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题(有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顶角与底角的比是1:2,那么三角形的顶角是()°。
A. 30B. 36C. 60D. 902.与0.25:0.45比值相等的比是()A. 2.5:45B. 5:0.9C. 1:1D. 5:9 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4.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的男、女生人数之比是()。
A. 1∶3B. 2∶3C. 1∶2D. 1∶4 5.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E、F六个点,每相邻两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则BC:AF=()。
A. 1:5B. 1:4C. 2:4D. 4:2 6.甲有图书130本,乙有图书70本,乙给甲()后,甲与乙的本书比是4:1. A. 40本 B. 30本 C. 20本 D. 25本7.20克药粉放入100克水制成药水,药粉与药水的比是()A. 1:5B. 5:1C. 1:6D. 6:1 8.的比值是()A. B. C. D.9.小红、小刚、小华三个人收集郎票,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2:3,小刚和小华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6:13,三人共收集230枚,则小红收集的邮票比小华少()枚.A. 80B. 90C. 100D. 11010.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它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A. 加4B. 减4C. 乘4D. 除以4 11.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思为:一尺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那么永远也截取不尽.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与最初木棒总长度的比是()A. 1:4B. 1:8C. 1:16D. 1:32 12.2:5的后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A. 3B. 2C. 4二、填空题13.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乙数=________:________;已知甲、乙两数之差是9,甲数是________。
14.把4m:20cm化为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0.2:的比值是________。
15.8:5=16:________ 3.5:7=________:8 = ________16.一杯饮料,喝了,还剩________,已喝的和剩下的比是(________ :________)17.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________cm。
18.化简比: =________;求比值0.32:0.4=________。
19.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20.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1.李老师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完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1:2,如果再打15页,就可以完成这份稿件的一半。
这份稿件有多少页?22.两支修路队,甲队和乙队的修路的比是5:3,已知甲队修路450m,求乙队修路多少米?23.林场里桦树和柏树棵数的比是5:3,己知桦树比柏树多220棵。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再求出桦树和柏树各有多少棵?24.学校运来一批图书,漫画与连环画的本数之比是5:3,连环画比漫画少78本,漫画与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25.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之比约1:7。
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警察从犯罪现场提取到一枚长24厘米的陌生足印。
经过缜密侦察,警方锁定了四名嫌疑人,这四名嫌疑人的身高如下:甲:180厘米;乙:175厘米;丙:169厘米;丁:160厘米。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26.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问报考的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80°×=36°,顶角是36°。
故答案为:B。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度数相等,因此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2,顶角度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顶角的度数即可。
2.D解析: D【解析】【解答】解:0.25:0.45=,A项中,2.5:45=;B项中,5:0.9=;C项中,1:1=1;D项中,5:9=。
所以D项的值与原式中比的值相等。
故答案为:D。
【分析】求一个比的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3.C解析: C【解析】【解答】最大角=180°×=180°×≈102.9°,102.9°>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角的度数占总角度数几分之几(最大角占份数除以三个角占的总份数),再用最大角的度数与90°进行比较,大于90°为钝角三角形,小于90°为锐角三角形,等于90°为直角三角形。
4.C解析: C【解析】【解答】男、女生人数之比是1:(3-1)=1:2.故答案为:C。
【分析】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说明全班人数是3份,男生人数占1份,那么女生就占2份,据此写出男、女生人数之比。
5.A解析: A【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将BC看作“1”,则AF=5,即BC:AF=1:5。
故答案为:A。
【分析】画一条直线,再在上面依次画出A、B、C、D、E、F六个点,使每相邻两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将其中的一份看作1,则六个点之间的距离为5,再进行比较即可。
6.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30+70)×=200×=160(本)160-130=30(本)故答案为:B。
【分析】图书的总数是不变的,乙给甲一定的本数后,甲占总数的,用图书总数乘即可求出现在甲的本数,进而求出乙给甲的本数即可。
7.C解析: C【解析】【解答】20:(20+100)=20:120=(20÷20):(120÷20)=1:6 。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化简,要求药粉与药水的比,用药粉的质量:(药粉的质量+水的质量),然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整数比的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化简比。
8.C解析: C【解析】【解答】故答案为:C【分析】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9.B解析: B【解析】【解答】2:3=4:6,则小红:小刚:小华=4:6:13,230×-230×=130-40=90(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小红和小刚的比化成后项是6的比,然后写出三个人的邮票数量比,最后用三人的邮票总量×小华的邮票数量占总量的分率-三人的邮票总量×小红的邮票占总量的分率=小红比小华少的邮票枚数,据此列式解答。
10.C解析: C【解析】【解答】解: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4。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比值不变。
11.B解析: B【解析】【解答】(1--×)×=×=:1=÷1=1:8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根据题意,把这根木棍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截取的是1×=,第二天截取的是(1-)的,也就是(1-)×=×,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是第二天截取后剩下的,也就是(1--×)×=×=,然后用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最初木棒总长度,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12.B解析: B【解析】【解答】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2。
故答案为:B。
【分析】后项是5,又加上5,增加了1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要增加1倍,2的1倍是2,即应加上2.二、填空题13.3;2;27【解析】【解答】解:甲数×16=乙数×14所以甲数:乙数=14:16=3:2;9÷(3-2)×3=27所以甲数是27故答案为:3;2;27【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解析: 3;2;27【解析】【解答】解: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3:2;9÷(3-2)×3=27,所以甲数是27。
故答案为:3;2;27。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ab=cd,那么a:c=d:b;甲数=两数之差÷两数占的份数之差×甲占的份数。
14.20:1;06【解析】【解答】4m:20cm=400cm:20cm=(400÷20):(20÷20)=20:1;02:13=02÷13=06故答案为:20:1;0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单位化统一解析: 20:1;0.6【解析】【解答】4m:20cm=400cm:20cm=(400÷20):(20÷20)=20:1;0.2:=0.2÷=0.6 。
故答案为:20:1;0.6 。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单位化统一,再按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项÷后项=比值,据此列式解答。
15.10;4;15【解析】【解答】8:5=(8×2):(5×2)=16:10;35:7=1:2=(1×4):(2×4)=4:8;13=1×153×15=1545故答案为:10;4;15【分析】比的基本性解析: 10;4;15【解析】【解答】8:5=(8×2):(5×2)=16:10;3.5:7=1:2=(1×4):(2×4)=4:8;.故答案为:10;4;15.【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6.23;1;2【解析】【解答】1-13=23;13:23=(13×3):(23×3)=1:2故答案为:23;1;2【分析】单位1-已喝的=剩下的;先写出已喝的和剩下的比再化为最简整数比解析:;1;2【解析】【解答】1- =;:=(×3):(×3)=1:2.故答案为:;1;2.【分析】单位1-已喝的=剩下的;先写出已喝的和剩下的比,再化为最简整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