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考试试题A卷

基础化学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15×2分=30分)1、用半透膜将0.10 mol/L Na 2SO 4溶液与0.10 mol/L NaCl 溶液隔开时( A )A .水分子由Na 2SO 4 溶液向NaCl 溶液渗透B .不发生渗透现象C .水分子由NaCl 溶液向Na 2SO 4 溶液渗透2、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C )A .n=2,l =1,m=0B . n=,l =2,m=1C .n=2,l =2,m=lD .n =3,l =2,m=23、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之所以要进行杂化,其原因是 ( C )A .进行电子重排B .增加配对的电子数C .增加成键能力D .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4、下列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大的是( A )A . 0.10mol?L -1HAc -0.10mol?L -1NaAc 溶液B . 0.050mol?L -1HAc -0.050mol?L -1NaAc 溶液C . 0.15mol?L -1HAc -0.050mol?L -1NaAc 溶液D . 0.075mol?L -1HAc -0.025mol?L -1NaAc 溶液5、元素X 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为nS n nP n+2。

则可判断该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C )A .4B .3C .2D .56、下列溶液,凝固点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为( C )(1)0.2 mol/L NaOH (2)0.1 mol/L C 12H 22O 11(3)0.25 mol/L NH 3 (4)0.15 mol/L BaCl 2A .(3)>(1)>(4)>(2)B .(2)>(4)>(1)>(3)C .(2)>(3)>(1)>(4)D .(4)>(1)>(3)>(2)7、人体血液中的缓冲对不包括( B )A .H 2CO 3-NaHCO 3B .NaOH- HClC .NaH 2PO 4- Na 2HPO 4D .H 2CO 3-KHCO 38、下列方法测定溶液的pH 时,结果最精确的是( C )A .酸碱指示剂B .pH 试纸C .pH 计D .以上答案都不是9、下列配体中,能与中心原子形成六元环螯合物的是(C )A .NH 2CH 2NH 2B .NH 2CH 2CH 2NH 2C .NH 2 CH 2CH 2CH 2NH 2D .NH 2 CH 2CH 2CH 2CH 2NH 210、N 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D )A .三个σ键B .三个π键C .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D .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11、关于氢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E )A .氢键不仅可在分子间形成,也可在同一分子内形成B .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C .氢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D .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一般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E .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一般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12、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C )A .CH 4B .CO 2C .H 2SD .BeCl 213、人体血浆中平均每100mL 含19mgK +,则血浆中K +浓度是(C) A .4.87×10-1mol·L -1 B .4.87×10-2mol·L -1C .4.87×10-3mol·L -1D .4.87×10-4mol·L -1E .4.87×10-5mol·L -114、若使HAc 的解离度和溶液pH 均减小,可向溶液中加入(B )A .NaOHB .HClC .H 2OD .NaAc15、配离子[Co (en )(C 2O 4)2]-中,Co 3+的配位数是( D )A .2B .4C .5D .6二、填空题(15×2分=15分)1、活度是指 (1) ,0.1mol?L -1NaCl 溶液中,Na +的活度 (2) Cl -的活度,它们均 (3) 0.1mol?L -1。

2、向HAc 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 ,则会使HAc 的解离度 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 同离子 效应;此时溶液的pH 减少 (增大或减少)。

3、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沸点升高 、 凝固点降低 、 溶液渗透压力 ,它适用于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 的稀溶液。

4、有一种钴的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o (NH 3)3?Cl?SO 4,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AgNO 3溶液无沉淀生成,加入NaOH 无氨味,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12) ,命名为 (13) ,中心原子为 (14) ,中心原子配位数为 (15) 。

三、判断题(10×2分=20分)1、向HAc 溶液中加入浓HCl ,因发生同离子效应,溶液中的[H +]降低。

( F )2、水中加入强酸,水解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少,因此水的离子积减少。

( F )3、血浆中所含小分子和小离子的质量低于胶体物质的质量,所以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力比胶体渗透压力小。

