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6、土地改革(1952年完成) --中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二、进入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
——标志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确立
改造对象
改造方式
农业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重点: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成就: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武汉长江大桥等
4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 发射 5、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6、 时代楷模(五、六十年代) (1) 乐于助人的解放军战士——雷锋 (2)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3)铁人—— 王进喜
※(4)两弹元勋—— 邓稼先 (5)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改革开放的年代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2)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 解放初期的外交政策: 1 、毛泽东的三条外交原则 2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改革开放后 的外交新战略: 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三) 外交成就 ※1、1971年,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3、2001年,上海APEC会议召开 4、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美国推行“冷战”的原 因① 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② 美苏势均力敌
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 对战争
目的: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拉开了”冷战”序 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
志
※冷战的表现
1、“北约”和“华约”组织的 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 志。 2、柏林墙的修建
※三、失误与挫折
(一)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1958年)
(1)“大跃进”运动 (2)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的主要表现: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 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原因)
(4)大跃进的影响:
第一单元 复习课件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第一课
——“两极与冷战”
中考考点: 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冷战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 结束的标志。
一、《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
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 “冷战”与美苏争霸
1.“冷战”的含义 2.美国推行“冷战”的原因、目的。 3.“冷战”开始的标志。 4.“冷战”的具体表现 :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违背经济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 失。
(5)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违背经济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二)政治失误——“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
(1)原因: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 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
(2)结束标志: 1976年,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粉碎。
(3)影响:
※民主、法制被践踏; ※大批群众、干部遭迫害; ※传统文化被摧残; ※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四、“两弹一星”精神永驻
※1、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 1、和平问题 2、发展问题
3、古巴导弹危机
4、美苏军备竞赛(核竞赛) 5、越南战争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抗美援朝的胜利、肃清反革 命、进行土地改革社会主义 正 三大改造 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国防科技工业迅速发展, “两弹一星”成功 失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 误 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一、巩固新生政权
(二)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实行)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外开放: (1)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1980年,我国在广东 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8年,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2) 对外开放的过程:——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3)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① 吸收外资 ②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③ 扩大对外贸易
二、“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概念、提出者、目的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4、台湾问题及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形成: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清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造成两岸的分离
一、改革开放的年代
(一)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
(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2)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2、意义:
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 历史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新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改革开放
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1、抗美援朝( 1950年—1953年)
(1)原因:① 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② 应朝鲜政府的请求
(2)目的: 保家卫国 (3)军队名称: 中国人民志愿军 (4)战争结束: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5)胜利意义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肃清残敌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3、和平解放西藏 4、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5、恢复发展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