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重点总结完整版

传染病重点总结完整版

传染病重点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传染病(20分)第一节传染病总论(2-3分)1.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T隐性感染(最常见):特点:机体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组织损伤。

显性感染(最不常见):发生率最低。

病原携带者:可以将病原体排出,是重要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一般不排出,结核疟疾疱疹常见。

2.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非特异免疫:天然屏障、吞噬?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或尘埃等从呼吸道传播:如非典,流感等2)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经过粪口传播):霍乱、菌痢、甲肝,戊肝等。

3)与传染源直接接触面受感染的接触传染:炭疸、钩端螺旋体病等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乙脑、疟疾等5)输血注射乙肝、艾滋病6)母婴传播:艾滋痰。

4.管理传染源1)里类:鼠疫,霍乱。

城镇2h,农村在6小时之内上报;2)乙类:城镇6h,农村12h之内上报。

乙类韭典、炭疽热、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按甲类处理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24h上报。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二节常见疾病一、病毒性肝炎(3分)生化指标黄疸:TBIL(总胆红素)>17.1umol/L;ALT>40u/L、AST>35U/L异常。

考点一乙型肝炎(HBV)1.乙肝:是唯一的DNA病毒,DNA是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马2.传播途径:乙肝可以垂直(母婴)也可以水平传播(血液)。

起病较慢(潜伏期1-6个月,平均3个月)。

3.两对半(三对抗原抗体系统)1号HBsAg(包膜):表面抗原。

2号抗-HBs:保护性抗体。

阻性表示①曾?感染过乙肝,获得了抗体:②或者接种了预苗,获得了抗体。

3号HBeAg:称e抗原。

传染性最强:为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4号抗-HBe:标志HBV复制减少和传染性减低。

5号抗-HBc。

6号(不查的)HBcAg:核心抗原,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考点二甲型肝炎(HAV)1.特点:甲型肝炎传染性强,起病急。

2.分期(甲肝病程30天)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IgM阳性。

传染性最强;黄疸期:IgM阳性;恢复期:IgM、IgG阻性(IgG阻性只存在于恢复期)。

总结:抗AVIgG是甲肝重要指标,他的最大特点是:急性期阴性,恢复期阻性。

抗AVIgM阻性表示新近感染(最常用)。

口回3.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

考点三其余肝炎(考察较少)1.丙肝(Hcv):抗-HCV,是HCV感染的标志,它没有保护作用,这点和乙肝抗-HBs不一样。

2.丁肝(HDV):它复制需要HBV参与(抗-HDV也没有保护作用)。

3.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隐性感染见于儿童,显性感染见于成人;小结:甲肝、戊肝起病较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肝炎传染甲戊口)乙、丙、丁肝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为主,起病多较缓。

第二节常见疾病一、病毒性肝炎(3分)生化指标黄疸:TBIL(总胆红素)>17.1umol/L;ALT>40u/L、AST>35UL异常。

考点一乙型肝炎(HBV)1.乙肝:是唯一的DWA病毒,DNA是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号2.传播途径:乙肝可以垂直(母婴)也可以水平传播(血液)。

装起病较慢(潜伏期1-6个月,平均3个月)。

我医3.两对半(三对抗原抗体系统)1号HBsAg(包膜):表面抗原。

2号抗-HBs:保护性抗体。

阻性表示①曾经感染过乙肝,获得了抗体:②或者接种了预苗,获得了抗体?3号HBeAg:称e抗原。

传染性最强:为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4号抗-HBe:标志HBV复制减少和传染性减低。

5号抗-HBc。

6号(不查的)HBcAg:核心抗原,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考点二甲型肝炎(HAV)1.特点:甲型肝炎传染性强,起病急。

2.分期(甲肝病程30天)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IgM阳性。

传染性最强;黄疸期:IgM阳性:恢复期:IgM、IgG阳性(IgG阳性只存在于恢复期)。

总结:抗AVIgG是甲肝重要指标,他的最大特点是:急性期阴性,恢复期阻性。

抗AVIgM阻性表示新近感染(最常用)。

口回3.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

考点三其余肝炎(考察较少)1.丙肝(Hcv):抗-HCV,是HCV感染的标志,它没有保护作用,这点和乙肝抗-Bs不一样。

2.丁肝(HDV):它复制需要HBV参与(抗-HDV也没有保护作用)。

3.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隐性感染见于儿童,显性感染见于成人;小结:甲肝、戊肝起病较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肝炎传染甲戊口)乙、丙、丁肝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为主,起病多较缓。

考点四:传染肝炎分型r1.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血清胆红素>17.1umol/L)和急性无黄疸型。

司2.慢性肝炎:半年以上。

3.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胆红素超过正常10倍。

口动路1)急性重型肝炎:起病14天以内出现肝衰竭、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2)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15-24周(半年)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凝血酶原时间(PTA )<40%,也是判断预后的指标。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了亚急性重型肝炎。