( F )4、在0.2 mol·L -1HCN 溶液中加水稀释一倍,其浓度减小一倍,pH 值也将减小一倍。

( F )5、若原子中某一电子处于n =3、l =2、m =1的运动状态,则该电子是3p电子。

( F )6、胶体分散系一定是多相体系。

( T )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既能给出H+,也能结合H+。

因此,两性物质的水溶液为中性。

( F )8、在配位化合物中,内层与外层之间是以离子键相结合的。

( T )9、由于相同构型分子物质的熔点、沸点随分子量增加而升高,所以各种卤化氢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HF<HCl<HBr<HI。

( F )10、稀释缓冲溶液时,c碱/c酸的比值不变,因此稀释对缓冲溶液的pH值无影响。

( T )四、简答题(3×5分=15分)1、在临床补液时为什么一般要输等渗溶液?所谓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输液时,若Π补液>Π血浆,红细胞内液将透过细胞膜向外渗透,造成红细胞皱缩而产生质壁分离;若Π补液<Π血浆,补液中的水分子将透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造成红细胞胀破而产生血溶现象;只有当Π补液= Π血浆时,细胞内液才能与补液处于渗透平衡,故临床补液时一般要输等渗溶液.2、什么是电泳?电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做蛋白质纯度的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可以将分子大小相同而带不同数量电荷的物质分离开,并且还可以将带相同数量电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层析方法和电泳方法,可以检出10-9~10-12g的样品,且重复性好,没有电渗作用.2.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免疫电泳可用于①检查蛋白质制剂的纯度;②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组分;③研究抗血清制剂中是否具有抗某种已知抗原的抗体;④检验两种抗原是否相同.3、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如何发挥缓冲作用的?举例说明为什么正常人体血液pH 能保持在7.40±0.05范围内。

1.影响缓冲溶液的pH的因素有共轭酸的pKa和缓冲比,由于缓冲比处在对数项中,对pH值的影响较小,故不是主要因素,所以,共轭酸的pKa 是决定冲溶液pH 的主要因素。

2.缓冲溶液能起缓冲作用是与它的组成有关的。

是由弱电解质离解平衡来调的。

例如由HAc 和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c 和Ac-离子,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H+)时,溶液中含有的大量的Ac-离子可以结合形HAc 分子;反之,当向这种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碱(OH-)时,OH-将与中H+结合形成水,大量存在的HAc 将离解出H+以补充被OH-结合掉的H+。

以溶液中H+的浓度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就是缓冲作用.3.正常人体血液中碳酸缓冲系最重要,正常比值溶解 ]CO[]HCO[23? =20:1,故: pH =pKa , +lg 溶解 ]CO[]HCO[23?=6.10 + lg 1 20 =7.40 人体依靠HCO3-+H+ CO2+H2O 平衡的移动及肾和肺的生理功能,可抵抗血液中外来的少量酸 碱,而使pH 能保持在7.35?7.45范围内。

五、计算题(2×10分=20分)1、临床检验得知患者甲、乙、丙三人血浆中-3HCO 和溶解态CO 2(aq)的浓度如下:甲 [-3HCO ]= 24.0 mmol·L -1,[CO 2(aq)] = 1.20 mmol·L -1乙 [-3HCO ] = 21.6 mmol·L -1,[CO 2(aq)] = 1.35 mmol·L -1丙 [-3HCO ] = 56.0 mmol·L -1,[CO 2(aq)] = 1.40 m mol·L -1已知在血浆中的 pK a1(H 2CO 3)=6.10,试分别计算三位患者血浆的pH 。

并判断谁为酸中毒,谁为碱中毒,谁为正常?2、临床上用来治疗碱中毒的针剂NH 4Cl (M r = 53.48),其规格为20.00mL 一支,每支含0.160 0g NH 4Cl ,计算该针剂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在此溶液中红细胞的行为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