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钱不吃零食》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班会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杜绝乱吃零食现象。
2、学会合理利用自己的零用钱,把钱花在有价值的地方。
培养节约每一分钱的习惯,储存自己的零用钱,做自己的小管家。
3、约束学生在校内、班内乱丢食品垃圾的习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
二、班会准备:1、让学生调查和登记班上常吃零食学生人数及零食种类。
2、怎样区分合格食品和假劣食品?3、活动“讲、学、算、做”(讲三个勤俭节约的故事;学一句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算一次身边资源浪费的数字;做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
)5、讨论:零用钱怎么花?6、自编节约童谣。
三、活动过程老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经常给孩子零用钱,孩子有时早上不吃饭,去卖店买小食品,大家发表意见,这样做好不好?自由回答。
(一)、宣布活动开始。
班长:“节约用钱,不乱吃零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现场调查:班长:调查班上吃零食的人数、零食种类的调查结果向大家公布。
班长:同学们,我们班吃零食的现象的确令人担忧,是不是生活条件好了,就可以乱吃零食,甚至以零食为主食?吃零食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哪些食品才是合格的?下面请大家看一则录像。
(三)、课件展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班长: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知道了平时大家买的小吃多是不合格的、不卫生的垃圾食品,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
小品《零食大王》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启示。
(四)、小品《零食大王》内容大意是:(班上有一名男学生,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地上边打滚边嗷嗷地叫,两名学生被送到诊所。
经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
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辣条、方便面等。
)班长:刚才这个小品令大家捧腹大笑,笑过之后,我们都看到了零食吃多了会影响胃口,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带来各种疾病,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吃完的食品袋到处乱丢,造成环境污染。
真是害处多多!(五)、多种形式讲节约故事:1、先找一生讲:总理勤俭节约故事:2、再找一生讲:民间节约故事:3、最后找一生讲:自己父母勤俭持家的故事。
班长:几个故事听完了,我们真是惭愧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勤俭持家的吴家兄弟以及我们的父母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们也要从小养成这种勤俭的好行为。
自由说说勤俭持家的名人名言:如:(内容如下)生1: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生2: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
生3: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
生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生5: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3、算一算班长: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
那我们有没有算过:吃零食花了多少钱呢?大家一起来算一笔帐。
以一人一天一毛钱计算:(一年365天,一人365毛即36.5元,全班17人共620.5元,全国13多亿人,约474.5亿。
)班长:这是一笔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全班:我们太浪费了!班长:是啊!对于还不会挣钱的我们来说,不吃零食就等于赚了一笔大钱!(六)、下面我们来说说怎样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找几名学生回答)1:把零花钱存起来。
2:积攒的零花钱可以买一些有益的书籍。
3:把平时的零花钱攒下捐给有困难的人或灾区人民。
(七)、我们是怎样用钱的?1、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表:怎样节约用钱?2、主持人适时评说同学的发言,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发言。
4、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分析:不同的花钱办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5、经过分析后,你决定为自己选择怎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零用钱才能做到节约?班长:我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
当然,我们不仅节约用钱,还要节约一切能源,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八)、齐诵节约童谣。
小水滴,一滴滴,汇成江河长千里,小米粒,一粒粒,堆成粮堆高千米,零花钱,一分分,积攒起来千万万,小水滴,小米粒,零花钱,积少成多了不起。
小朋友,要牢记。
一滴一粒,一分一毛,要爱惜。
节约用钱很重要,人人都应做得到。
要想知道怎节约,那就听我慢慢说。
红包利是存银行,平时零钱要积攒,垃圾食品要远离,健康、卫生最重要。
(九)、班主任讲话班主任:通过这节班会课,你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同学来谈谈。
(内容参考如下:只要围绕节约用钱就可以)1:认识到自己以前每天要花几块钱买零食真是太浪费了,而且吃多了零食就没胃口吃饭了,以后一定要克制自己不吃那些垃圾食品。
2:不仅要控制自己不吃零食,节约用钱,还要做节约宣传员,让更多的同学节约用钱。
