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
IGSS、CSA、EnVision、LSAB、PAP
SP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
SABC法:使复合物与生物素产生亲和力
ABC法:使抗生素和生物素加第二抗体产生亲和力
所有浆膜
基底膜标志
层粘蛋白
laminin
血管基底膜
嗜铬细胞
铬粒素
CgA
嗜铬细胞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HMB45和S-100
黑色素瘤
三,淋巴造血肿瘤标志
白细胞共同抗原
LCA
B、T、组织、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标志
CD21、CD45RA、BLA
T淋巴细胞标志
CD3、CD45RO、ALK
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对于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最大优点是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和代谢结合起来。
免疫组化抗体
一,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广谱上皮细胞标志
细胞角蛋白
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
腺癌
上皮特异性抗原
ESA
鳞癌
癌胚抗原
CEA
腺癌
选择性上皮标志
甲胎蛋白
AFP
肝细胞癌
乳腺癌抗原
BRCA1
乳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前列腺癌
卵巢浆液腺抗原
CA125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TG
甲状腺癌
二,间叶源性肿瘤标志
广谱间叶肿瘤标志
波形蛋白
vimentin
癌与肉瘤鉴别
肌源性肿瘤标志
结蛋白
desmin
横纹肌和平滑肌
横纹肌肿瘤标志
Mg
横纹肌
平滑肌肿瘤标志
SMA
平滑肌
纤维组织肿瘤标志
CD68
恶性纤维组织
血管源性直流标志
血管内皮
FVIII、CD31、CD34
血管内皮
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钙结合蛋白
Calreti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