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专项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部二◦一六年二月一、工程概述及技术标准 (3)(一)工程概述3(二)技术标准3(三)平纵线形设计要点3二、编制依制及质量标准 (4)(一)编制依制4(二)施工质量标准4三、编制原则 (5)四、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 (6)(一)................................................................. 施工准备6(二)................................................................. 施工测量6(三)................................................................. 施工要求7(四)....................................................... 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8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1)六、质量控制体系 (11)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2)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2)九、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3)路基开挖施工方案、工程概述及技术标准(一)工程概述**** 11 号起于 ****** 与******** 交叉口,途径 **** 62号道路、**** 60 号道路、****61号道路、止于************** 。
道路全长1.748Km,规划红线宽60米,设计为城市主干道,采用主辅道设计系统,主道设计速度 50Km/h ,辅道设计速度为30 Km/h 。
桩号范围 K0+040——K1+726.24。
工程规模:道路红线宽度60米,道路总长为****** 米。
属城市主干道。
采 用主辅道设计系统,主道设计为双向 6车道,辅道设计为机非混行的双向 2车道 全线共设5个交叉口,其中3个十字交叉口,2个T 字交叉口本道路为改扩建,机动车道及机非混行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人行道采用 天然石材,盲道采用石材防滑盲道块。
排水体制为雨污完全分流制。
道路照明按城 市主干道等级设计。
道路交通设施按不封闭、平交、不收费的城市主干道设计 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2、 路面设计年限:15年3、设计车速: 主道 50km/h ;辅道:30km/h 。
4、路面荷载: 机动车道BZZ-100。
5、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6、设计地震烈度:按地震基本烈度毗度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三)平纵线形设计要点1、平面设计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与******** 交叉口,途径**** 62号道路、工程范围:本次设计范围起于 ****** 1与 ******** 交叉口止于****************** 60 号道路、**** 61 号道路、止于******* (G213 ),道路红线宽60米,设计为城市主干道,采用主辅道设计系统,主道设计速度50Km/h,辅道设计速度30 Km/h。
道路全长1.748KM。
道路平面主要控制点有:起点现状******** 、**** 62 号道路、**** 60 号道路、****61 号道路以及止点******* (G213 )。
道路平面线形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进行布置,只在**** 11号路与************** 交叉口处由于与羊甫片区2号路接口衔接不顺,故进行了线形优化调整。
设置半径为400米的圆曲线进行顺接,缓和曲线长45米。
平曲线总长206.68米,占整个道路总长的11.8 %。
全线不设置超高及加宽。
2、道路纵断面设计据规划控制标高、排水坡向及现有已建道路的控制标高,进行本条道路纵断设计。
沿线道路主要控制点有:起点现状******** 、**** 62 号道路、**** 60 号道路、61 号道路、止于*******本工程最大纵坡0.34%,最小纵坡0.3%。
最大填高0.46米,最大挖深6.2米3、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四块板设计,设置为主辅道系统,断面布置如下:4.5米(人行道)+ 7米(辅道)+6(侧分带)+ 11米(主道)+ 3(中央绿化带)+11米(主道)+ 6 (侧分带) + 7米(辅道)+ 4.5米(人行道)=60米。
行车道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
道路绿地率为20%。
、编制依制及质量标准(一)编制依制1、****11号路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等。
2、现行、有效的市政工程施工规范和规程。
3、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和作业指导书。
4、我公司类似工程项目技术数据和施工经验。
5、现场踏勘所取得的资料。
(二)施工质量标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所处地域、****市政府的相关规定,该项工程下列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除必须达到以上的标准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2、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CJJ3-90《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CJJ1-90《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CJJ44-9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7、GB50202-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其他现行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三、编制原则1、确保工期要求:根据合同工期要求,按计划工期比合同工期略有提前的原则下,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并配备相应的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材料,统筹安排,快速形成施工高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紧抓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平行组织、流水作业,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3、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订安全生产施工细则,树立“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观念,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4、技术先进: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宗旨,严格管理,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做到施工工艺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5、专业化施工:工程项目均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及施工班组负责施工。
6、突出重点:根据工程实际,对施工关键点进行控制。
7、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场地与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灌溉及生活带来的影响;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通信光缆,搞好文明施工建设。
&控制成本:在考虑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成本施工方法。
四、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1、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为主,多工作面平行、流水作业。
采取挖、运、填、平、压机械化作业。
2、施工中,按设计要求清除的地表草皮和腐殖土,集中堆放,备用于地表回填,恢复植被。
3、挖方地段:路基开挖前首先做好截水沟,使边坡不受雨水冲刷。
用作利用方时开挖前清理表层耕植土、垃圾、树根等杂物,清理的表层土集中堆放,用于表层回填及护坡植草回填。
4、土质挖方段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
(一)施工准备1、交接线路中桩,复核GPS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进行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及弃土场具体位置,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2、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
3、调查沿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位置、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5、场地清理: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下30cm内的草皮和表土清除。
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
6、拆除工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交通需要,制定确实可行的拆除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拆除工作。
7、规范作业程序、机械作业路线,做好土方调配工作。
(二)施工测量本工程道路全长约1.7KM。
施工线路较长,交叉路口和管线分布复杂,测量放样工作量比较大。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1、测量设备设置:设置测量组一组。
2、布设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布设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或GPS RTK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 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3、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三)施工要求1、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现场监理、业主和设计联系。
2、填方路基应先清除地表上的树根、草皮或腐植土,对于特殊软弱路基必须按照设计文件中软基换填要求进行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
所有回填应分层摊铺平整碾压,分层厚为30cm/层,每层均应有压实度试验报告,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土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具体施工严格按照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重型)要求实施检验: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提填料。
4、褥垫层采用粒径不大于30mm勺级配碎石,厚度40cm。
褥垫层铺设采用静力压实法,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比值不得大于0.9。
5、褥垫层顶面铺一层双向80型钢塑土工格栅。
土工格棚连接宽度纵向为20cm 横向为20cm 土工格栅采用钢塑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其他地方用U型钉与土基固定。
6、路床填料采用红土碎石进行回填,厚80cm,含石量》50%红土碎石以下用设计技术指标的填料回填。
7、路基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及压实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注意与现有的道路顺接。
混凝土结构应严格按设计图纸中要求施工;9、路基施工完成后,沿线应按规范要求做回弹模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