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一)故障代码说明及排除方法:故障代码故障原因检查方法排除方法E1电源异常电源低于11VDC或电源板故障。
首先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确认供电的稳定。
检查供电电源低于11VDC,检查卡件供电及供电线路;如供电正常,更换电源板!温度传感器Pt1000损坏用万用表测量温度传感器2根线间阻值,-15~25℃对应的是900~1100Ω,由此可判断传感器好坏。
1.确认传感器损坏后,如有必要,需返厂维修,或参考下一条。
2.介质温度低于200℃对测量精度影响不大,可将菜单P29设置为0取消温度补偿功能,基本不影响现场使用。
温度传感器松动目测,手动插拔。
插头重新插拔并观察表头显示,E2消失就正常。
E2温度传感器异常温度传感器信号线破损目测检查。
检查2根红色的温度传感器信号线,破损的进行维修。
扭矩管疲软导致P57偏离,止动器位置不准确,灌水/挂重检查测量精度,或者灌水/挂重50%查看P57重新调整P57和上下限止动器。
(详见E3故障的判断解决方法)角度变换器插头电路板插件松动目测,手动插拔检查角度变换器电线、插头及相关电路板接插件,经过插拔或处理直至E3消失就正常。
E3角度变换器异常角度变换器损坏 P57值不改变更换角度变换器后重新标定。
电路板接插件接触不良插拔电路板插拔电路板后E4消失就正常。
E4A/D转换异常AMP放大板损坏更换AMP电路板更换电路板后E4消失就正常,不需要重新标定。
电路板接插件接触不良插拔电路板插拔电路板后E5消失就正常。
E5CPU异常CPU/指示器电路板损坏更换CPU/指示器电路板更换电路板后E5消失就正常,不需要重新标定。
电路板接插件接触不良插拔电路板插拔电路板后E6消失就正常。
E6 EEPROM存储器异常AMP放大板损坏更换AMP电路板更换电路板后E6消失,但是必须重新输入参数并进行标定。
(二)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表头显示110%,液位变化而显示值不变。
原因分析:浮子掉落或者卡住。
解决方法:切断工艺阀,放空介质,用长螺丝刀通过放空口或排污口触动浮子,可判断浮子是否脱落或卡住(或者是由于安装时,固定浮子的螺栓没有拆下),如有此现象,则需要拆开表头或连接法兰,重新悬挂浮子或拆下固定浮子的螺栓。
2.新表安装到现场零位显示-10%,灌水没反应。
原因分析:界面测量的浮筒液位计正常在0位时是充满轻介质的,在空罐时零位就是显示-10%,灌水的高度需要进行浮力的换算的。
解决方案:水校调试的计算方法:0%时注水高度(mm)=(H+10)× ρ 150%时注水高度(mm)=(0%时注水高度+100%时注水高度)/ 2100%时注水高度(mm)=H×ρ 2 + 10×ρ 1注:ρ 1---轻相比重、ρ 2----重相比重、H------测量范围(mm)(注:红色的10是由于液位指示余量的考虑,出厂浮子自身长度比测量范围多出的10mm)如图:3.界面测量的浮筒液位计显示偏差很大(都超过10%,甚至偏差将近100%)。
原因分析:1)界面浮筒液位计使用的扭矩管为Φ6×0.5,在空罐悬挂浮子后容易产生疲软,导致P57偏离,造成很大的误差。
2)或者是现场实际介质密度与设计密度存在偏差。
解决方法:1)灌水至50%位置重新调整P57=50±0.5,再灌水观察0%、50%和100%。
具体过程如下:在调试之前请先把仪表内部参数恢复到出厂值( P38=0,P39=0。
)第一步:按照上面的计算结果在外套上面准确标出0%、50%、100%的位置。
第二步:灌水到50%位置并保持水位平稳。
通过四个按键(详细方法参考说明书),使用密码P0=9997,按A键至P57。
第三步:打开仪表显示器的盖,可以看到电路板下面有三个点着红漆的3mm内六角螺钉,右边有一个带着弹簧的调节销(如右图)。
将三个内六角螺钉松开,然后慢慢旋转调节销,将P57调整到50±0.5,然后固定好三个内六角螺钉。
回到测量状态下看显示值,灌水到0%、50%、100%分别检查一遍。
有时水放下去的过程中会发现显示值到某一个位置就再也下不去了,此时需要进行如下调整。
①拆掉仪表上面4”法兰的螺栓,将内浮子去掉,然后用一个螺栓将表头平稳的固定在外套筒的顶部外端(如图)。
②图中所示的位置安装了一个挂钩,将固定螺丝松开之后把下限止动器向上旋转3~5圈,保证装好之后向下拉挂钩P57=75~80。
然后把上限止动器向上旋转3~5圈,保证装好之后挂钩自然悬挂时P57=20~25。
调整完之后安装好仪表灌水检查,若还有偏差一般也不会太大,10%以内调整P38来补偿。
按C键+A键→参数模式→按A键至菜单P1→按B或D键设置P1=0005→按C键+B键进行确认→按A键浏览菜单至P38(0%补偿)或P39(100%补偿),按B或D键设置补偿值,按C键+B键进行确认后,按C键+A键,返回测量状态;解决方法:2)对现场介质进行分析,确认实际介质密度,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由于密度变化造成的偏差大小,确认仪表再改状态下是否正常。
4. 表头液位显示准确,但是控制室显示偏差较大。
原因分析:控制室DCS设置量程要和现场仪表对应,浮筒液位计都是百分比显示,所以基本不会存在DCS量程设置不准确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方便查询,可以先进行排查,而浮筒液位计电路板的A/D转换如果不准确也会出现此问题,可以通过参数P9和P10的数值确认。
