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合同法一、判断题:1、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既可以在生效前撤回,也可以在生效后撤销。
()2、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原则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和补充。
()3、依法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该合同无效。
()4、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的,不得因此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否则无效。
()6、合同中约定有违约金的,损失可用违约金补偿而不另行赔偿。
()7、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8、当事人对合同中的债务是须绝对的和无条件地履行的。
()9、第三人在当事人的合同履行中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只单纯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而不能主张或承担违约责任。
()10、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要求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合同中适用《合同法》的是()。
A、婚姻关系协议B、收养关系协议C、抵押合同D、买卖合同2、如果()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A、拍卖广告B、招标广告C、招股说明书D、商业广告3、甲、乙订立买卖一幅国画的合同,当事人的下列行为构成缔约责任:()。
A、甲方到期拒绝付款B、乙方到期拒绝交付该国画C、乙方国画被盗后,与甲方订立买卖合同,致使到期不能交付D、甲方签订合同后,又要求解除合同4、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只有()一种。
A、继续履行B、赔偿损失C、采取补救措施D、支付违约金5、下列不属于衡量合同是否生效要件的是()。
A、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B、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C、行为内容是否合乎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D、《合同法》规定的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具备6、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其合同成立时间为()。
A、要约人提出要约时B、合同内容协商一致时C、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时生效D、承诺方接受要约方的要约意思表示时7、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表见代理行为()。
A、无效B、有效C、效力待定D、由法官认定8、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彩电,双方未约定交付地点,合同订立时甲公司告知乙公司彩电现存在A地某码头仓库中。
甲公司之住所地为B地,合同履行期届至时已运至C地。
乙公司位于D地,则双方若未作补充约定,依交易习惯及合同条款又无法确定,合同履行地为()。
A、A地B、B地C、C地D、D地9、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家具,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期限。
则()。
A、甲公司可以随时提出履行,乙公司必须接受B、双方可以补充约定履行期限C、甲公司可随时要求乙公司履行,但应给其必要的准备时间D、双方若有相关交易习惯的,可以从该习惯确定10、甲乙双方就某执行国家定价产品达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于当年7月1日付款提货。
因乙方迟延付款,合同于7月15日履行。
合同约定每吨1万元,7月1日国家定价调整为每吨1.1万元,7月15日国家定价调整为1.2万元,则合同应按()价格执行。
A、每吨1万元B、每吨1.1万元C、每吨1.2万元D、以上都不是11、关于行使不安抗辩权时的中止履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以合同对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或履行债务发生困难为前提B、应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方可行使C、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法定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情形的出现D、中止履行合同后合同即行终止12、撤销权消灭的法定期间是,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债权人未行使撤销权的。
A、一年内B、二年内C、三年内D、五年内13、合同权利的转让,()。
A、须经债务人同意B、可以任意进行C、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D、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为之14、债务人转让全部合同义务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债权人同意方可进行B、新债务人可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C、若新债务人违约,新老债务人应承担连带责任D、非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从债务,一并转让给新债务人15、债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A.请求丙承担违约责任B.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C.请求乙和丙共同承担违约责任D.请求乙或者丙承担违约责任三、多项选择题:1、合同的书面形式包括()。
A、信件B、电报C、保险单D、电子邮件2、下列意思表示中属于要约的有()。
A、变更要约实质性内容的承诺B、投标C、寄送的价目表D、拍卖公告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的要约不得撤销()。
A.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4、要约生效后失去效力的情况有()。
A、要约的撤销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受要约人C、承诺期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D、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5、合同成立必须具备如下要件()。
A、有合格的订约主体B、有一致的意思表示C、经要约、承诺两个阶段D、有书面的合同形式6、合同的有效条件包括()。
