μm⑵、压差:1bar以上更换滤芯4、结构:5、操作:五、反渗透1、简称:RO Reverse Osmosis2、发展: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nrirajan研制出第1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
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制反渗透膜。
国内RO应用始于70年代后期,最早多限于电子、半导体纯水,8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到电力及其他工业。
*主要生产商:⑴、海德能公司1987年成为日东电工全资子公司⑵、美国Flimtec公司,1985年Dow Chemical⑶、美国Fluid Systems公司⑷、日本东丽(Toray)⑸、美国Desal公司3、原理:4、作用:主要用于脱除水中盐份;5、结构:产水导进水膜膜流布隔网6、计算公式:进水含盐量-产水含盐量脱盐率= ×100%进水含盐量进水电导率-产水电导率常用:×100%进水电导率产水流量回收率= ×100%产水流量+浓水流量7、影响膜性能因素:⑴、回收率:为节省能量和投资,总希望在尽可能高的回收率下运行,但过高的回收率将产生高的盐水浓度→膜的污染或结垢。
⑵、温度:在10~30℃1℃↑2~3%⑶、压力:水通量提高,提高盐截留率⑷、浓差极化:在反渗透脱盐过程中,由于水不断地透过膜,引起了膜表面溶液浓度的升高,从而在膜高压侧的溶液中,从膜表面到进料液之间形成一浓度梯度,阻碍了反渗透过程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导致膜的透水速度和脱盐率下降。
为了减少浓差极化现象,一般采用提高进液流速,使高压侧的进液保持湍流状态,以防止膜表面浓度的增加。
8、RO设计:⑴、一般按1m3/h/支⑵、2 :1排列9、RO进水条件:⑴、浊度:<1度⑵、SDI:<4⑶、PH:3~10⑷、水温:<45℃⑸、余氯:<0.1PPm⑹、COD(以O2计):<1.5PPm⑺、总铁:<0.3PPm⑻、锰:<0.1PPm10、清洗条件:⑴、标准化后的脱盐率下降10~15%⑵、标准化后的压差上升10~15%⑶、标准化后的水量下降10~15%⑷、在长期停用前⑸、作为日常维护标准化:将现在经过计算的操作数据(标准化后的产水流量和标准化后的脱盐率)和原来选定的基准参考时间的操作参数进行比较的过程。
标准化后的流量:如果系统运行条件与初期投运时相同,现在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流量。
标准化后的脱盐率:11、保存:⑴、5天以内,每天冲洗1次⑵、5天以上,1%NaHSO3<27℃每30天更换一次>28℃每15天更换一次六、脱气塔1、原理: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面上气体压力中CO2所占分压有关。
由于空气中CO2的分压仅占0.03%,使含有CO2的水与新鲜空气接触,水中的CO2可以向空气中转移,从而降低CO2在水中的溶解量。
2、作用:除去水中CO23、技术参数:⑴、工作压力:<0.6MPa⑵、运行流速:40~60m/h⑶、进水CO2含量:C =44Hz +CO2(毫克/升)C =44Hz +0.268(Hz)3(mg/l)无CO2HZ ——进水中碳酸盐碱度查表确定填高⑷、气水比:20~30m3空气/m3水风机⑸、风压:P O=a1h O+40(mmH2O)a1:单位填料度的空气阻力(mmH2O填料)h O:填料高40 :经验数值4、结构形式:设备由本体、风帽、收水装置、布水装置、填料支撑装置、水封、风机等组成。
七、混床1、原理:Na+SO42-Na+SO42-RH + ROH Ca2+ CL-→R Ca2+ + R CL-+ H2OMg2+HCO3-Mg2+HCO3-HSiO3-HSiO3-2、作用:深度除盐3、技术参数:⑴、工作压力:<0.6MPa⑵、运行流速:40~60m/h⑶、再生液流速:5m/h⑷、树脂装填高度:阳:500mm阴:1000mm4、结构形式:设备由本体、布水装置、布碱装置、中排装置、集水装置、外配管及仪表取样等组成。
5、计算公式:V × E⑴、再生周期T =Q × CV:阳(阴)树脂体积E:交换容量:201×7取250mg/L树脂001×7取500mg/L树脂C:含盐量:mg〃N/LQ:流量:m3/h⑵、再生液耗量:75Kg(100%HCL)/m3阳树脂70Kg(100%NaOH)/m3阴树脂⑶、压缩空气:1~1.5Kgf/cm22.5~3.0m3/m2〃min时间:0.5~1min6、操作步骤:⑴、正洗:流速同运行15~30min⑵、制水:⑶、反洗分层:10m/h⑷、沉降:⑸、预注入:⑹、再生剂注入:⑺、置换:流速同再生液流速⑻、清洗:⑼、排水:树脂层面上200mm⑽、混合:压缩空气压力:1~1.5Kgf/cm2⑾、排水:尽快速度排水,防止树脂重新分离⑿、正洗:15~30m/h八、EDI1、发展:60年代开始EDI理论研究、设计和开发;1987年第1台产品化EDI问世。
2、原理:Na+Ca2+ Mg2+CL-SO42-HCO3-Ca2+ ←→CL--Na+←→SO2-+4-Mg2+ ←→HCO阴阳阴阳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中电解质通过离子交换膜发生选择性迁移;⑵、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电解质进行离子交换;⑶、离子交换界面水发生极化所产生的H+和OH—对交换树脂进行再生;树脂分三层:第一层:饱和树脂层:吸附和迁移大部分电解质的作用;第二层:混合树脂层:弱电解质;第三层:保护树脂层:起着最终纯化水的作用。
3、作用:去除水中离子,生产高纯水。
4、进水指标:超纯水型(UPW)纯水型电导率:≤8 <20CO2(以CaCO3计,PPm)<3 <6PH >7 >6.2TOC(PPm)<0.3 <0.5SiO2(PPm)<0.3 <0.5总硬度(CaCO3计)<1 <2水温13~30 13~30Fe、Mn(PPm)<0.01 <0.05Cl2(PPm)<0.05 <0.05油及油脂0 05、运行参数:⑴、淡水流量:1.5~2.3m3/h/支⑵、浓水流量:0.5~0.6m3/h/支⑶、极水排放流量:50~70L/h/支⑷、浓水排放流量:>65L/h/支⑸、浓水进出口压力应较对应的淡水压力低0.5~0.7bar⑹、进水压力:<4bar6、造成清洗原因:⑴、由于硬度引起组件浓水室的结垢;⑵、离子交换树脂或膜受到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污染;⑶、微生物对膜组件以及系统管道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