解决方案:首先按C+A进入参数模式,按A切换到P9项,检查P9和P10的数值,正常情况下P9指示在13.60左右,电流输出为4mA;P10指示在69.50左右时,电流输出20 mA。
P9/P10具体值串接电流表观察,如需调整按C+D解锁,按B或者D键更改,更改后按C+B确认!5. 液位正常无法到达100%或者排空后液位高于0%。
原因分析1:仪表液位可变化的范围内指示正常,只是无法在满量程范围内测量。
解决方案:拆开表头4”法兰,调整上下止动器! 原因分析2:仪表指示偏差很大!解决方案:灌水至50%位置重新调整P57=50±0.5,检查上下止动器!挂上50%的重物P57=50±0.5,向下拉挂钩P57=75~80,向上推挂钩P57=15~25。
6、E3故障排除方法故障现象:表头LCD液晶指示面板上行指示E3故障代码,下行液位指示在-10.00,不跟随液位变化而变化。
故障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1)检查电路板插拔件接触是否正常?故障原因:安装运输过程中震动造成电路板各插件间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重新插拔电路板的各个插件,并断电几分钟后,通电后观察E3能否消失!隔爆型仪表检查此处插件2)空罐E3代码出现,液位上升时E3消失。
但是仪表指示液位与实际液位有很大偏差。
故障原因:仪表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角度变换器行程超出最大角度偏转范围(正常扭矩管旋转范围是0.75°~1.5°)。
解决方法:按C键+A键→参数模式→按A键至菜单P0 →按3次D键有“9997”出现后按(C+B)键确定→按C键+B键进行确认→按A键浏览菜单确认P38=0.00,P39=0.00后,继续将菜单浏览至P57;在P57状态下,挂重对应50%液位的重量(见随带之试验成绩表)或加上等同液位值→松开面板上的三个紧固螺钉(如下图,电路板下面有三个点着红漆的3mm内六角螺钉),用调节销回转安装板,调整P57等于“50±0.5”→重新拧紧面板上的三个螺钉。
紧固螺丝和调节销位置见下图:调整P57到50.00左右后,返回正常液位指示模式。
如E3消失,重新挂重或者灌水检查液位各点情况。
3)界位测量仪表空罐或者液位测量波动较大时,出现E3!当界位/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E3消失,仪表指示界位/液位值与实际界位/液位保持一致!故障原因: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上下止动器固定螺丝松动,浮子上下动作位移的范围被放大。
解决方法:拆开表头4”法兰,将固定螺丝松开之后把下限止动器向上旋转3~5圈,保证装好之后向下拉挂钩P57=75~80。
然后把上限止动器向上旋转3~5圈,保证装好之后挂钩自然悬挂时P57=20~25。
上止动器3)表头E3故障出现,电路板检测正常,灌水或挂重调整P57后,E3一直存在!故障原因:角度变换器故障 解决方法:(1)断开电源,拆下表头电路板。
(2)拆开固定键盘的四个螺栓和表头下方的堵头,就可以看到角度变换器与扭矩管连接的连接件。
(3)拆开三个内六角螺丝,松开调节销回复弹簧。
(4)用小十字螺丝刀松开连接件一侧的2个螺丝,使得角度变换器中心轴与扭矩管的中心轴脱开。
(连接件上面有4个螺丝,松开前侧的2个螺丝即可)(5)拉出角度变换器与固定面板。
(固定面板与角度变换器使用4个螺丝连接的)(6)重新安装角度变换器恢复仪表a)用新的角度变换器按照上述步骤(5)进行安装恢复;b)按照步骤(4)把角度变换器的中心轴插入连接件内,但不要急于固定;c)按照步骤(3)固定三个内六角螺丝但不要拧紧,把调节销的固定弹簧安装上;d)按照步骤(1)把电路板安装正常。
(7)重新标定仪表a)按照数据表挂50%重量的砝码,通电后按C键+A键→参数模式→按A键至菜单P0 →按3次D键有“9997”出现后按(C+B)键确定→按C键+B键进行确认→按A键浏览菜单确认P38=0.00,P39=0.00后,继续将菜单浏览至P57。
b)用尖嘴钳夹着角度变换器中心轴缺口处慢慢旋转一定角度,当表头P57的值在30~80之间(越接近50越好)时,固定连接件上的固定螺丝。
注1:使用尖嘴钳时注意不要损坏角度变换器的线路。
注2:左装仪表角度变换器中心轴的缺角方向向左,右装仪表角度变换器中心轴的缺角方向向右。
(左装仪表指的是表头在测量筒的左侧,右装指的是表头在测量筒的右侧。
)(8) 步骤7的调整只是粗调,确定大概范围。
然后转动调节销,调整P57到50±0.5后,均匀的固定步骤3的三个内六角螺栓。
(9) P57调好之后向下拉挂钩,当下限止动器贴在挡板上时P57的值在75~85算是合格,若不在此范围,则再次调整下限止动器位置。
与此同理,上限止动器位置也需要调整,当挂钩自然悬挂时P57在15~25之间合格。
挡板(10)挂重11点调整线性:a) 按A键进入P40,挂0%时的重量,待示值稳定后,按C+B确定。
b) 按A键进入P41,挂10%时的重量,待示值稳定后,按C+B键确定。
c) 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逐点写入各点参数,从P40~P50 ,分别对应的液位为10%~100% 。
在每一点挂上相对应的重量后,都必须等待显示值稳定后,按C+B键确定。
d) 调试完成后,切换到工作模式,分别挂重0%,25%,50%,75%,100%,校验并观察正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