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序集作者

兰亭序集作者

兰亭序集作者
兰亭序集作者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他也擅长作词,其中他所创作的
《兰亭序集》,流芳千古。

兰亭序集的作者简介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

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

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

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
建立东晋王朝。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

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
是东晋的军事统帅。

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
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

《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

晋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
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

他们听说来
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

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
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
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

也许这
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罢。

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
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等职,
他都坚辞不受。

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

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

他在任职期间,曾对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青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

他还对饥
民开仓赈济。

这些都说明他不慕荣利但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

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


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

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
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

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
七个儿子都善于书法,是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世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
父齐名,人称"二王"。

轶事典故
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

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

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
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
然卖不出去。

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
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
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箩竹扇
马上就卖完了。

书成换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
一些书法理论。

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
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
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
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

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

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
偷揭走。

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
下了下半截。

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

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
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
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不避之字
斐松之、刘牢之、寇谦之、司马孚之、司马亮之、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王羲之的
儿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桢之、静之。

上述人为什么不避家讳?这里藏着
个大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

王羲之一辈人名有“之”字的12个,子侄辈有
“之”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个……陈寅恪说这些人所以不
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徽章。

而天师道老大张天师,是张良的八世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