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学知识点

光学知识点


4、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及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 5、菲涅耳—基尔霍夫积分公式 6、巴俾涅原理:
7、衍射的分类:
菲涅耳衍射:光源和接收屏幕(或两者之一)距离衍射屏有限远 夫琅和费衍射:光源和接收屏都距离衍射屏无穷远
8、衍射与干涉的区别:
干涉——当仪器将某光波分割为有限几束或彼此离散的无限多束, 而其中每束又可近似地按几何光学的规律来描述的相干
m ) 2 ) sin(
2
c. 光的可逆性原理
二、费马原理:
a. 内容:
L
L n l,

P
b.光程:(物理意义)
Q ( L)
n dl
或L
n dl
c. 应用费马原理的解题步骤: (1)求任意光线光程的表达式(或求出某两条光线光程的表达 式) (2)求任意光线对某一变量的微分=0 (或写出某两条光线光 程 相等的等式) (3)近似处理 (4)得出结果
干涉条纹形状方程,即可讨论其特征
光的衍射

•1、衍射定义:当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孔的线度与衍射效应的关系:
~ 103 以上, 衍射效应不明显, 3 ~ 10 10, 衍射效应明显, ~ , 向散射过渡。
•3、衍射的特点:
(1) 光束在衍射屏上什么方位受到限制,接收屏上的 衍射花样就沿该方向扩展。 ( 2) 光孔线度越小,对光束的限制越厉害,衍射图样 越加扩展,即衍射效应越强。
'
y' ns ' V ' y ns
n' n p r
y' s' V y s
3. 符号法则:设入射光从左向右,顶点为A,我们规定
(I) s (II) s’ (III) r (IV) u, u’ (V) y, y’
4. 判断物、像的性质:
s>0 实物, s<0 虚物 s’>0 实像,s’<0 虚像 |V|>1 , 放大的;|V|<1 缩小的 V>0 ,正立的; V<0 倒立的
迭加。计算时,干涉矢量图解是折线。
衍射——它是连续次波源的次波相干迭加,这些次波并不服从几 何光学的定律。计算时,其矢量图解是光滑曲线。
9、衍射问题的求解内容及求解方法 ㈠ 求解内容: (1)光强分布。
(2)衍射条纹的特征(形状、取向、间隔、极值位置及条纹移动情况等)
㈡ 求光强分布有四种方法: (1)复数积分法: (2)振幅矢量图解法 (3)半波带法:适用于能整分成若干的完整半波带情形,一般只求衍射 场轴线上任意点的光强: A( P ) A1 A2 A3 A4 ...... ( 1) n 1 An 其中,A1、A2、 ......、An递减,且n 时,An 0; n较小时,A1 A2 ~ A3 (4)巴俾涅原理:U U U a b 0
(1)双光束干涉:
在傍轴条件下,光强的分布满足:
I I1 I 2 2 I1 I 2 cos
A1 A2 2 A1 A2 cos
I 0 (1 cos )
2 其中 I 0 A12 Ak1 r1 02 01 k0 L 0
光学复习
一、几何光学三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均匀媒质)
(2)光的反射定律( i i ' ) (3)光的折射定律( n1 sin i1 n2 sin i2) a. 全反射、临界角 ( 光密媒质 n1 光疏媒质n2 )
ic sin 1 (n2 n1 )
b. 三棱镜(色散)
n sin(
D
13、两种衍射研究的主要内容: ㈠ 菲涅耳衍射:主要研究衍射场中心点的强弱。 如:菲涅耳圆孔、圆屏、直边衍射、波带片 (1)圆孔衍射:
D
i K k 2nh sin i K
9.干涉问题的求解内容
(1) 求某波前上的光强分布两种方法 复振幅法和矢量图解法。 (2)求干涉条纹特征(形状、取向、间距、条纹数、位置、 反衬度、空间周期、空间频率及条纹移动情况)由极值方程确 定。
I ( P) I Max , 或
dI 0 dP
因此,对双光束干涉来说,求解δ (P)或Δ L(P)是关键。
(2)多光束干涉 a 光强求法:二种 复数求和法与矢量图解法
Ui Ae i
ii
U U i
i 1
N
I U U
*
b 求干涉条纹特征方法:
先求出I=I(p),再取I(p)= I
Maxor
Imin
dI ( p ) 0 或 dp
确定
6. 等倾条纹特点
1) 光源是扩展光源发出的漫散射光 2) 干涉条纹会聚于无穷远或透镜焦平面上 3) 产生等倾条纹的薄膜厚度均匀 4) ΔL=2hcosi(±λ/2)=kλ,干涉条纹为同心圆环,且 中心干涉级次k高,边缘低 5) 圆形条纹半径: rk f tan ik 6) 间距: r k
10、波带片与透镜的区别: 波带片有如透镜作用,可以对轴上物点成像,但它不是透镜,与 透镜相比有很多区别。 (1)波带片有多个实虚焦点,故具有多个正负透镜作用。 (2)f 1/λ ,成像色差很大。 (3) 物像点各光线不是等光程的。 优点:面积大,重量轻,可折叠等优点,可用于非可见光成像。 11、瑞利判据 12、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 1.22
i j
非相干: I
I
i
i
4. 典型分波前干涉装置 1)杨氏双缝干涉 2)菲涅耳双面镜和菲涅耳双棱镜 3)洛埃镜
在杨氏干涉装置中条纹的位移量δx与点源的位移量 δ s的关系:
D x s R
在杨氏实验中光源在X方向上的宽度b对于干涉条纹反衬度的影响 若是两个点光源,则有: 若是线光源,则有:
8. 多光束干涉
(1)多光束干涉主要特征
(2)干涉条纹的半值宽度
(3)第k级亮纹的半角宽度

