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伦理学考试题(卷)库与答案

伦理学考试题(卷)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1. 从腐败的方式入手,界定腐败为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的学者是:( A )A.塞缪尔·亨廷顿B.J.S.奈C.大卫·罗森布鲁姆D.密尔2. 著名学者罗森布鲁姆认为,交易性的腐败源自于:( D )A.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取资源B.政府官员为了获取私人的经济利益C.官员为了掩盖其工作中的失误D.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3. 腐败的直接根源是:( C )A.政治制度的缺陷B.社会和经济的迅速现代化C.权力的结构与运行规律D.传统的官场文化4. 以下哪一部法律,是专门的反贪污贿赂的法律:( B )A.日本的《防止不正当竞争法》B.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C.美国的《众议院议员和雇员道德手册》D.芬兰的《公务刑法》5. 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其追求的直接目的是:( C )A.平等B.自由C.效率D.公平6. 现代政府组织与权力设置的理论依据是:( A )A.个人服从上级指令B.遵循康德的“绝对命令”C.服从与忠诚于国家宪法D.服从于人民的利益7. 政府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保障因素是:( C )A.高素质的行政官员B.高超的行政技巧C.自上而下的等级次序D.领导人的政治智慧8. 从道德的立场来看,行政人员的根本目标是:( B )A.私人的利益B.公共利益C.政府部门的利益D.企业的经济利益9. 检举者面临的忠诚冲突直接来自于:( C )A.社会舆论的压力B.法律、法规的压力C.组织内部的压力D.个人内心道德的压力10.衡量行政官员是否违背公共利益的根本标准是:( C )A.官员的政绩B.上级权威的指令C.宪法D.GDP的发展速度11.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一个代理人能否按照契约规定的权限和委托人的意愿来代替行使权力,主要取决于:( D )A.代理人的政治素质B.代理人的理性选择能力C.代理人的道德觉悟D.代理人的服从与效忠12.( D )是公共行政效率导向的人性论基础。

A.善良意志B.性善论C.性恶论D.趋乐避苦13.1789年,边沁在( A )中称,他发现了趋乐避苦的普遍人性规律。

A.《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B.《政府片论》C.《功用主义》D.《论自由》14功利主义认为,判断一个政府的好坏的唯一标准是( C )。

A.保障公民的人权B.保障公民的自由 C. 促进人民的美德与智慧 D.增进社会利益的总量15.按照功利主义的标准,( A )是最理想的政府形式。

A.代议制政府B. 君主制政府C.贵族制D.民主制16.功利主义认为,代议制政府有效运行的前提是( B )。

A. 主权属于人民B. 合理的政府职能划分与权力配置C. 公民能够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D. 每个公民都可能实际行使主权17.功利主义评价行为的基点是( D )。

A. 偏好B.行为意图C.动机D. 效果18.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C )A. 道德就是目的B. 道德不是工具C. 趋善避恶就是为了趋乐避苦D.行为动机具有独立的道德性19.义务论者认为,道德原则源于( C )。

A.人的自然本性B.外界环境C. 人的实践理性D.人的理论理性20.义务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何种因素?( C )A.行为的目的B. 行为的结果C.行为者的责任动机D.行为者的偏好21.什么是义务论的人性论基础?( B )A. 快乐论B. 善良意志C. 自由与责任D. 效果论22. 按照义务论的观点,判断行为的道德价值,要根据该行为( B )。

A.是不是符合责任B.是不是出于责任C.是不是出于自身利益D.是不是出于自身爱好23.( A )提出“多规理论”,以显见的义务代替单一的“绝对命令”。

A.伯纳德·罗斯B. 罗尔斯C. 康德D. 钱得勒24.( B )在“多规”义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公正为导向的义务论。

A.伯纳德·罗斯B. 罗尔斯C. 康德D. 钱得勒25.. 罗尔斯提出按照( A ),来选择政府行为的最高伦理原则。

A.最大最小原则 B.义务论 C. 目的论 D. 效果论26. 罗尔斯为什么要给正义原则的选择者们设定“原初状态”?( B )A.为了对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进行限制。

B.为了让道德原则的内涵不带个人的偏好与私利。

C.为了保证选择者的善良意志。

D.为了保证选择者的选择能力27.如果说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事实领域”,那么行政伦理学就是一个哲理和道德的( A )。

A.价值领域 B. 立法领域 C.伦理领域 D. 道德立法领域28.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服务人员)在进行公务活动时,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观念、伦理规范以及( A )的总和。

A.伦理责任 B. 伦理思想 C. 思想规范 D. 行政职责29.最早对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进行有意识思考的是英国哲学家( D )。

A.边沁 B. 密尔(穆勒) C. 伊顿 D. 休谟30.休谟对理性与道德情感的区分,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发现了( D )之间的区别,具有重大意义。

A.实然与必然 B 应然与必然 C 必然与偶然D实然与应然31.政治与行政二分的观点主张政策的制定是一个价值评判与价值取舍的过程,离不开政治价值和道德目标的指导,但政府的职责不是对政治价值的追随与探讨,而只是对政治决策的简单执行,因此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应该遵循( C )的原则。

