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题目: 无缝针织服装的现状与前景分析所属系、部 : 纺织工程学院摘要无缝服装行业是区别于传统服装行业的新兴服装行业。
本文从无缝针织技术出发对无缝针织技术与无缝针织服装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从无缝技术发展、技术应用、行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无缝针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原料供应、染色技术改进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了现在国外的无缝针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与市场容量,同时结合无缝针织服装的技术优势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个分析。
关键词:无缝服装,无缝技术,产业集群,前景ABSTRACTSeamless apparel indust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new garment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garment indus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mless knit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eamless knitted garment seamless knitting technology was summarized, and the seaml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amless knitted apparel industry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raw material supply, dye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home and abroad now seamless knitted appare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market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seamless knitted garments of which is an analysis.KEY WORDS:Seamless apparel, Seamless 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 prospect目录前言 (1)1、无缝针织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3)1.1无缝针织的发展历程 (3)1.2无缝针织服装行业分析 (4)1.2.1中国无缝服装行业发展沿革 (4)1.2.2中国无缝服装行业产业集群 (6)1.2.3无缝针织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9)2、无缝针织服装发展前景分析 (11)2.1无缝针织优势分析 (11)2.1.1无缝针织技术优势 (11)2.1.2无缝针织服装的特点 (12)2.1.3无缝针织生产模式优势 (14)2.2无缝针织服装前景分析 (14)2.2.1全球行业市场容量测算 (14)2.2.2影响无缝针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因素 (15)2.2.2无缝针织服装发展趋势 (17)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辞 (21)前言针织服装相对于梭织服装,具有轻松舒适、活动自如、柔软贴身和无束缚感的特点,在日常服装消费中占据了近2/3比重。
传统针织工艺需要对针织衣片进行缝合,而缝合的厚度及缝痕会影响针织服装特别是紧身、束身型针织服装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为解决缝合工艺对于紧身、束身款针织服装(当时主要是衣)的不适感和外观破坏性,无缝针织工艺应运而生。
无缝针织,又称“三维立体一次性成型针织技术”,其生产过程是以人体曲线数据库和人体生理机能需求的数字化模型为基础,依托电脑辅助设计工具完成款式设计,采用工业智能数字化控制技术,使纱线以“立体的、一片的”造型结构直接从工业针织机器上成为服装产品,是一种数字智能化的现代服装生产技术。
简言之,无缝针织技术就是使用专用无缝针织设备,运用电脑的数字化模拟功能,以三维立体形式生产的一次性成型服饰,使颈、腰、臀等曲线部位无需缝合,可以做到从纱线到成衣直接完成。
无缝针织技术起源于欧洲,1984年意大利Sangiacomo公司(无缝织机生产商)与以色列Tefron(全球最大的无缝服装制造商)开发了第一台无缝衣针织设备样机。
目前,随着无缝针织设备的逐渐推广,结合纬编大口径圆织机的技术特点,伴随现代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成熟和功能性纤维在无缝针织领域的应用,无缝针织技术逐渐在衣织造领域成熟、完善起来。
其应用领域已经从单纯的衣产品,延伸至纺织服装各个产品分支,并可以使用包括锦纶、涤纶、棉、羊毛、真丝、亚麻在的绝大部分纺织原料。
与无缝针织技术相比,传统针织机(主要是指针织圆机,包括多跑道单面、双面大圆机和电子选针大圆机)只能织造出成卷的平面坯布,然后通过染色、定型等多道后整理工序形成成品面料。
无缝针织技术分为纬编、经编及横机三种。
纬编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织物。
经编与纬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形成的线圈沿垂直方向或经纱方向排列,由相邻的纱线相互套接而成。
经编织物主要是弹性较强的化纤类服装和工业用成型布等,很难使用棉纱等弹性较弱的天然纤维来进行编织,其在编织时具有门幅的可变性和可调性。
纬编织物的纤维适用面更宽,除各种化学纤维(如锦纶、涤纶、丙纶、氨纶等)外,也可用棉纱、莫代尔等没有弹性或极小弹性的天然纤维来进行编织;纬编织物的宽度变化不是靠收放针(横机)或门幅(经编)的变化完成,而是靠纱线的弹性、牵伸比、织物的组织密度的变化和局部纤维力的改变来实现,因此纬编织物比经编织物具有更好的的多角度延展性和拉伸性,在强调贴体舒适的衣和功能性运动装领域,纬编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
