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习感想
在这短短的十天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
这十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
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天中,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为辅有时候时间自个掌握来实践。
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记漏、听漏任何一个种名。
几乎整天我们都在路上走,这对大家是一种考验,既考验我们的记忆力,又考验体力还要耐性。
有时候头晕得要命,因为科名与种名是在太多啦!但兴奋程度从来没减,因为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且每个地方的植物都是那么丰富,有很多我都没有见过,更何谈叫出它们的名字,我真想记住所有的东西。
大家一见到陌生的植物,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都不停地问“这是什么啊?”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候拿叶子对比一下,搓烂闻一下味道,同时也观察它所处在的生活环境等,以此来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的。
不懂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回去再向老师请教。
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
为了更好的记录下老师所讲的每一个植物,我们小组发挥了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大家按出发前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我和另外几个组员主要负责记录老师所讲的植物名称及特点,其他组员负责采摘植物标本,等
回到住处在将他们整理成图册。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也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老师们的专业和认真让我很佩服,无论什么样的植物,他第一眼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哪个科哪个种的植物,让我们叹服,这份自信更是让我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只有多年的反复记忆和经验积累才能做到他们这般的纯熟!遇到他自己不确定的,他就勇于承认,常鼓励我们要翻书把它弄清楚,而不是马马虎虎糊弄我们。
他们是植物界的专家尚且做到如此,我不得不说从他身上又学到了学无止境。
老师们对我们真的是耐心十足,面对我们七嘴八舌的询问,他们总是百厌不烦的给我们解答,还夸我们学习劲头足,精神可嘉,真的让我们很感激。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中午是张家辉老师用他的宝贵午休时间,帮助我们小组认植物,并不厌其烦。
真心感谢老师们!
这十天,我们走的路非常多。
我们看得多,听得多,问的更多。
我们不停地重复旧的知识,又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
有时三两个人围着一堆标本,一边看着标本,一边翻参考资料,不断讨论,以期给这种植物定科种名。
有时候两种非常相似以至你无法区分,这个时候我们就学会了从各方面细节来对各种不同的植株所属的科属进行检索。
当我们真能区分他们时,心里是多么有成就感。
当然,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专业知识不够踏实,独立思考能力还需提高等,革命尚未成功,我需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