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戏曲艺术(考试总分:21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明清之际戏曲艺术出现了许多经久不衰的唱段。
《牡丹亭》中杜丽娘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抗争,《六月雪》中窦娥对封建制度的黑暗作出“血染白绫,六月大雪”的愤恨誓愿,《打渔杀家》颂扬渔民萧恩反抗与官府勾结的恶霸。
材料直接反映了A.批判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B.商业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C.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黑暗现实中大众的愿望2、(4分)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有关南戏的说法,错误的是A.南戏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南戏的体制比较自由D.南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3、(4分)宋人洪迈在《夷坚志》上说:“俳优侏儒、固技之最下且贱者,然亦能因戏语而箴讽时政,有合于曚诵工谏之义,世目为杂剧者是也。
这说明杂剧A.成为中国戏曲的完备形式B.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通过虚拟的动作来表现时空D.具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4、(4分)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根源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5、(4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辙骤然哄去。
”这说明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B.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C.琴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D.北京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6、(4分)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路途堵塞,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深沉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
据此,推断“这样一批文人”的主要艺术成就是A.南戏B.京剧C.元散曲D.元杂剧7、(4分)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社会的形成B.民间教育的发达C.宋代理学的兴起D.频繁的对外交流8、(4分)与元杂剧相比,京剧的特点是A.融合多种表演形式B.吸收汉调、昆曲和秦腔等剧种腔调C.以演员虚拟动作表现时空更替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9、(4分)戏剧表演十分讲究“功法”。
甩发功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
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扎束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
这说明中国戏剧的什么特征A.虚拟性B.程式化C.舞蹈性D.声情并茂10、(4分)戏曲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A.政治因素B.宗教巫术C.经济因素D.文化艺人创作11、(4分)京剧里有“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把包公画成黑脸谱的原因是A.表示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艺术形象B.表示武艺高强、身强力壮的人物C.表示刚正威严和忠义厚道的人物D.表示忠勇正直的人物12、(4分)京剧险谐繁多,蔚为大观。
《说唱险谐》中的这段歌词写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喷…”,“红脸”表达的应是A.忠勇正义B.好诈狡猾C.刚直果政D.凶猛骁勇13、(4分)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
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
这充分说明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14、(4分)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A.诸宫调B.散曲C.京剧D.元杂剧15、(4分)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布的《御制大明律》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得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装扮者同罪。
这说明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B.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C.戏剧的表现形式受到限制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16、(4分)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出如下图卷,试图再现当年京剧名伶的风采。
历史上与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直接相关的是A.徽剧B.南戏C.越剧D.黄梅戏1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18、(4分)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微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由此可知,京剧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19、(4分)京剧走向成熟是在:A.乾隆时期B.道光时期C.嘉庆时期D.同治、光绪时期20、(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陆王心学广泛传播21、(4分)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
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
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22、(4分)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京剧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如何传承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关注。
《中国京剧百科全书》就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京剧产生、发展、成熟及现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专业百科全书。
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书中的是A.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提倡密不可分B.它是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形成的,故名京剧C.“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大多是现代京剧D.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概括23、(4分)《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
至晚,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
”其中处最可能是A.傩戏B.南戏C.杂剧D.昆曲24、(4分)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1897—1975)创作《小城之光》时,采用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手法。
这表明A.京剧艺术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C.京剧艺术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25、(4分)元朝人周德清评价说:“乐府(杂剧)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
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
”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不包括A.杂剧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B.杂剧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体制C.杂剧内容具有一定教育意义D.关汉卿成为成就最高的杂剧家26、(4分)清代,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的新剧种是A.傩戏B.杂剧C.京剧D.南戏27、(4分)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主要说明了京剧是在融合多个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是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28、(4分)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A.小说《封神演义》B.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C.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D.京剧《空城计》29、(4分)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戒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
”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A.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30、(4分)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此“词曲贵浅”的主张A.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B.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C.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D.反映了戏曲艺术的批判性31、(4分)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B.京剧脸谱中的白色象征着奸诈,如曹操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形式32、(4分)电影《梅兰芳》上映后,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明朝中后期,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3、(4分)两宋之际,南戏能够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繁荣B.民间艺人的努力C.瓦舍的出现D.民间歌舞云集地34、(4分)在2018年春节戏曲晚会上,如果你想听京剧谭派唱腔,最有可能是A.《渔光曲》B.《牡丹亭》C.《感天动地窦娥冤》D.《定军山》35、(4分)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36、(4分)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规定的实施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37、(4分)昆曲和京剧都是中国的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列关于昆曲和京剧说法正确的是A.昆曲,原称昆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B.片面追求音乐性、文学性成为昆曲致命弱点C.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自制有声电影D.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38、(4分)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