A.依法行政 B. 法律至上 C. 价值中立 D. 合理行政32.公共行政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因此政府行政官员知道决策的最高标准只能是( C )。

A. 宪法B. 行政法C. 公共利益D.集团利益33.行政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是( A )。

A. 公正B. 责任C. 效率D.职责34.前道德阶段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感依赖于( C )。

A.外部控制B. 内在控制C. 外在强制力D. 内在强制力35.行为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作出道德决定,即自主地选择普遍地伦理原则,这个时候行为者的道德阶段应该是处于( D )。

A.前道德阶段B. 习惯道德阶C.超道德阶段 D. 自律道德阶段36.行政人员之所以能够把外在的职责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克服私欲的诱惑,培养道德责任感,进而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道德理想,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坚强的( C )。

A.道德责任感 B. 道德良知 C.道德信念 D. 道德心理37.行政职责以个体行政人员的良心和( C )为基础,具有一种自主的道德选择性。

A.正义感 B. 责任感 C.道义感 D. 耻辱感38.确认和追究个人在集体行为中的责任,最好的方法就是( D )。

A.根据制度赋予他们的特定身份B.根据制度赋予他们的特定义务C.根据制度赋予他们的特定权力D.根据制度赋予他们的特定职责39.偏向任何一个群体或团体利益的决策都违背公共行政人员的职责,也是任何政府过程所不允许的,因为行政官员决策的最高标准只能是( C )。

A.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B. 社会所有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C. 全社会普遍的公共利益D. 社会公正40.官僚制行政组织效率的保障主要依赖( D )。

A.合理的组织结构B.合理的组织目标C.严格森严的层级控制D.行政人员对上负责和为下属负责的行为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45题)1. “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换句话说,就是看该行为增进或者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

”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有(BC )。

A. 快乐不仅有数量的区分,也有质的不同。

B. 功利原则对人类所有行为都可以进行“赞成或不赞成的”评价。

C.功利原则不仅是个人的行为原则,同时也是政府行为的伦理标准。

D.个人利益的“总和”就等于社会利益的总和。

2.“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

”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有:(ACD )A.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快乐,即物质享乐和精神享乐B.物质享乐比精神享乐更高尚C.精神享乐比物质享乐更高尚D.快乐除了数量的区别之外,还有质的高低。

3.密尔对快乐的论证陷入自相矛盾的原因是(BCD )。

A. 他区别了物质和精神的快乐B. 他批判倡导边沁的数量快乐论C. 他无法证明精神快乐高于物质快乐的理由D. 陷入数量快乐论的证明逻辑4. 功利主义认为,选择或“制作”出一个好政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ABC ) A.人民必须愿意接受它B.人民必须愿意为保存它而有所作为C.人民必须愿意服从政府的指令D.选择出来的政府形式有助于实现人民的目的5.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政府应该具有何种职能?(ABCD )A. 普遍地促进社会的精神进步B. 将全社会的道德、智力和各种价值整合起来C. 保证公民充分发展美德与智慧D. 使政府机构机器本身具有良好的构造,实现正当的政府目的6. 下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功利主义对效果的理解?(ABCD )A.获得快乐 B.实现目标 C.获得知识 D.获得权利7. 关于效果论正确的观点有哪些?(AB ) A.效果就是获得快乐、实现目标、获得知识或权利等B.效果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有效的道德辩护,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C.行为的道德依据基于个人动机的基础上。

D.目的论是一种效果论8. 关于功利主义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BCD ) A.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允许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B.功利主义的自由理论承认每一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应该得到同等的对待。

C.效果论只追求效率,不考虑公平。

D.功利主义违背了人人平等的自由权。

9. 杰拉尔德·M·波普斯认为,公共官员的共同利益中包括哪几种不同的“结果”?(ABCD)A.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B.一致性 C.政治生存 D.参与的社会10. 下列哪些观点,是属于康德关于人的理性的观点?(BCD )A. 人的理性来自于外界环境。

B. 人的理性可以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C. 理论理性给自然界“立法”,是创立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

D. 实践理性为人自身的行为“立法”,这是道德的自由能力。

11. 康德是如何解释义务论关注于责任动机的原因的?(ABC )A. 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B. 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C. 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D. 出于责任的动机,是主观的、偶然的,不具有道德的约束力12. 关于绝对命令,正确的说法有(ABCD )A. 它能够有效约束行政人员的职业承诺,确保行政行为的道德正当性。

B. 在官僚等级制中,单一的绝对命令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贯彻执行。

C. 它依赖于道德行为者的内在良知、信仰与道德冲动。

D. 过于刻板,扼杀了个人的道德自主性。

13. 为了解决义务的冲突,罗斯区分了哪两种义务?(BD )A.单规义务B. 显见的义务C. 多规义务D.实际的义务14. 罗尔斯为正义原则的选择者设定了“原初状态”,包括:(ABC )A. 选择者戴着“无知之幕”的面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