2(1 R ) R
i K

2nh sin i
1 R R
(4)纵模定义、间隔及线宽
c 2nh
(5)干涉仪的色分辨本领和色散本领

1 R k R
R R k 1 R
b R
2d
b R
d
5. 等厚条纹的特点
1) 单色点光源照明,入射光处处与薄膜表面垂直 2) 条纹定域在薄膜表面附近(只研究薄膜表面上 的条纹) 3) 产生等厚条纹的薄膜厚度不等 4) 干涉条纹沿等厚线分布 ΔL=2nh(±λ/2)=mλ,
相邻条纹厚度差 Δh=λ/2n
楔形薄膜等厚条纹
四、 1.物像距公式,焦距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
xx ' ff ' f f 1 s s 1 1 1 s s' f
f f 1 nL 1 1 ( 1)( ) n0 r1 r2
牛顿形式
(s x f , s ' x ' f ') (n n ') ( f f ')
5. 视场光阑对其后方光具组成像即为出射窗,由出射光瞳中
心向出射窗边缘引直线,与主光轴夹角即为出射视场角。
波动光学
定态光波:
表达式: U ( P, t ) A( P ) cos[t ( P )] 复数表达式 U ( P ) A( P )e i [t ( P )] i ( P ) 复振幅表示 U ( P ) A ( P ) e
高斯形式
, (n n' n0 ) ,
y' ns fs f x V y ns f s x f
2. 符号法则 (s, s’,f,f’,y,y’,u,u’,x,x’)
3.密接薄透镜组及其焦距,光焦度( n n' )
1 1 1 1 ... f f1 f 2 fn PP 1 P 2 ... P n (P 1 ) f
L n(r2 r1 ) 其中,
条纹情况( 0 0 ):
当 2m , 或L m ,(m 0, 1, 2,
)
时, I I max ,亮条纹;
当 (2m 1) , 或L (m 1 ) , (m 0, 1, 2, ) 时, I I min ,暗条纹。 2 干涉条纹形状方程为: I ( ) I (常数) ,或 2m , 或 L m 时,P点的轨迹。从而,确定干涉条纹的其它特征。
1) 条纹形状:平行于交棱的等间距直线条纹
2) 条纹间距:ΔX=λ /2α 3) 条纹移动情况: α 角的变化或h的变化引 起条纹的变化 4) 判断交棱位置的方法:
轻压一端,通过条纹疏密的变化判断。
牛顿圈:
1) 形状:同心圆环
2) 圆形暗纹半径rk与曲率半径 R关系 :
rk kR
r 2 r 2 R m

2h sin ik
条纹中部疏,边缘密
7) 薄膜变厚时,中心吐条纹,条纹向外扩展,条纹间隔变小, 反之,中心吞条纹,条纹向内收缩, 条纹间隔变大。薄膜厚度 每改变半个波长时,中心吞(或吐)一个条纹。
7. 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的区别
空间相干性
(1) 定义 给定宽度为b的面光源,在它照明空间中在波前上多大
六、确定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方法
1.将所有光阑逐个地对其前方光具组成像.
2.由轴上物点向每个像边缘引直线,与主光轴夹角最小的那 个像为入射光瞳,其夹角为入射孔径角,与之对应的实际光阑即为
孔径光阑。
3 .将孔径光阑对其后方光具组成像,即为出射光瞳,由像点 向出射光瞳边缘引直线,与主光轴夹角即为出射孔径角. 4. 从入射光瞳中心向所有光阑在前方光具组的像的边缘连线, 与光轴夹角最小者称为入射窗,其夹角为入射视场角,与之对应的 实际光阑即为视场光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