A、当事人合格B、意思表示真实C、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D、合同须经主管部门批准7、下列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有()。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签定的合同B、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仍以不代理人名义签定的合同C、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D、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8、下列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有()。
A、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B、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C、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D、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9、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而订立的合同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10、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A、返还财产B、赔偿损失C、支付违约金D、收缴财产11、周某(买受人)与卞某(出卖人)签订了买卖一幅“寿”字图的合同之后,周某又将该画加价5%转卖给程某,并让程某到卞某处取画。
周某与卞某约定卞某直接把画交给程某,程某取画时,卞某以周某给的价太低为由予以拒绝,分析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周某将债权转让给了程某B、周某与卞某之间约定的是向第三人履行C、周某与程某之间的约定是由第三人履行D、程某有权追究周某的违约责任12、下列属于合同合同保全制度的有()。
A、债权人的代位权B、同时履行抗辩权C、不安抗辩权D、债权人的撤销权13、债权人以对自己造成损害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下列行为中,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有()。
A.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B.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C.债务人无偿将财产赠与他人D.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但受让人不知该情形14、承担继续履行责任的条件有()。
A、权利人要求继续履行B、确有继续履行的必要C、确有继续履行的可能D、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15、根据合同责任产生的时间不同,合同责任有()。
A、缔约过失责任B、预期违约责任C、实际违约责任D、违反后合同义务责任四、名词解释:1、合同2、缔约过失责任3、表见代理4、同时履行抗辩权5、抵销6、瑕疵履行7、撤销权五、简答题:1、简述债权人行使代位权须具备的条件。
2.简述可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
3、简述格式条款的使用规则4、简述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法定条件。
5、简述合同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6、简述定金的罚则及其适用六、案例分析题:1、某木器厂1998年第二季度末库存自产“古松”牌豪华实木家具50套。
7月3日,该厂寄发若干份产品图片及价目表于本地和异地一些家具经营单位,向其推销。
7月6日,异地某商场致电该木器厂,电文称:“拟购你厂古松牌豪华实木家具20套。
7500元/套,7月20日前由你方送至我方,货到后即付款。
请三日内电复。
”木器厂当日回电称:“同意供货。
最低价格为8000元/套。
因我方运力紧张,不能送货,请你方自提并付运费。
5日内电复。
”商场对此回电犹豫不定,未及时答复。
7月中旬开始,实木家具市价见涨。
7月20日商场急忙组织车辆到木器厂提货,要求木器厂按7月6日所复电函中的条件供货。
但此时,厂方库存的实木家具已大部分售出,仅剩10套,木器厂同意商场按上述条件提走10套现货。
商场拉走10套现货后,仍要求木器厂在7月底前按同样条件供应另外10套家具,但木器厂未予理睬。
此后,商场多次催货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木器厂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试分析:(1)如何认定7月3日木器厂的推销行为和7月6日商场和木器厂的相互致电行为的性质?(2)木器厂与商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为什么?(3)你认为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2、2004年6月15日,A公司董事长王某代表其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器设备转让合同。
合同规定:合同价款为95万元,A公司于同年7月10日交货,B公司于收货后15日内付款。
在交货日前的7月1日,王某了解到B公司因拖欠多笔债务而正疲于应诉,有资不抵债倾向,遂通知B公司停止交货并要求B公司提供付款担保,B公司拒绝了担保要求。
于是,王某以A公司名义向B公司发出书面通知,提出解除合同,但B公司不同意,坚持要A公司供货。
双方为此相持不下,B公司遂以A公司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
A公司收到法院传票后,则以该合同无效为由拒绝出庭应诉。
法院查明:(1)A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处置固定资产,须经公司董事会决议。
而该合同为董事长王某擅自签订而未经公司董事会商议;但对此B公司并不知情。
(2)B公司确已负债累累,诉案缠身,且已资不抵债。
试分析:(1)该设备转让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对A公司拒绝交货行为应如何定性?依据如何?(3)对王某以A公司名义解除该合同的行为法院应否予以支持?为什么?3、服装工业公司(甲方)与某纺织厂(乙方)于某年初签定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乙方于同年4月底供应甲方一批夏季服装面料,总货值为60万元,并约定违约金比例为5%。
甲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预付了乙方定金5万元。
同年4月中旬,乙方告知甲方:因生产原料供应紧张,不能保证约定的供货,要求解除合同。
甲方接到通知后未作答复,而为保证服装生产,紧急从别处购进了同类面料,但因差价等原因造成经济损失4万元。
4月底,甲方找乙方交涉,要求其赔偿损失;乙不同意,理由是彼此的合同关系已于4月中旬随解约通知到达甲方而解除。
纠纷发生后,甲方诉至法院。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试分析:(1)乙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2)对此案中乙方通知对方解除合同的行为应如何定性?(3)你认为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