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从“破碎的山河”“被掠夺的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三个方面搜集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从“破碎的山河”(被侵占的领土)、“被掠夺的国宝”(重点了解圆明园)、“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中国人民“亡国奴”的悲惨生活)这三个角度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史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破碎的山河”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A.活动一:
被掠走的国宝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调查收集进行反馈交流:看到昔日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你还知道哪些流失的国宝?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用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板书:被掠走的国宝)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
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
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
(板书:以史为鉴)
B.活动二: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从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境况到命如草芥的生存境况交流研讨。
(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小结: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
2.阅读教材的两个典型事例,通过讨论“原日本731细菌部队的士兵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作证”及了解“8•4”事件的原委,让学生从中认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不容置疑的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3.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还有哪些了解?为什么中国会不断地遭受凌辱和侵略?面对欺侮,当时的中国人是什么态度?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引导学生参考表格“记下历史事实”,将自己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了解写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
小结: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制造的又一起震惊中外的血腥惨剧。
血淋淋的史实不容抹杀,灾难深重的南京古城永远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4.针对有些日本人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说说你的看法及态度。
侧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作为现代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还原历史真相,用真实的历史击破别有用心者的谎言,维护国家的尊严。
小结:无论是“九•一八”的屈辱,还是“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日本军国主义屠刀制造的段段血腥历史,成为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唯有建设自己强大的祖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板书:强我中华)
作业设计: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
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
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破碎的山河
不能忘记的屈辱被掠走的国宝以史为鉴强我中华
被蹂躏的东北沃土
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