考点五:肝炎的预防和治疗1.主动免疫:我全身都是阴性,主动打疫苗,叫主动免疫;2.被动免疫:适用于接触最初两周内,肌肉注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

3.治疗:肝炎首选王扰素。

肝炎合并肝硬化:首选核苷(酸)类似物。

A考点一: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1-2分)联想:蜀汉异形出血热丢了血浆又休克一尿蛋白好几克。

1.病原体:汉坦病毒(RNA)传染源和中间宿主:喷齿类动物(有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及褐家鼠)。

2.临床表现(发热+出血休克+肾损伤)发热期:发热早期出血主要由血管壁受损和血小板减少所致。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胸部潮红;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低血压休克期:为失血浆性体克。

(血浆外渗血容量不足引起)休克后出血与DIC有关。

少尿期:肾功能损坏所致(蛋白尿)。

多尿期:肾功能改善,但未完全恢复,尿量增多。

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3.诊断:异型淋巴细胞(特异)4.确诊:用血清特异抗体(IGM、IgG)检测。

5.治疗:发热期对症治疗;休克期首选补充血容量抗体克,纠正酸?毒。

6.预防:灭鼠。

考点二:流行性乙型脑炎(1分)病原学:传染源为猪;传播媒介为蚊子(三带喙座蚊)。

口N动口发病时间:夏秋季7、8、9月为高发季节。

题眼: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死亡原因)。

联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高,WBC一般在(10-20)*109/L。

个别可到30*109/L;2.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阻性可确诊。

联想:趣事——病猪的复仇。

夏季乙脑高热抽,猪找三蚊咬了人,大白come来帮忙。

考点三:钩端螺旋体病(1分)1.传染源:黑线姬鼠、猪和犬;2.传播途径:携带钩体的动物的尿液;3.人群易感性: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从事野外工作的年轻人等。

4.临床表现早期(败血症):急性起病,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病理:毛细血管中毒性改变。

中期(内脏损害)单纯型(感染中毒型,流感伤寒型):最多见。

员|肺出血型:本病死亡的常见原因。

通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脑膜刺激征。

后发症:1.后发热:2.反应性脑膜炎:3.眼后发症;4.闭塞性脑动脉炎5.辅助检查:确诊:显凝试验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

6.首选:霉素G。

易出现赫氏反应。

趣事一—神仙显灵联想:青勾显凝腓肠痛眼红身酸淋巴大。

考点四:伤寒1.病原学伤寒杆菌D组,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反应。

好发部位:伤寒好发于回肠下段(末段)。

2.临床表现初期:体温呈阶梯样上升,病情逐渐加重。

蜜极期:稽留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脾大、玫瑰疹区3.病情发展阶段中伤寒的特点再燃: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又重新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

复发: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

4.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常见)和肠穿孔(最严重)。

5.实验室:血培养确诊+自细胞正常或偏低肥达反应:0和H抗体凝集价都增高才有诊断价值;斑疹伤寒:外斐反应阻性,0X19阳性。

6.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治疗。

其次是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等。

考点六:日本血吸虫病(0-1分)1.血吸虫寄生部位:门静脉系统。

接触疫水而获得。

2.虫卵引起病变部位:大肠壁(结肠)和肝脏。

3.临床表现题眼:夏秋季节+皮炎(荨麻疹)+发热(间隙热)+肝脾肿大(一般是捕鱼、游泳、打捞作业)腹痛腹泻、、嗜酸细胞增多、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血吸虫侵入门脉系统)常见还有腹水型、侏儒型。

4.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找血吸虫虫卵:循环抗原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猴联5.治疗:首选的药物是吡喹酮。

考点七囊尾蚴病(0-1分)1.传染源:猪带绦虫的患者(病人);传源途径:病人排出带虫卵的粪便一吃被带虫卵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自体感染)。

2.临床表现脑囊尾蚴病:脑实质型(癫痫型)为常见部位。

眼囊尾蚴病需要手术皮下肌肉囊尾蚴病:最常见,皮下有不痛不痒结节。

回回3.确诊依据脑囊尾蚴病首选CT检查。

皮下结节病理活检。

4.治疗:首选的药物是:阿苯达唑,脑囊尾蚴病首选此喹酮,皮下肌肉囊尾蚴痘。

眼囊尾蚴病、脑室活瓣型囊尾蚴病:首选手术。

考点八: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2分)1.病原学: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与(gp120)与CD4+融合。

2.临床表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因)、卡氏肉瘤、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弓形虫视网膜炎等。

3.治疗: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

1.致病:B群福氏我国最常见。

主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特异性表现: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2.临床表现普通型不洁餐史+腹泻先稀后浓粘血便+里急后重中毒型:好发于2-7岁儿童脑型:有脑的症状;混合型:最凶险,死亡率最高。

相关主题