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冲
裁
填空题
1.
冲裁件的断面质量由
塌角 、 光亮带 、 断裂带 、 毛刺
4 部分组成。
2.
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
排样
。
3.
冲裁时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称为 搭边
侧搭边 。
和
4.
5.
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
的尺寸 小于 凸模尺寸。
当间隙较大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的尺寸
的尺寸 大于 凸模尺寸。
大于
小于
凹模尺寸,冲孔件
凹模尺寸,冲孔件
6.
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 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其中
间隙
起
主导作用。
7.
凸模刃口磨钝时,在
落料件的上端
产生毛刺,而凹模刃口磨钝时,在 冲孔件的
下端 产生毛刺。
8.
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
中心线 线而与压力机滑块的
压力中心
相重合。
,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通过
模柄 轴
9.
复合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有是冲孔凹模的
凸凹模 。
10. 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
上模
,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
下模 。
判断题
1.
冲裁件的排样是否合理主要用材料利用率来衡量。 (
√
)
2.
常用的卸料装置可分为固定卸料装置和弹压卸料装置,固定卸料装置常用于冲
裁厚料和冲裁力较大的冲件,弹压卸料装置一般用于冲裁薄料及精度要求高的
3. √ 冲件。 ( )
导料板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凸模有正确的引导方向。 (
×
)
4.
冷冲压工艺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两大类。 (
√
)
5.
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装在下模。 (
√
)
6.
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的组合体叫冲模。 (
×
)
7.
凸凹模就是落料、冲孔复合模中把凸模和落料凹模做成一体的工作零件。 (
×
)
8.
取合理小间隙时有利于提高制件质量,取合理大间隙时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
9.
垫板的主要作用是把凸模连接到模座上。 (
×
)
10. 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有两大方面因素,一是冲模凸、凹模本身制造偏差,二是冲裁
结束后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的尺寸偏差。 (
简答题
1. 何谓冲模? √
)
加压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分离、成型或结合而得到制件的工艺装备叫冲模。
2. 何谓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
序的冲模叫复合模。
3. 确定冲裁间隙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主要根据冲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
4. 试述落料模由哪些零件组成。
主要由 工作零件:凸模、凹模;
定位零件:到料板(倒料销)、承料板、挡料销;
卸料零件:弹压(固定)卸料板;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固定零件:上、下模座、模柄、凸模固定板、垫板;
紧固零件:螺钉、圆柱销
等组成。
计算题
如图 2—111 所示,材料为 Q235,材料厚度是 1.2mm,采用凹模按凸模配做法加工,
试求:
1. 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2. 将凹模刃口尺寸换算到凸模上。
磨损后变大的尺寸 A (A A
max
- x)A0
换算到凸模上 A (A - Z )0
T A min -
T
尺寸 80
A
A1
(80 - 0.5 0.74)0.04
0
79.63
0.04
0
A
T1 (A - Z
A
min )
0 - T
(79.63 - 0.18)0
-0.03 79.45
0
-0.03
取 79.4
0
-0.03
尺寸 30
A
A 2
29.75
0.03
0
, A
T 2
29.57
0 取 29.6 0 -0.02 -0.02
磨损后变大的尺寸 B (B
A
min x)
0 -
A
换算到凸模上,凸模上此处实际相当于凹模 B (B Z )TT A m i
n0
尺寸 40 B (40 0.75 0.39)0 40.29 0 A
-0.03 -0.03
B (40.29 0.18)0.02
T 0
40.47
0.02
0
取 40.5
0.02
0
磨损后不变的尺寸
冲件尺寸为 C 时
C C 0.5A
A
换算到凸模上 C C 0.5 T
T
尺寸 15 C C C 0.5A T
T
15 0.02
3. 求冲裁力。
冲裁力
F F KLt
145.5 kN
查表 2—5 取 Z=15% t=0.18
查标准公差数值表知:
0.74 IT14 级
0.33 IT13 级
0.39 IT13 级
0.43 IT14 级
查表 7—4 τ=373MPa
第 3 章
弯 曲
填空题
1. 一般来说,弯曲模间隙越小,其回弹越
小
,弯曲力越
大
。
2. 在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所能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圆角半径,称为
最小弯
曲半径 ,用它来表示弯曲时的
3. 板料塑性弯曲时,外缘的纤维切向
成形极限 。
受拉而伸长 ,内缘的纤维切向
受压而缩短 。
4. 弯曲件的回弹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弯曲圆角变大
和
弯曲件角度增大 。
5. 在弯曲 U 形件时,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
相等
。
6. 对于弯曲件材料厚度大于 1mm 的软材料,可在变形区采用
的变性程度,以减小回弹。
镦压法
,加大变形区
7. 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 R/t 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 R
T
应等于
弯曲件的弯曲半
径。
8.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
最小弯曲半径
,否则,弯曲时会产生裂纹。
9. 当 R/t > 10 时,因相对弯曲半径较大,弯曲件不仅
半径 也有较大的回弹。
角度
有回弹,
弯曲圆角
10. 在弯曲中,前一道工序应考虑后一道工序
定位方便可靠
,后一道工序应保证前
一道工序已成型的形状
不被破坏
。
判断题
1. R/t 越小,板料表面的切向变形程度越大,因此,生产中常用 R/t 来表示板料变形
程度的大小。( √
)
2. 弯 曲 时 ,必 须 尽可 能将 毛 刺 一面 处 于弯 曲时 的 受 压内 缘 ,以 免应 力 集 中而
破裂。( √
)
3. 板料弯曲时,弯曲变形区中性层位置不变。(
×
)
4. 相对弯曲半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大,回弹值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