3:认识到我们应该马上控制吃零食,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校园、班级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的认识不浅哪!希望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大家都能有深刻的认识,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节约用钱,不吃零食;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就算要花,也要花得有价值。
同时还要节约一切能源,做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
(十)、宣布班会活动结束。
附录:故事如下:1、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2、内容是:(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3、略。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以他们的行为业绩赋予节俭更丰富意义。
唐朝的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臣,曾先后上书指出唐太宗的过失,他在《谏太宗十思疏》里,提出欲“求国之安”必“戒奢之俭”的观点。
臣春: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
晓辉:骁勇善战的抗日将军左权,更以一段“将军补鞋”的故事传为佳话。
文权: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
杨威: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36路烟尘,72家反王。
一帆: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民焉能不反,国焉能不亡?乙:今天,节约离我们有多远呢?还是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我们身边的事吧!甲:水龙头哗哗作响无人问津,教室中“人去屋空”依旧灯火阑珊、电扇转不停。
乙:学校里发的十几本笔记躺在小柜里睡大觉,而我们用的是另买的精美练习本,一个本子只写了几页,一页只有几个字,就已经进了垃圾桶。
甲:擦脸擦手用的不是手绢,而是一次性的面巾纸,一天就要好几包。
乙:上面列举的这些现象,请大家畅所欲言,就此谈谈各自的看我们同学的家庭都不错,父母挣了许多钱,但他们自己却舍不得花,我爸还常常给我讲他们小时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故事呢!因为他们知道挣钱不容瑞伟:以前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因为穷啊!但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请问,这种情况下还提什么节俭呢?章翔:对,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是市场经济。
现在的流行词语是提前消费、促进消费。
如果没有一个家庭把小彩电换成彩霸,那么电视机怎能生产出一台新彩霸;如果没有一个家庭把二室一厅的楼房换成别墅,那么房地产商怎么搞新的开发?假如没有一个家庭把来客带到饭店,那么是不是有许多饭店就要关门了?夏天:以上几名同学的发言,我概括起来就是这样:过去我们提节俭是因为我们穷,现在条件好了,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能再抱着过去的旧观念、旧传统不放了!上朋:我承认我们的生活是比以前好了,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是不是?孝良:咱不说外国人的事,就说咱们国家。
我们的生活是好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国家还有非常贫困的地区,非常贫苦的兄弟姐妹,在这种情况下,你还随便花钱,你的同情心何在?不要忘了,我国还有6000多万人在贫困中挣扎,还有大量因贫困辍学的孩子们期盼着重返校园。
其塔:让我来给大家算笔帐!先说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12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200万,一年就能节约40多亿,就能建起4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800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何况,在咱们学校每人每天浪费得何止是几角,有时是1元,甚至几元!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少花一点,凑在一起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啊!国通:节俭就是要让钱发挥最大的效用。
打个比方吧,把100块钱给一个富翁,就像一张废纸,没什么大用处;而你把这100块钱给一个贫困者,他就能吃上几天饱饭,这100块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00块钱,可以只值一分,也可以发挥1000元的作用。
我们家里都不缺钱,买一件衣服吃一顿饭的钱根本不算什么,把钱捐给希望工程,让一个儿童上学,他长大后给社会的回报可就不止100元、1000元。
良福:我认为应该节俭,如果我们不节俭,整天花钱大手大脚,今天花50,明天花100,而到最后你一旦没有这么多钱时,你就会想用别的渠道得到钱,那别的渠道可能就是违法犯罪,去偷去抢,那些违法犯罪的人,大都是从小花大钱,到后来没钱花才走向犯罪的!所以,我认为从小就应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勤校:我也来给大家算一笔帐:我们上学就交1。
3万元,每学期5000元,三年就是4万多,还有三年高中、四年大学,同学们,自己好好算算这笔帐吧!父母积攒的这笔血汗钱容易吗?飞枫:我们的父母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挣了一些钱,可这都是血汗钱。
他们觉得他们的学生时代被耽误了,所以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因此把我们送到条件最好、师资最强的实验中学。
可我们却在这比吃比穿,比阔气,辜负了父母的一番心意。
“比学习、不比吃穿”总结了校园七大浪费行为:甲:一、忘记关紧水龙头乙:二、肆意攀比高消费甲:三、不随手关灯和电风扇乙:四、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甲:五、浪费粮食不在乎乙:六、光线明亮仍开灯甲:七、浪费纸张用一面面对日常生活的这些浪费现象,我们也许早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