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30_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汤山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_中原文化__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江浙行省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行省__行省。
4、_____1667_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__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_天京_____省和____苏福_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_徽派____风格。
8、___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_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_淮河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__紫砂陶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__2800___年的周____淹城_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___”。
16、无锡__薛氏__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17、东晋在南京始建__太学__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18、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_史学馆、文学馆_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19、最早创办的____茅山__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20、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_沛地____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21、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__越城___ (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22、苏州__草鞋山__遗址、淮安_青莲岗__遗址、高邮_龙虬庄_遗址等均发现了稻作遗1址。
23、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__江淮_____语区和吴语区。
24、在道教发展与变革史上,吴地方士_葛洪_、陆修静和_陶弘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5、陆机的《__文赋__》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
26、钟嵘的诗歌评论专著《_诗品_》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27、南唐后主___李煜____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
28、黄河夺淮入海给___苏北__地区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江南的经济开始超过了江北。
29、江苏境内科学家___沈括____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30、元朝重修大运河,奠定了江北运河沿线在全国的运输枢纽地位,使当时的南京、苏州、___扬州____列名世界十大城市。
31、金坛人__段玉裁____的《说文解字注》为其一生最得意之作,历时30余年方成。
32、兴化人___施耐庵____的《水浒传》、淮安人___吴承恩____的《西游记》、寓居南京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名作。
33、南京市鼓楼区______北阴阳营________的原始村落遗址表明,大约在___6000年____年前这一带已有原始居民耕作生息。
34、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置____金陵___邑(今清凉山附近),南京始有第一个行政地名。
35、南京明城墙以__花岗石_____为墙基,全长35.267公里,总长度为世界第一。
36、三国时镇江称“京口”,南朝宋代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___润州____”。
37、镇江方言属于_江淮______方言,但带有明显的向吴方言过渡的特征。
38、镇江“三山”指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
39、苏州城建早、规模大、变迁小,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___春秋____时代的位置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40、苏州_拙政园、留园_、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41、无锡深得长江、太湖、古运河的水运之便,__明清___时期即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42、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___二泉映月__》、《听松》、《寒春风曲》等。
43、蠡园,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___西施___泛舟于蠡湖,因留恋此地美景不忍离去而得名。
44、常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圩墩、___三星村____、新岗、寺墩等均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45、____苏轼___,先后十一次旅居常州及常州府所属宜兴,最后病故于常州顾塘桥。
46、唐代的____扬州___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
47、扬州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发端,_____邗沟__是古运河的最早一段。
48、扬州____个园___,以其雅健的独特风格享有盛名,与苏州______拙政园_____、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49、泰州素有“鱼米之乡”、“生猪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_”之称。
50、明代泰州人___王艮____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最著名的哲学流派。
51、黄桥烧饼,本为___泰兴____市黄桥一带挑夫的快餐,因《黄桥烧饼歌》而传名大江南北,并入选开国大典国宴。
52、帝尧封黄帝后裔篯铿于今徐州市区建大彭氏国,因此徐州已有_5000_多年文明史。
53、徐州的汉__画像__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_石雕__,并称“江苏文物三宝”。
54、早在_五六千_年前,淮安境内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_青莲岗文化”遗址。
55、淮安_茶馓__,制作始于唐,成名于清,选用面粉、麻油、精盐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56、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改___宿豫____县为宿迁县,沿用至今。
57、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后院有__项王_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58、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__张謇__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59、南通__狼山_____火把节,每年元宵夜举行,是汉族唯一的火把节。
60、南通仿真绣,创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_沈寿______。
61、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___盐渎____县,为盐城置县之始。
62、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___大丰市_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
63、民国时的江苏省于连云港埠设__连云_____市,为建制最早的省辖市之一。
64、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___东汉_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
二、名词解释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6、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
7、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8、吴中四才子: 明代中期诗坛有“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
9、南京云锦: 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典雅,色彩富丽堂皇,宛如天上瑰丽、璀璨的云霞,故名云锦。
10、上党挑花:是镇江一些地区妇女日常习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独具魅力。
11、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明末,清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与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刻年画”。
12、彭祖墩遗址: 出土了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釜、陶鼎及一大批玉器,距今约6000至7000年。
13、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14、项羽戏马台遗址: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南山上构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
15、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清代为镇压淮河水患,始名镇淮楼。
16、明代酿酒作坊遗址:发现了明末清初古酿酒作坊遗址,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以及酒坛、酒壶、酒杯、酒糟等与酒有关的器物。
三、简答题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财富。
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清代苏南已经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气候条件。
2、事尽其心:江苏人做事唯精而弃粗,小心谨慎,事事推敲,信奉务求认真的求善之道。
3、人尽其才:江苏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引、人才的发挥,如明代状元89人中有16人出于江苏,清代状元112人中有49人出于江苏,江苏的人才之盛可见一斑。
3、江苏经济文化有哪些特征?一是均衡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这三大经济领域中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是充满活力,历史上,江苏经济始终处于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形态中,即使是在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的打击后,也可以最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