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治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长治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长治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6题;共12分)1. (2分)句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是()A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

B .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kǎn)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C . 募有能捕之者,当(dāng)其租入。

D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āng),为屯长。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藏污纳垢粗制烂造长吁短叹B .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油光可签C . 盛气凌人不可名状无所事事D . 暗然失色光大门楣正襟危坐3. (2分)阅读课文《蒲柳人家》,对划线的字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里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

咬牙切齿————形容极端愤恨或仇视。

B . 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老眼昏花————指老年人视力模糊。

C . 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

D . 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

掂量————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 . 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 . 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5. (2分) (2017九上·东台期中)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①“东台”地名的原先含义,便是东部那一片地势又平又高的地方②东台西部成陆较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和淮河东流入海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不断向海延伸③东台地名的出现与该地的地貌形成和特征有关④东部则由于季风的影响和海潮的壅塞,堆起了由南向北的沙岗⑤唐代大历年间修筑的常丰堰和宋代范仲淹兴修的捍海堰,均在这条东冈堤上⑥大约在距今3000年时,又形成了一条东冈沙堤,约在2000年前露出海面A . ②⑤⑥①③④B . ③②④⑥⑤①C . ③①②④⑥⑤D . ③①④⑥②⑤6. (2分)文化积累——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唐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和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他和朱赫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C .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对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知识是第一位的。

D .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齐国)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8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

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共3题;共29分)8. (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9. (1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3)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10. (9分) (2019七上·江宁月考) 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2)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5)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时令中蕴含着新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说明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 (25分) (2019八下·岳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冬韵①十二月,冬天彻底拉开它的大幕,正襟危坐。

那些严寒中的生灵都已准备妥当,开始接受它冰冷的训令了。

②清晨,太阳升起时格外庄严,殷红布满整个东方的山脊,在冬日短暂的白昼中,这是最神圣的时刻,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

暴躁的猪獾在艰难地吃完河边的最后一批根茎之后,沮丧地离开了,冬天把几乎所有的宴席全部解散。

现在,是天和地畅谈的庄严时刻,那高悬的蓝空,以从未有过的平和之态俯瞰大地,阳光以更精纯的色质倾向原野,草木、鸟雀不再接受它的温度,我的心仿佛也被带入到那浩渺的天空中聆听晨曦的谆谆教导。

③寒流在十二月接踵而至,整个高原犹如矮下去一样。

风开始肆虐,朝高地猛吹,登上任何一个制高点,远处沉闷的“唰唰”声一阵接一阵从光秃的树枝间袭来,又向远处掠去。

④冬天的风是矫健的。

行走在这儿,身体任何裸露的部分都会被无情地告知,让人瑟瑟发抖,仿佛必须蜷缩在思想的深处才可获得温暖。

不论什么树木,在这个时节,几乎都成了一色,不走近观察,无法辨别。

这不是一个发表自我的日子,是寒风执掌大自然政令的时期,那激起自我意识的暖流还远在后头。

但寒风对树木来年哪一枝焕发生机都了如指掌,树上的枯枝碎屑不时被清理而掉落下来,厚厚的堆积成一层,它要为春天的新芽疏通路障。

无论沟壑,还是渠湾,都会被透明的阳光从早到晚一一光顾,不会有哪一块被忽略。

凛冽的风和明亮的阳光是构成冬日的主要内容,前者像严厉的父亲,鞭策、激励我们接受考验、鄙歪弃邪,后者则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自始至终用温情滋养着我们。

⑤在十二月,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抛洒下来,从南到北,都盛满了澄明的光瀑。

先前被烟霾尘封的寰宇,现在,开始热烈地欢迎新世界的到来。

清晰、透亮的自然界都在为步入下个纪元而容光焕发。

目及这辽远的高原地质,一座座雄浑的山峰延绵无际,清晰可辨,就连山崖上的光影都折射出分明的性格,这些山体的巨大棱角要尽情欣赏它自己不屈的气魄了,现在是它们展示其骨骼和力量的时刻。

⑥只要站得够高,就可以望得更远,胸怀也一下子无比豁达起来,浑身暖烘烘,阳光中仿佛蕴含着警醒的颗粒。

站在这阳光浸满的世界,无形中充满了强烈的伟人情怀,再不必耽于世俗的纷扰和纠葛了,此刻,我和大地都披上了这荣耀的光辉。

⑦十二月是自然在一年中驶向终点的最后一班列车,它放缓了速度,不会有任何事物被丢下,所有细节都会被以最精简的方式保留,如同远游者浪迹他乡的行囊。

置身于十二月的荒野,那些儿女情长被冬日的筛网一并抖落,一种更直接、更永恒的思想浸透着我的骨骼。

(1)文中多处描写风,你能说出冬天的风有什么特点吗?(2)选文开头说“那些严寒中的生灵都已经准备妥当,开始接受它冰冷的训令了”那些严寒中的生灵是怎样接受“冰冷的训令”的?(3)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

(4)第④段中划线词语“疏通路障”指的是什么?(5)有人说“阳光”是本文的文眼,请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五、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2. (15分) (2019七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