无缝横机主要通过放针和收针来增减线圈横列而编织成型,无法在同一线圈横列实现不同的编织密度,因此用无缝横机织造的产品主要是组织结构立体感较弱、功能性需求不强,只需要简单平面图形效果的服装,如纤维较粗、网眼较大的毛衣等。
目前,无缝服装领域使用量最大的织造设备主要是纬编圆机。
虽然从无缝针织设备上直接编织出圆筒形产品已经具备了大部分成衣的特征,如曲线部位已经定型、最终尺寸已经确定、已装有弹性腰带、后整理裁剪口已标记、边线已经扎口等,但目前生产的无缝服装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少缝”服装,仍需附加一些简单的后整理工序。
以经编技术生产的无缝服装已经基本可以实现“织可穿”的技术效果,是一种无需后加工或后整理工序的“全成型整体针织加工技术”,但由于设备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的原因,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推广前的技术改进。
1、无缝针织服装行业现状分析1.1无缝针织的发展历程1984年,全球第一台无缝衣针织样机面世后,由于设备试运行不稳定,并未立即获得广泛的应用,直到1992年全球第一件无缝衣才由奥地利Wolford公司正式推向市场。
奥地利Wolford公司是全球顶级无缝服装企业,其产品主要定位高端客户的奢侈品;以色列Tefron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无缝服装企业,这两家企业是整个无缝服装行业的领先企业,其产品系列的更新代表着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轨迹。
未来,随着无缝服装产品“衣外穿”的设计开发趋势越来越明显,无缝服装对传统纺织服装的消费替代速度也将随之加速,最终无缝服装产品将成为传统针织服装,甚至梭织服装的重要补充。
图1—1 世界无缝服装发展史图1—2世界无缝服装发展史1.2无缝针织服装行业分析1.2.1中国无缝服装行业发展沿革1992年,无缝服装行业作为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服装行业和传统服装产业的升级方向,中国企业与奥地利企业同时进入该行业;2005年以后,中国无缝服装行业进入跳跃式快速发展期。
从1992年以来中国无缝服装行业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表1—1 中国无缝服装发展史受益于全球无缝服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2005年以来,中国无缝服装企业通过主动嵌入国际无缝服装产业链,使其从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到制造工艺水平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并开始尝试性进行自主品牌运营,整个中国无缝服装行业处于一个良性的高速成长期。
1.2.2中国无缝服装行业产业集群中国无缝服装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义乌、和三个区域产业集群。
1)义乌地区义乌无缝产业集群呈现出以义乌为中心,上虞、新昌、诸暨为外围发散形态,已经形成了涵盖从研发设计、配套生产到各种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2006年,义乌无缝服装产业集群就已经初具规模,当年义乌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无缝针织服装名城”的称号。
截止到2010年末,义乌及周边地区拥有7700余台无缝针织设备,约占全球设备总量的34%。
义乌无缝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有:A、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两极分化义乌产业集群主要由民营企业构成,企业规模分布呈现两极化态势:大部分企业属于中等及中等偏下的规模,无缝针织设备台数主要集中于20−40台、40−60台和80−100台三个区间;但以美邦纺织、棒杰股份、博尼服饰为代表的设备数量超过200台的大型、超大型无缝服装企业也全部集中于义乌及周边地区。
B、以商品流通为导向、区域配套能力强义乌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圈,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地之一,全球国际贸易采购商云集于此;义乌区域经济及义乌小商品城的特点造就了义乌无缝产业集群以商品流通为导向的特征,主要原材料(包覆纱)、配辅料和设备机配件的采购均非常便利,区域配套能力强;义乌邻近港、毗邻港,拥有全国最好的物流配送能力。
C、政府扶持力度大,融资环境好无缝服装是义乌市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扶植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义乌当地政府通过鼓励、支持无缝服装产业的发展逐步完成了对当地传统服装行业(如衬衣行业)产业升级。
金融危机后,全球围无缝服装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义乌区域集群无缝服装企业国际订单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当地政府计划在义乌工业园区建设全球无缝服装制造基地。
拥有国最好的区域融资环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发达,义乌本地无缝服装企业一直拥有良好的资金保障。
D、产业集群良好协作传统和行业协会积极推动下技术合作无论从产业链的横向协作还是纵向分工,浙商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具有良好的协作和沟通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整合效应明显,这是义乌无缝服装集群的发展态势明显好于和的重要优势。
义乌无缝织造行业协会,是中国无缝服装行业的第一个行业协会。
2007年,为了提高义乌无缝服装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无缝服装企业在技术、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建设一个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由义乌市无缝织造行业协会牵头,本公司董事长建伟作为协会会长全额出资并担任法人代表,在东华大学、理工大学、意大利Santoni公司及其大中华区总代理的技术协助下,设立了义乌市无缝服装科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