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飞轮组教案
能区分出两种曲轴支承的不同。
能认知平衡重及曲轴油道。
使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
能归纳填写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循环表。
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达成目标
课堂评价
完成评价工作页
分组填写,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反馈。
掌握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
课堂小结
1、曲轴的作用及曲轴的结构
2、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
播放视频,引入新课
结合图片,学生指认。
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对新课内容产生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达成目标
任务展开一
填写工作页
填写工作页
任务展开二
填写工作页,完成工作循环表
知识拓展
一、曲轴
1、曲轴的作用
曲轴的主要作用是将活塞连杆组的动力为转矩,通过飞轮传到汽车的传动系;曲轴驱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
2、曲轴的结构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块、前端轴和后端凸缘等组成。
(1)曲拐
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的曲柄及相邻两个主轴颈构成一个曲拐。
曲拐的数量
(2)曲轴支承
全支承曲轴
非全支承曲轴
(3)平衡重
曲拐的对面,补偿活塞和连杆的质量,来平衡曲轴的离心力及其力矩。
曲轴油道
(4)曲轴前、后端
曲轴前、后端结构
态度
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养成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
曲轴的作用及结构组成
教学难点
四冲程发动机做功循环
教学资源
实物:四根曲轴、四组V型铁,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手段
小组讨论,讲练结合,工作页填写,运用实物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达成目标
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
讲授新课
复习巩固: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导入: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活塞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
曲轴飞轮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飞轮、正时齿轮、带轮和曲轴扭转减振器等组成。
根据图形及实物,学生说出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问题:曲轴后端凸缘安装飞轮的螺栓孔为什么是不均布的?
二、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
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各缸都应发火一次,发火间隔角720°/i 。
发火顺序1—2—4—3的四缸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曲轴的材料
锻钢和球墨铸铁
讲授。回顾视频,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预习,结合实物,分组指认曲轴各主要组成部分,在工作页上填写。
说明:“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指相关教学设计说明,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用等。
曲轴飞轮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页
1、对照实物,认知曲轴,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2、对照实物,填写曲拐的构成。
(1)
(2)
(3)
3、完成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做功循环表(1—2—4—3)
教 案
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授课班级
汽修一(3)班
课 题
曲轴飞轮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授课日期
周五 第2节
课 次
16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
1、记住曲轴飞轮组的组成零件;
2、概述曲轴的作用及曲轴的结构组成;
3、归纳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循环。
能力(技能)
1、能对照曲轴实物,认知曲轴的结构组成;
2、会分析四冲程发动机做功循环。
讲授、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及技能。
课外作业
填写发火顺序为l—3—4—2的直列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循环表。
教学后记
通过分组观察、认知实物,完成工作页,学生对于曲轴的作用和结构掌握情况较好,但由于时间安排较紧,学生对于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有所欠缺,下次课加强复习巩固。还应注重加强学生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乐教乐学。
根据图片及实物,启发学生分析,填写工作页。
启发学生对比分析,自己找出两种支承的不同。
实物演示、启发思考。
各小组在实物上找出油道,并展示。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学生点评。
提出问题,观看动画,学生分析、填表,教师点评。
讲授
能理解并说出曲轴的作用。
提高参与意识,能说出曲轴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操作中具有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