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认知冲突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学生认知冲突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龙源期刊网
学生认知冲突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作者:王洁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4期
摘要:通过物理教学与实践发现,许多物理的知识会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不相同,这
个时候,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物理知识的学生,就会在心理产生疑问,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认知冲突。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认知冲突,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平衡——失衡——平衡”的过程,生衡的時候就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时候,这种失衡的状态会促使学生继续学习,找寻新的平衡点,因此,学习中的认知失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在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认知冲突;初中教学;物理概念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冲突,探索并实施有益于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就是一种复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创设认知冲突是一种利用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然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是追寻平衡的动态认知过程,因此,学生在感到认知失衡之后,便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并且,很多物理学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认知都有差距,因此,如果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能够很好的创设认知冲突,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果都产生很大的帮助。

一、认知冲突策略
“认知冲突”理论由费斯廷格于1957年在《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认知冲突理论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指的是学习者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景不相符时在心理上产生的矛盾或冲突。

从认知冲突的概念定义来看,想要达到认知冲突的效果,老师在课堂上要先在合适的时机制造认知冲突,也就是破坏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中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而不是由老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在自我建构知识时,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双向反复活动,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加入或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补充或对其进行更替,从而引发学生观念的转变或知识结构的重组,因此,学生的知识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而是知识结构的重组与完善。

然而,引起学生知识发上重组的时机就是学生的认知冲突与认知不平衡。

结合认知冲突理论和建构主义学的观点,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使用认知冲突,其本质就是老师制造冲突与引导学生解决冲突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老师,需要制造冲突的艺术,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